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雜談:自我肯定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3/48741.html

2013年03月19日

編輯雜談:自我肯定

  大學二年級的大兒子提出休學申請後,從學校附近的宿舍搬回來了。

他進入大學後,我一直將他的房間當作自己的書房。

他進入大學之前,我用女兒的桌子工作過,但是她今年春季升入初中,

用她的桌子也不好意思了。

我完全失去自己的桌子,不得不利用飯桌了。

  我有三個孩子。

雖然不大,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房間以及桌子,太太也有專用梳妝台,

能收納自己的東西。

目前在家裡沒有自己桌子的只是我和小狗了。

現在我寫這篇稿子的眼前,太太匆匆忙忙地收進曬乾的衣服。

我感覺家裡沒有自己的地方,很羨慕家人。

   所有人在社會裡確保自己的容身之處或者地位是極為重要的。

確保自己容身之處後能產生自己得到肯定的感覺。

人們有了這種感覺才能擁有前進,開拓未來的慾望和動力。

美國著名人類行為問題專家菲利普·麥格勞在《生活策略》中指出

“所有人最害怕的是被拒絕。所有人最需要的是被接納”。

   最近聽說,年輕人之中出現“醒悟世代”的說法。

他們是出生於1985年後的人群。

他們對汽車和名牌服裝,海外旅遊等都不感興趣,

沒有賺大錢的慾望但也不浪費,談戀愛也很淡白。

他們很現實的同時,對自己人生沒有積極性。

   出現了如此人群背景與日本經濟有密切關係。

他們上學的時候泡沫經濟已經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低迷。

同時互聯網普及,容易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他們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長大,

嚴峻的現實讓他們醒悟“不能期待很好的未來”,

換句話說不景氣讓他們擁有難以肯定自我的感覺。

其實,在小學和初中的教育中早就有人指出

“孩子們缺乏自我肯定”的問題。

主要在貧困家庭,孩子們親眼看到家長們努力工作,

但覺得“不管如何努力也擺脫不了貧困”。

如果這樣的情況產生上述“醒悟世代”,並等待他們到了中年,

日本社會或許蔓延“無奈”氣氛,想起來太可怕。

   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另一種“醒悟”的機會。

就是如果付出努力就會獲得成果。

這20年,日本社會辜負了年輕人的期待。

談及東日本災區重建工作,日本從兩年前開始面臨更嚴峻的現實。

但若我們繼續奪走年輕人夢想的話,日本真的重建不了了。

我們要讓孩子們重新擁有自我肯定感。

(編輯:木本一彰)

—————————————————————————————-

 

————————————————————————————–

東大教授:日本GDP被中國超越是"震撼"不是"沒辦法"

東大教授:

日本GDP被中國超越是"震撼"

不是"沒辦法"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1/02/4583.html

2011年02月14日

東大教授伊藤隆敏接受採訪

東大教授伊藤隆敏接受採訪

日本東京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伊藤隆敏接受共同社採訪時稱,

日本GDP被中國超越不能認為是“沒辦法的事”,

而應理解為“震撼”。

(共同社)【共同社2月14日電】

日本內閣府14日公佈2010年

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後,

中國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對此記者採訪了東京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伊藤隆敏,

以下為伊藤教授的看法。

針對日本GDP被中國超越一事,

不能簡單認為是“沒辦法的事”,

而應理解為“震撼”“事態嚴重”,

從而認真思考日本經濟該怎麼辦。

日本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

在國際社會上切實發言,

否則日本的國際話語權將日益下降。

很顯然GDP遲早會被中國超越,可是來得太快了。

這10年來,

GDP增長緩慢、通貨緊縮、人口減少

這些原因阻礙了日本的發展,從而導致被中國反超。

要維持日本經濟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必須重新回到發展軌道上來。

菅直人首相提出的“開國”在用語上是對的,

但不要停留在喊口號上,必須付諸實踐。

必須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等,

使“人、物、錢”更加自由的往來,

從而激活日本國內經濟。

搶佔全球化的果實,大力推動出口,

同時加大進口提高國內的生產消費,這一點非常重要。

中國大量進口,並接受外資,

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持有了“人質”,

因此其他國家無法對中國太強硬。

其次重要的是人才。

日本需要能明確指出“日本朝著什麼而努力”的領導人。現在政界和經濟界的領導都過於安靜了。

只要把握好自己的立場,說讓人信服的話,

GDP第2或第3(在國際上的發言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然而現在日本只顧著為國內事務爭來爭去。

說中國人均GDP低之類的話是沒有意義的。

中國沿海地區人均收入幾乎和日本持平,

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中有一個類似於日本的國家”。

中國應當作為發達國家採取負責任的態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