日本雖失守經濟地位但反應積極

日本雖失守經濟地位

但反應積極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2/110214_japan_economy_china.shtml

童倩 BBC中文網駐東京特約記者

日本經濟受到出口下降和消費者需求減少的影響(資料照片,03/02/2010)

日本經濟受到出口下降和消費者需求減少的影響

日本內閣府周一(2月14日)

發表了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統計速報,

完全證實了日本名義GDP

在去年已被中國超越近4000億美元,

42年來首次喪失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

目前位居美國、中國之後排名第三。

內閣府發表的統計說明,

去年日本的名義GDP比前年增長1.8%,

為54742億美元;

扣除物價變動因素的實質GDP全年則下降1.1%,

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實質GDP五個季度以來首次下降,

反映了日本內需和外需都呈現了惡化徵兆。

上個月中國公布的去年名義GDP為58786億美元,

比日本高出4044億美元。

日本1968年超越當時的西德,

42年來經濟緊隨美國,排名世界第二。

相應的國際責任

雖然中國經濟實力超過日本早在世界預計之中,

而且中國上個月公布的統計數字也半證實了這個預測,

但周一日本內閣府發表的統計最終宣告

日本淪為世界第三,

日本傳媒、輿論依然顯得受到衝擊,

包括雅虎日本在內,紛紛以日本淪為第三作為新聞標題。

幾大經濟比較

中國已經超過日本,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

日本政府

也依然維持著上個月中國發佈統計以來的冷靜腔調,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周一對此說:

「應該歡迎中國的經濟發展,

近鄰的經濟發展為下一代留下現有的富裕很重要。」

同時他也說:

「中日國家GDP是逆轉了,

但國民人均GDP日本還大於中國10倍。」

內閣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周一也說:

「作為鄰國樂見中國的經濟飛躍,

這將成為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基礎,

日本不爭經濟順序排名」。

他說,日本的經濟活動環境不壞,

期待外需主導刺激日本經濟增長。

首相菅直人上個月對中國公布的GDP超越日本說:

「日本的經濟潛力還很大,

中國經濟增長對日本有利。」

不過兩天後他在國會發表的施政演講中也強調,

期待中國作為崛起的大國履行與地位相符的國際責任。

國與民的富裕對比

隨著民間議論中日經濟地位逆轉,

中國在國際事務上分擔多少開支、

中國如何壓抑貨幣匯率有利外貿競爭、

中國人均GDP仍排名世界100位之後

的國富民窮形像更在日本廣為人知。

《日本經濟新聞》曾以社論說,

國際社會一討論責任,中國就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

迅速壯大的中國是否履行相應地位的國際責任很不透明,

中國如何處理伴隨崛起加強擴軍

導致與亞洲各國摩擦上升也充滿懸疑。

作為日本經濟界的權威報紙,

《日經》的社論還說,

中國發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說明,

中國經濟增長靠的是通脹和泡沫。

親中大報《朝日新聞》也說,

中國人均GDP還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

貧富懸殊和浪費資源、公害頻發等

歪曲的經濟增長很顯著。

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頭岡村正

對中日經濟地位逆轉說:

「我不擔心,現在不是競爭量序的時代,

日本應顯示質感,在培育國際人才、

傳統、文化、技術方面,日本都得到了世界的尊敬。」

分析:從何角度看中國GDP超過日本?

分析:

從何角度看中國GDP超過日本?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2/110214_ana_china_gdp.shtml

日本經濟

日本人均GDP仍然高出中國許多倍

日本公布了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統計數字,

證實已被中國超越,

42年來首次失去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地位。

BBC經濟事務記者沃克爾認為,

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除了歸功於經濟高速增長,

同時也與中國巨大人口基數有關。

但是增長速度仍然是驚人的。

中國經濟總量是30年前的17倍。

按照這個速度,

中國很可能在未來15年內超越美國。

沃克爾說,

另一種比較不同國家經濟的方式

是把生活費用不同的因素考慮進去。

這種比較方式通常會讓發展中國家經濟規模顯得更大。

如果按這個方式,中國GDP將在更短時間內超越美國。

實際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名專家計算後得出結論認為,

中國GDP已經超過了美國。

人均GDP

但是,沃克爾強調,在人均GDP上,

也就是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

要超過日本和美國則仍需很長時間。

這也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金融管理教授孫來祥的看法。

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 他說中國GDP超越日本,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功。

「但是,冷靜看,這也反映另外一方面: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一直以經濟增長為中心,

國內學者稱以GDP掛帥,國外學者稱GPD主義,

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

孫來祥說,

中國的社會福利和醫療的發展遠遠低於GDP發展。

「比如說,養老問題,中國和日本相比,

日本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成熟的養老體系,

中國正面臨巨大的養老問題。」

中國當局已經認識到發展社會福利和保障的重要性。

但是孫來祥教授說,

這受制於中國的政治體制的問題。

他說,

「政府官員的提升,GDP是一個很容易考核的目標。

建醫院,建養老院,對地方官員來說,

這是為自己的後任的後任鋪墊道路,

自己任上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