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 四大惡夢

台灣青年 四大惡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4/today-o1.htm

◎ 張國城

馬英九總統日前為開放中生來台

質疑把過剩的資源充分利用,

有什麼不對?

顯示馬總統根本不了解現在台灣年輕人的處境。

錄取卻唸不起:所謂「高等教育資源過剩」,

或許是指目前高中生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

甚至有些私立院校的科系,

僅一位或個位數學生報到,

因此讓人有「資源過剩」的認知。

然即使人人都有入學機會,唸不起,也無意義。

根據調查,今年上半年國人的實質經常性薪資為三萬四千四百多元,

不如民國八十八年的三萬四千六百多元,

已倒退回十一年前的水平。

而國內大專校院因「經濟因素」休學人數及比率,

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從九十五學年度的九五二一人(○.七二%)、

九十六學年度一○三六八人(○.七八%),

一路上升到九十七學年度一○六六○人(○.七九%)。

換言之,

越來越多家庭,供不起子女讀大學。

畢業後面臨失業:而在今年七月台灣長期失業人口中,

有二十六%具有大學以上學歷,達二萬七千人,

在全部人數中居第二,且高學歷所占比率有升高的趨勢。

有官員坦承,去年金融海嘯固然有影響,

近年國內大學畢業生人數成長太快,

碩、博士畢業人數更升逾六萬人,

也是重要原因。

薪資不理想:主計處最新數據也顯示,

具碩、博士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近年來呈下滑走勢。

去年國內具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降至九十一.二萬元,

創下近八年最低。

而之所以會如此,

主要是因為剛踏出校園的碩、博士起薪下滑,

拉低整體平均水準。

且大學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也創新低,

降至六十一.九萬元,

比民國八十二年開始有這項統計的六十六.二萬元還低。

就學貸款負擔重:

還有研究指出,

台灣私立大學生的就學貸款負債與年收入之比率,

世界最高(一二一.六%);

而其每月還款金額和月所得之比率,

亦為世界最高(十二.五%)。

由於我國超過七成(七十三%)學生被迫上私立大學,

不到三成(二十六.九%)學生得以就讀公立大學,

因此年輕一輩負擔的沉重可以想見。

總之,

政府不應沉迷於「就學機會眾多」

就是「資源過剩」的迷思。

 

高教資源配置確實有問題,

但絕非過剩,

且應以照顧本國青年為優先。

 

 

(作者為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