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痛批/馬政府去台灣化 台語改稱閩南語 國立編譯館 「威脅」出版社配合

社團痛批/馬政府去台灣化

台語改稱閩南語

國立編譯館

「威脅」出版社配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24/today-t2.htm

〔記者邱燕玲、林曉雲、黃文鍠/綜合報導〕

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

昨召開記者會指出,

教育部前年公布的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語文學習領域執意採用「閩南語」一詞後,

國立編譯館最近配合要求出版社,

須在教科書上採用「閩南語」一詞,

「否則審查時不予通過」,

例如

金安及翰林出版社出的教材

原都稱為「台語」課本,

最近因此不得不改為「閩南語」。

聯盟痛批馬政府教育部

「搞去台灣化」、「歧視台灣人」!

*

教科書業者 為生計只好更改

長年以來都以「台語讀本」名稱

發行母語教材的金安出版社,

對此事頗感無奈,

強調在審查制度通過前,

一直堅持用「台語」命名,

如今考量公司營運及員工生計,

也只能配合政府指示更改。

金安出版社負責人蔡金安表示,

台灣並非閩南」,

有不少學者認為,

台語雖源自中國閩南,

但經日本等外來民族以及本土語系影響,

發音已與閩南語有差別,

應可獨立成一格,

就像美語和英語

在國際上被列為兩種語言一樣。

翰林出版社則表示,

九十七年之前都稱為台語課本,

配合教育部課綱修訂,

課本才都改稱為閩南語。

至於康軒出版社課本名稱,

則是一直都稱為閩南語。

*

民間社團批教部 歧視台灣人

包括台灣母語教育學會、台文筆會等多個社團,

昨在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王幸男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要求教育部為九年一貫課綱使用「閩南語」

歧視稱呼道歉,

並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

公開台語教材審查委員名單。

陳亭妃指出,

過去教育部辦「台語」語言能力認證,

去年改成「台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

今年再將「台灣」二字拿掉,

改為「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

這是語言文化倒退,

打壓台語認證!

陳亭妃說,

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

「閩南」是蛇種、野蠻民族的意思,

帶有輕視、歧視意味,

她質疑「台語」這麼好的稱呼為何要改?

*

學者要求正名 速改回台語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指出,

「台語」一詞已用百年以上,

包括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阿公連橫

出版的「台灣語典」也用這個稱呼,

現在改成「閩南語」有其政治企圖,

正名聯盟要求

馬政府尊重台灣人使用台語的權利。

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對此事表示,

立委的質疑是「過度解釋」,

他會再了解。

國教司補充說明,

九年一貫課綱

在九十七年五月完成微調公布,

閩南語分科課綱審議過程意見多元,

無法達成共識,

因此未能通過審議,

才會重組研修小組重擬。

重組的研修小組曾建議

把閩南語改稱為台灣閩南語,

但未獲課綱審議委員會採納,

因此從今年八月的新學年起實施的新課綱

仍稱為閩南語,目前教育部並未打算重修課綱。

根據教育部統計,

九十九學年修讀「閩南語」課程的國中小學生

高達一百卅三萬六千多人。

國語會執秘陳雪玉表示,

閩南語認證涉及的是語文能力,

而編修台灣閩南語辭典的學者確實多認為,

台灣閩南語和福建閩南語有所不同,

因此學術界都通稱台灣閩南語,

也因此教育部舉辦的檢定

先前才會稱為台灣閩南語,

九十八年九年一貫課綱公布後,

為達一致化,

才改稱為閩南語檢定。

——————————————————————–

[檢驗民主的細節    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

馬政府教育部

「搞去台灣化」、

「歧視台灣人」!

*

教育部長吳清基

昨對此事表示,

立委的質疑是「過度解釋」

*

過去教育部辦「台語」語言能力認證,

去年改成「台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

今年再將「台灣」二字拿掉,

改為「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

這是語言文化倒退,

打壓台語認證!

————->

非法移駐台灣國民黨殘餘流亡勢力

台灣語言文化的壓迫

六十多年來從未停止

———————————————————————

聯合國2758號決議(1971.10.25)

*

否定蔣介石「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

裁定蔣氏政權中國的非法政府

移駐台灣也屬非法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