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院 侵占國產最大案

2017-04-05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91676

時力點名仁濟院 侵占國產最大案

========================

連戰父親連震東曾任董事長

〔記者楊淳卉、林良昇/台北報導〕

立法院長蘇嘉全今將召集朝野黨團協商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

時代力量黨團主張將「公產變私產」、

「國產遭非國民黨的團體或個人占用」也納入條例處理,

並點名位在北市廣州街、

遭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父親連震東接收為私人機構的「仁濟院」,

就是侵占國產的最大案,未來應返還公家,實踐轉型正義。

時代力量黨團主張將「公產變私產」、「國產遭非國民黨人士或團體佔用」等情形納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處理,並點名位在北市廣州街、遭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父親連震東接收為私人機構的「仁濟院」,就是侵佔國產的最大案,未來應返還公家,實踐轉型正義。(記者羅沛德攝)

時代力量黨團主張將「公產變私產」、

「國產遭非國民黨人士或團體佔用」等情形

納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處理,

並點名位在北市廣州街、

遭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父親連震東

接收為私人機構的「仁濟院」,

就是侵佔國產的最大案,未來應返還公家,

實踐轉型正義。

(記者羅沛德攝)

 
連辦批時力未查證「不道德」

前副總統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回應表示,

仁濟院從一開始到現在,

連震東就算是擔任董事長,也只是奉獻心力,

沒有藉擔任董事長去牟私利,

而仁濟院現在的資產是公益慈善的基金會在掌控,

完全不是連家的資產或是所謂的公產變私產。

丁遠超痛批,

時代力量未經查證就講東講西,是「不道德」、「污衊」的力量,

令人痛心;時代力量的立委若敢在立院外,

而不是有言論免責權的立院內講這件事,他們會提告,

到法院裡講清楚。

 

丁並說,所謂的轉型正義,也希望對連戰、連家要站在正義的立場,

若只是污衊別人,不叫轉型正義。

 

時力立委林昶佐指出,

中華民國政府在二戰後來台接收日本殖民政府財產的過程中,

除了國民黨和其附隨組織有侵占事實外,

也有黨以外的個人「上下其手」,

原是公立機構的仁濟院,

在接收後就由連震東及其他私人成員

在不明不白的狀況下變成私人機構。

 

台北仁濟院擁有百年歷史,日治時期為官方機構;

終戰後,國民政府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主委連震東派人接管仁濟院,

仁濟院直至一九五○年才轉為私立救濟院,公產轉私產,

名下國有地也淪為私人財產。

 

由於仁濟院從公轉私的過程,

皆與當時任政府要職的連震東密切相關,

且連還先後擔任其理事與董事長,備受外界質疑。

 

此外,仁濟院董事

長期由連家、板橋林家、基隆顏家等三大家族主導,

現已發展有醫院、療養院、安養所,並坐擁面積達

三萬多坪的大台北精華區房地,每年租金收益數億元。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與民進黨北市議員周威佑曾於二○○六年質疑,

仁濟院擁有大筆土地資產,與連震東擔任接管委員會主委期間,

將接收的日產房舍轉交給仁濟院有關,

但當時連戰幕僚則予否認。

 

段宜康昨表示,仁濟院案與其他黨產案情況完全不同,

要追究的對象既非政黨也不是附隨組織,要放在促轉條例可以談,

只是要有認定標準,對於時力黨團將其納入促轉條例樂觀其成。

=================================================

===============================================

[                                     ]

 

 

===================================================

財訊:土地謄本見證 連家入主仁濟院土地

2014.11.05 林朝億/台北報導

http://newtalk.tw/news/2014/11/05/53248.html

 

財訊:

土地謄本見證 連家入主仁濟院土地

=============================

 

一份台北市林森北路11號

(北平東路口,現為中油加油站)的土地謄本,

讓外界窺見,在台灣「光復」後,

這塊土地如何從國有地淪為「私立財團法人」的過程。

最新一期的《財訊》報導以

「百年土地謄本,見證國土淪為私有過程」、

 

三大家族主導仁濟院內幕」為題,

從這塊台北精華區土地,

追蹤國土淪私有的奇幻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

該土地的變更期間以及仁濟院的身分變動,

也都恰巧在連震東擔任要職期間,

而仁濟院身分「由公轉民」之後,

其主要董事長期都由

連家板橋林家基隆顏家等3大家族出任。

根據《財訊》調查報導,

目前為中油加油站的台北市林森北路11號的土地,

地號為中正區成功段一小段0240-0000,

所有人正是與連家關係密切的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

 

根據日治時代的台帳及土地登記簿謄本證實,

目前被登載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的這塊土地,

在日治時代登載的業主是國庫、管理者為台灣總督。

《財訊》根據該地段、地號追蹤,

發現最早該筆土地謄本可追溯到

日治的大正1年(即民國元年,1912年),

將台帳謄本對比土地登記簿可發現,

在大正1年,該筆土地面積為1.4022甲,

土地業主為國庫、管理者為台灣總督,

土地登記原因為「保存」,

顯見該筆土地當時為國有地。

到了大正4年,該筆土地「移轉」,

台帳上登記面積因分割降至0.4673甲,

移轉原因在土地登記簿上載名為「交換」,

取得者則為「地方第一黃區」,

但管理者仍為「台灣總督」;

地政人員解釋,日治時代為了市區計畫,

初期有很多國有地交換的情況發生。

到了大正6年,該筆土地第2度異動,

從土地登記簿上取得者為「平高寅太郎」,

土地移轉原因為「拂下」,但已無管理者資料。

 

