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磚」能持續多久?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5/100502_us_china_golden_brick.shtml

高毅  BBC中文網記者

金磚四國領導人

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 2008年為6.4%,

居世界第3位。

 

中國的蓬勃發展令世人矚目,多少次地與國人聊天,

他們在大談國內「機會多多」的同時,也時常會說「誰知道明天會怎樣呢?」

這是今天中國的寫照:希望與不確定同在、危險與機遇同在。

如果有人預言中國的發展將在十年內終結,贊同者估計寥寥無幾;

但如果說中國的發展會一直持續下去,估計也有很多人不相信;於是,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

中國的發展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麼呢?

金磚金童?

中國的成功是經濟的成功,但是否有人想過,中國是否也會因經濟而「失足」?

創造「中美國」(Chimerica)字眼的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和歷史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就提出這樣一種觀點。

他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

「從來沒有一個亞洲的經濟奇跡沒經歷過金融危機。

對中國來說,現在還沒有。中國經濟奇跡的一個特點是,

金融機構扮演了一個相對較小的角色。」

弗格森說,

中國之所以能快速走出全球金融危機是基於銀行幾乎無節制地貸款,

而所有的這些貸款不可能都能收回。

弗格森

弗格森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踩剎車。

弗格森說:

「我預計在未來12個月裏,

世界會驚訝地發現中國並沒有繼續經濟奇跡,

並沒有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而是必須面對市場供需這個最基本的問題。」

「儘管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是金磚四國中的「金童」,

但中國也可能是一塊讓人失望的「金磚」。」

弗格森表示,除了金融危機外,

環境和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在未來20年內影響到中國的發展。

自豪與敏感

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說 ,中國一些人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他說:

「中國現在有一些富裕階層,新興的中產階級,甚至還有一小部分巨富人群,他們開始享受中國現代化取得的成果。

但是,這些財富對他們來說是從未有過的,不是代代相傳,而是第一代的富裕。」

「很多人甚至對文化大革命還有記憶,所以,不從政治層面,僅從心理上來分析,他們如何才能相信這會繼續下去?」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主席包道格(Douglas Paal)對BBC中文網說:

「中國在經歷了人們常說的150年的屈辱歷史後,迎來了過去30年的大好時光。

他們很自然地會對帶來這一成功的體制感到自豪。

中國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變得敏感,

他們容易被激怒和冒犯。」

潛在威脅

有趣的是,

在談到中國發展面臨的威脅時,

布熱津斯基和包道格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民族主義」。

方艾文

方艾文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

中國民眾的需求會發生變化,包括選擇的權利。

布熱津斯基說:

「民族主義是個很強大、難以預測的社會力量,

必須要很小心地避免點燃民族主義情緒,

有時政府會受到誘惑去利用民族主義,

但這很危險,有時會如脫韁的野馬失去控制。」

這位曾在中美開創外交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戰略家甚至認為,

民族主義問題是一個比台灣問題更棘手的問題。

他說:

「我們知道中美在台灣問題上不會惡化到哪裏去,但民族主義就不好說了。」

包道格認為,中國政府有時為了得到民眾的支持,會打「民族主義的牌」,

但如果過了頭,就會很危險。

他說,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兩場戰爭的同時,

其基礎軍事架構仍然保持強大。

美國著名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的資深中國問題專家

方艾文(Evan Feigenbaum )在談到中國面臨的威脅時說:

「首先,中國能否保持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是平衡的發展;

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民眾將會提出選擇權利的要求,政府如何應對?

第三,中國如何應對突發性事件,雖然一兩次事件不至於會導致中國的政治動蕩,

但累積效應會讓民眾質疑政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