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中國:北京該感謝華盛頓嗎?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4/100424_us_china_peaceful_rise.shtml

高毅  BBC中文網記者

胡錦濤與奧巴馬(2009年11月)

華盛頓的高層認為,

奧巴馬開始在一些「困難問題」上對中國亮牌,

但並不代表兩國關係下挫。

中美關係現在好比夫妻關係,

經過一番磕磕碰碰和爭吵之後,

雙方發現這日子還得過,於是相互給台階。

當然,既然都是要面子的人,

給台階也是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

在中美兩國年初因為台灣軍售、奧巴馬見達賴喇嘛、互聯網自由以及人民幣等問題

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華盛頓的不少人覺得北京不可理解:

我這也是為你好,你怎麼脾氣還那麼大?

這真的好像夫妻吵架,誰都覺得自己有理。

華盛頓的理是什麼呢?

核心問題

就拿美對台軍售來看。

中國嚴詞稱這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既然是核心利益,那就是吵架的核心問題。

美國的高層智庫說,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其實應該感謝美國。

這讓中國很不好理解。

但華盛頓認為,是中國首先讓美國不好理解 ——

為什麼北京在馬英九推行溫和政策的同時仍持續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威脅?

持有這一疑問的包括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中國問題專家葛萊儀(Bonnie Glaser)以及

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

葛萊儀

葛萊儀認為,美國對台軍售也符合北京的利益。

葛萊儀對BBC中文網給出的解釋是,北京面臨兩難境地:

一方面樂見兩岸在經貿文化領域內合作的進展,

另一方面擔心馬英九的總統位坐不長,

可能會再度面臨尋求台獨的民進黨執政,

因此不能解除或減少對台導彈,否則覆水難收,

屆時再想重新部署會導致更大的反彈。

葛萊儀說,除了美國,

這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國家對台出售武器。

如果美國不出售武器,台灣就會感到不安全,

這樣就會迫使政府中斷與北京的對話,

抵制北京方面的示好,

這就不符合北京的利益。

葛萊儀說:

「所以,我經常告訴我的中國朋友們,

在這個時候對台灣出售某些武器其實符合中國的利益。」

當然,中方可不這麼認為,至少在官方層面上是這樣,

其理由外交部發言人已言之鑿鑿,在此不必贅述。

和平崛起

包道格

包道格表示,美國可以接受中國的強硬言辭,

擔心的是具體政策的變化。

中國對外強調的是「和平崛起」,

美國卡特政府時期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對BBC中文網說:

「這是事實,至少在目前是這樣。

日後若強大起來是否會發生變化,

這不好說。

中國須慎防的是民族主義的抬頭。」

按理說,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

但美國也有人認為,中國能這麼做需要感謝美國。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羅傑·科恩(Roger Cohen)說:

「如果沒有美國,中國的和平崛起就不可能。」

科恩說,

美國在亞洲起到「平衡力」的作用,

如果沒有在沖繩島和在南北韓之間的美軍部隊,

將亞洲的平衡與穩定的職責壓到中國的肩上,

中國要想如此快速地崛起是不可能的。

「中國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以及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對中國繼續和平崛起相當重要,

我想中國也意識到這點。」

儘管不少媒體聲稱中國對美國的批評之聲顯示出「非同尋常的強硬」,

但美國似乎並不在意。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主席包道格(Douglas Paal)說:

「我們可以接受中國對我們的強硬言辭,

但如果中國調整具體的政策,

那就會出現困難了。」

所以,夫妻吵架可能會「惡語傷人」,

但別動手打人或分居離婚,這或許就是今天的中美關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