根據國家圖書館的資料顯示,

日治時代的土地「拂下」,

即代表官有地的土地放領,

通常放領給日本退役官吏、日本資本家,

多數為無償放領或無償賣渡,

推測平高寅太郎身分應為當時鈴木商社的僱員,

顯示該筆土地已從「國有地變為私有地」。

大正10年,第3度業權移轉,

移轉原因為「買得」,

取得者名稱雖登載為「台北仁濟院」,

但「台北仁濟院」5字卻被槓掉,

旁邊管理者則載明為「台北廳長」。

 

顯示該筆土地又從日本資本家手中,

回到了官立慈善機構,為國有資產。

該筆土地第4度異動,是在昭和10餘年間,

由於字跡模糊無法確定確實年分,

推估在1937至1944年間,異動登記為「變更」。

 

經查,主要係日本將國內法逐步施行於台灣,

將事業制度化法治化,

救濟財團即刻申請成為財團法人,

「台北仁濟院」名稱變更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

 
「台帳」謄本證明,林森北路11號土地,歷經了4度變更,

這塊原屬國庫的國有地,一度變成日本資本家的私有地後,

又回到官立慈善機構「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手中。

然而,

日治時代的官方慈善機構,

台灣光復之後,

卻以「改名」方式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私立救濟院,

這塊國有地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在第5度變更中「私有化」。

1945年終戰之後,

國民政府成立台北州接管委員會,

當時主任委員連震東接管台北州,

隔年連出任首屆台北縣長兼建設局局長,

並派衛生課長張暮年接管台北仁濟院,

到了1946年1月組織「財團法人仁濟院理事會」

推薦張暮年為院長。

根據林森北路11號的土地登記簿顯示,

1946年7月31日「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

向地政單位遞件申請「名稱變更」,

直到1950年1月4日,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才核准更名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

「台帳」謄本清楚記載1950年2月15日,

該筆土地異動係因「改名」變更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

連震東時任台灣省議會祕書長,土地也由公有變私有

從林森北路11號的這份百年土地謄本揭露的是,

一塊國有地歷經5度異動,

最終落入「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的祕辛,

台灣社會是要任由這樣的事情成為歷史、不再追究?

還是還原真相、追討國產?

此外,

《財訊》這期還從仁濟院國有變私有的疑點中指出,

變更期間恰是連震東擔任要職期間,

疑與連震東有高度關聯。

 

而變身後的「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

成了連戰家族板橋林明成家族基隆顏欽賢家族共管的「私立」團體。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

位於台北市廣州街的仁濟院,

可說是台北市第一大的神祕地主,

更是極少數非財團出資成立、或是依賴政府預算補助的慈善機構

台大社工系教授、也擔任過台北縣副縣長的林萬億指出,

仁濟院是日治時代的公立社會救濟機構

卻在光復後,被登記為私人所有。

長期掌握仁濟院龐大土地資源的3大勢力,

除了板橋林明成家族、基隆顏欽賢家族,

就是連戰家族。

 

根據《財訊》調查,

仁濟院從公立轉變成私有的過程中,

連戰的父親連震東可能扮演了關鍵角色。

仁濟院擁有的地產遍布中正、萬華、大同及松山區,

甚至連新北市的淡水及新莊都有,

共有30多筆、房屋30多棟,

累計土地達3萬坪,多年來幾乎都是只租不賣;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土地多集中在台北市西門町

包括昆明街、峨嵋街、成都路、西寧南路、洛陽街等老舊商圈精華地,

以及台北車站附近的漢口街、公園路、博愛路、南陽街、北平東路等路段,

這些土地對總統府形成三面合圍,

有人戲稱「仁濟院用土地將總統府團團圍住」。

根據士林地方法院在2013年8月23日公告的

台北仁濟院法人登記資料顯示,

仁濟院財產總額為79.2億元。

 

然而,

光是以仁濟院租賃給中油的林森北路11 號為例,

這塊土地的公告地價還不到4.3億元,

但在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今年7月一筆交易資料顯示,

鄰近台北車站的中正區城中段、每坪土地單價高達700萬元,

由此推估該筆土地的市值至少80億元。

尤其,

仁濟院在西門町與城中區的土地分區使用,

大多編定為商三或商四,

其市價每坪都落在4百萬至7百萬元間,

仁濟院土地廣達3萬坪,

市值估計高達2千億元,

無疑是全台灣最富有的「慈善機構」。

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曾多次質疑,

連震東於1945年擔任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時,

把許多日本官舍等國有地轉交給仁濟院管理,

直指土地取得過程有爭議;

林萬億說,段宜康的說法有根據。

==================================================

二戰後蔣介石的劫收大員搜刮掠奪北越

二戰後蔣介石的劫收大員搜刮掠奪台灣

—————————-

連震東回台擔任台北州的接收委員會主任委員。

=================================================

連震東是在戰後自中國回到台灣的半山

只是個二流角色,是個陰險的策士。

這些半山雖有派系之別,

但在接收的過程中以求自己的飛黃騰達,

立場是一致的」。

 

當時重慶地區盛傳一句話,

只要有一套西裝可以到得了台灣,很快就可以成為百萬富翁」。

 

[ 相關 ]   連家的金庫[黃招榮]

===================================================

在1945年至1993年短短48年內,

連震東與連戰兩位公務員就為連家累積了300億元的財產

這個驚人的數字,可謂世界傳奇。

 

這也充分說明著,

這兩位公務員在黨國

藉著專制統治台灣、啃噬台灣人民的經濟果實之際,

他們也在此時累積了可觀的財富。

 

 [ 相關 ] 連家與殖民台灣百年史[Matte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