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上海學生考高分 美國應警醒

2010年12月09日10:40

觀點:

上海學生考高分 美國應警醒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01209/opn104439.asp?source=whatnews

當年“旅行者號”(Sputnik)人造衛星的發射

在美國教育界引起了一場地震﹐

因為它讓我們有理由相信蘇聯已經跑在前面。

53年過後﹐中國又給我們帶來新的震動。

去年來自65個國家的15歲學生

參加一輪數學、閱讀和科學考試﹐

結果上海少年在三個科目中均超過其他任何地區。

香港這三個科目也都排在前四。

AFP/Getty Images

如果說2009年中國可以有一座城市出現PISA最高分獲得者﹐

那麼在2019年就可以有10座城市出現最高分獲得者。

這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組織的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簡稱PISA)考試﹐

香港已經參加前幾輪﹐

但2009年這輪還是中國內地少年第一次參加。

參加的只是上海這座中國首屈一指的城市﹐

中央政府給了它大量投資與關注、諸多優惠政策﹐

以及在中國來說相對較高的自由度。

但美國人如果想當然地以為

上海學生的成績屬於某種形式的反常﹐

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如果說2009年中國可以有一座城市出現PISA最高分獲得者

──上海2,000萬的人口比很多國家的人口總數還多

──那麼在2019年就可以有10座城市、2029年

可以有50座城市出現最高分獲得者。

或許還會更快。

我對PISA有所保留﹐對它怎樣界定知識、測試什麼、

怎樣擺脫學校課程不敢苟同。

但其國際排名獲得了普遍信任﹐

人們認為這個排名能夠可靠地反映不同國家年輕人在核心學術科目中的高下。
上海是怎樣拿到第一名的?

經合組織方面的人士把上海稱為“改革先鋒”﹐給出了一定的解釋。

具體來說就是它接近普及的教育體系﹐

激烈的競爭(按學生進入大學、最佳中學的人數衡量)﹐

非常高的學生參與度﹐現代化的評估體系﹐

充滿雄心的課程設置﹐以及一個干預薄弱學校的計劃。
今天中國多數城鎮都沒有這些資源。

但明天的情形很可能大為不同。
在PISA考試中接近第一的另外五個國家和地區應該不會讓人意外﹐

它們分別是新加坡、台北、芬蘭、韓國和日本。

在閱讀方面﹐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和荷蘭也表現不錯。

美國在閱讀和科學科目中又一次排在中間﹐數學略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所以我們並沒有越來越差。

但我們多數時候是與過去相當﹐

而非常微小的進步又被其他很多國家甩在了後面。
很多專家長期以來都在指出這個趨勢。

但在本週以前﹐

我們至少可以假裝認為

中國不屬於那些構成威脅的國家之列。

我們可以將香港視為特例﹐

它有英國遺留的影響﹐並享有經濟的繁榮。

我們可以讓自己相信中國的興趣只是建設大壩、購買我們國債、

製造假冒普拉達(Prada)手包、

跟其他所有人打價格戰﹐

並給我們孩子的玩具塗上有毒塗料﹐

同時忽略了它的教育體系。
是的﹐

我們知道他們在輸出中文教師在我們的學校教授普通話﹐

同時引進母語為英語的人士去教他們的孩子學我們的語言。

但我們可以安慰自己說﹐

他們的課程設置強調的是紀律約束和死記硬背﹐

而不是分析與創造。
今天這種安慰已經被一掃而光。

我們必須直面事實﹐

中國已經下定決心要在教育方面超過我們和其他所有人。
這條消息會不會敲響警鐘﹐

讓我們知道美國需要認真對待教育成績?

它是否會讓我們不再找借口﹐

不再相互推諉﹐

不再只重視大人而忽略孩子?
但願如此。

(作者為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

福特漢姆研究所(Thomas B. Fordham Institute)所長﹐

曾任美國教育部助理部長。)

 觀點:上海學生考高分 美國應警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