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誰讓給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18/today-o10.htm

◎ 吳海瑞

 

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台灣的早收清單約五百項,金額超過一百二十億美元;

大陸為兩百五十項,金額約三十億美元。

項目是二比一,金額是四比一。

媒體、藍綠意見領袖據此下了定論:

大陸(中國)讓利(那麼)多。

進而有人沾沾自喜(大陸果真是善意的);

有人憂心忡忡(中國背後可能有更大的算計)。

其實,都言之過早了!

考慮雙邊目前往來的貿易規模(最近三年平均每年台灣對中國的出口額為九百八十億美元,中國對我國的出口額約兩百八十億美元),

以早收項目佔貿易額的比例來看,

上述的四比一就大幅縮小為一.一四比一,

兩者相當,何來「那麼多」說?

再說,上述的一百二十億美元是貿易價值,不是所減免的稅額;

必須再乘上所減降的稅率,才是利之所在。

但關稅的調降不可能一步到位,

如東協塑化原料進入中國的關稅今年從六.五%降到五%,

且許多敏感性的產品,最終稅率仍維持五%,

並沒有降至零。

如以一.五%計算,不過是一.八億美元;

與去年台灣八八水災的農、漁業損失一百九十四億元台幣(農委會資料)比較,

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最重要的一點,雙方各項的關稅各要降多少,

目前都還沒有開始談判,換言之,沒敲定「乘數」,

只比較「被乘數」,怎會知道「乘積」大小?

誰讓誰還不知道呢!

這次早收清單,重量級的汽車、PVC、PE未能順利列入,

這是台灣相對強項,或是有希望朝兩岸互補型產業發展(互利)的項目,

中國何以技術性的阻攔,背後的邏輯及意圖才是焦點,

也都被「假讓利」遮蔽了。

在這個階段,

官方及多數國人仍無法務實來看ECFA,

真讓人痛心!

 

 

(作者為企業經營人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