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赴台就讀引起「文化衝擊」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0/01/100105_ana_taiwanchina_student.shtml

威克 BBC中文網記者

大陸學生到台灣

台灣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學

恐怕還是無法爭取到頂尖的學生

 

台灣開放大陸大學生就學,

彼此會有什麼樣的「文化衝擊」?

 

馬英九政府開始推動開放大陸大學生到台灣「留學」,

從台灣方面的一些反應和大陸學生的想法來看,

似乎彼此間還有不小的「隔閡」。

現在台灣的規定,大陸的學生只能以交換學生的方式在台灣唸書。

除了不能申請學籍、取得學位之外,

人數也有限制。

各取所需

未來中國大陸的大學生可以「名正言順」地到台灣的大學就學,

人數的限制也將逐步放寬。

但是台灣的社會到底和中國大陸非常不同,

學風更是和大陸極為不一樣。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吳志中談陸生赴台唸書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吳志中向BBC中文網解釋說,

他認為有意赴台就讀的所謂「陸生」,不太可能是拔尖的學生。

吳志中說,大陸本身的大學就有許多名校,

而台灣的知名大學也不太可能有很多的名額開放給大陸學生就讀。

他認為未來的問題就是

「有錢但是成績不怎麼樣」的陸生

「教學不怎麼樣但是需要錢的學校」就讀。

在社會方面,

台灣不但容許法輪功等被中國大陸形容為「邪惡勢力」的團體合法存在,

六四民運的領導人之一 —王丹也被延請到台灣任教。

台灣的一般民眾對民主的要求、媒體的自由都是和中國大陸極為不同,

甚至港澳都望塵莫及。

學習方面,雖然都是「科舉制度」的傳人,

但是台灣的學生和大陸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很不一樣。

此外由於政治上的開放

因此很多台灣學校收藏的資料和文獻範圍遠比中國的學校廣泛,

借閱也幾乎是沒有任何限制。

在台灣,

學生們可以暢談台獨理念、支持達賴喇嘛和西藏獨立,

也可以認為法輪功有其活動的權利,反對因言獲罪。

這對許多中國大陸的學生而言,

就算不是難以理解,

起碼也會自認政治上有義務為中國作辯護。

吳志中說,

現在很擔心的是未來會有

中國官方派出的「職業學生」到台灣就讀,

一方面影響台灣學生,

另一方面還監督陸生的言行。

自由民主

台灣官方說大陸的學生到台灣也享有結社的自由

不會拒絕加入共產黨或者是共青團的學生赴台就學

負責的官員「民主沒有牆」

不需要擔心被大陸的學生「統戰」。

他們舉例說,

當年50年代到80年代,

國民黨執政期間出國留學的大多是國民黨的頂尖分子,

但是受到民主的「熏陶」,

後來反而成為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推手。

台灣的官員表示,就這點來看,開放陸生赴台就讀,

說不定台灣能夠為中國大陸培養出一批重要的民主人才。

台灣的大學也認為,

雖然台灣的大學歷史或者是名氣可能不及北大、清華,

但是也有其獨特之處,不能自己小看了自己。

吳志中則說,台灣和大陸的形勢和當年不同,

學生的心態也不一樣,能不能對大陸造成影響?

恐怕是「有待觀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