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債務大洞 財務呈現重大危機

馬政府債務大洞 財務呈現重大危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1/today-s1.htm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一直籠罩在國家債信危機中,

歐洲債信危機在歐豬五國

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之間,

此起彼落,解決了一個又冒出一個,

似乎沒完沒了,如火燒連環船,形成全球經濟復甦的隱憂。

無獨有偶的,

歐債危機暫時緩解,美國又爆發提高舉債上限的爭議,

共和民主兩黨各有堅持,互不相讓,

八月二日的截止日迫在眉睫,僵局卻依舊,

全球金融市場為之震盪,最後即使獲致解決,

美國的經濟與國際信譽恐也受到重大衝擊。

而台灣在國際債信風暴中似乎是未受波及的旁觀者,

然而檢討我們的國家債務真相,

果真能獨善其身,安然度過危機嗎?

最近幾年國家債信危機接連爆發,看似偶發,

其實恐將成為常態。

依據商業周刊統計指出,過去十年間,

全球政府負債從十八兆美元暴增到近四十三兆美元,

成長一三八%,而同期全球的經濟產值(GDP)

則從三十二兆美元增至六十三兆美元,只成長九十六%,

經濟成長明顯低於政府負債增加的速度。

因此有人形容這是一個全球大債的時代。

而近十年來,我國政府舉債的速度也不遑多讓,

從二○○二年的二兆八四九三億元

到今年底預估的四兆九二一五億元,

增幅達到七十二%。

而且舉債速度最快的就是馬政府執政這三年,

已連續三年舉債超過四千億元,

中央政府債務餘額與馬政府上任時相較,

債務淨增加一.二六兆元,

相當於民進黨執政八年累積的債務。

馬政府經常辯稱台灣債務問題並不嚴重,

不能與歐美相提並論。

理由是:

一、我國舉債未達法定債限;

二、我國幾乎沒有外債。

事實上,

我國中央政府法定債限是

前三年平均GNP(國民生產毛額)的四十%,

目前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餘額四.六兆元,

約佔前三年平均GNP的三十四%,

今年底債務餘額將達四.九兆元,

佔前三年平均GNP三十七%,

距離舉債上限只剩下三、四千億元舉債空間,

若以現況馬政府每年增加約四千億元債務,

不出一年馬政府就掉入與美國政府一樣的困境,

必須提高舉債上限。

由此觀之,台灣的債信怎麼會沒問題?

尤甚者,

上述的政府舉債金額只是中央政府部分,

若加計「非營業基金舉債」七千多億元、

「地方政府債務」六千多億元及潛藏債務十五兆元

(主計處因未將「既成道路徵收補償費」

及「農保虧損待撥付款」計入,

對外公布潛藏負債僅十三兆元),

政府總負債已超過二十一兆元,平均每人負債超過九十一萬元。

這樣的負擔豈能謂之不嚴重,企圖掩飾太平?

債多並非一定是壞事,

若是政府的舉債能夠投入公共建設或獎勵扶植產業發展,

則可帶動經濟成長,稅收亦可同步增加,

還債能力亦同時增強,如此則借錢發揮了最大效用,

因此債務縱然很多,也不足為慮。

但反觀台灣過去三年舉債增加一.二六兆債務,

卻不見任何重大建設,若從這角度檢視,

台灣的財政顯然已陷入可怕的險境。

其一,

政府償還債務的本息,必須靠稅收,

但台灣舉債大增的同時,財政狀況卻加速惡化,

根據財政部統計,二○○九年及二○一○年,

全國稅收連續兩年短徵;

且二○○九年稅收短徵二千五百多億元,寫下史上最慘紀錄。

其二,

馬政府不顧債務劇增,為了討好企業與富人階級,

遺贈稅由五十%降至十%、營所稅由二十五%降至十七%,

老百姓的綜所稅只小降一個百分點,平均每戶只減稅幾千元,

使國庫收入銳減,入不敷出,如何還債?

最嚴重的是,

經濟號稱大幅成長,但三角貿易卻逾一半,

台灣工作機會並未增加,稅收自然也無法受益。

因此,

由數字看來,馬政府執政債務增加一.二六兆元,

稅收卻尚未回到二○○七年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等於債務增而稅收反而減少,財政狀況實已呈現重大風險。

任何國家的債信是否惡化,

不是由絕對的數據加以判斷,

而是要看該國的經濟成長、就業率、稅收等。

台灣舉債未必多於多數國家,

但在馬政府這三年急速惡化,

加上經濟嚴重依賴中國,發展缺乏遠景,

稅收似難有改善,政府債信終將超過民眾所能負荷,

壓垮國家財政。

—————————————————————————–

[ 馬政府債務增加一.二六兆元稅收減少壓垮國家財政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