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創大阪蓬萊肉包 迎接開業70周年

 

October 25, 2015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510250007

文:田淵紫織/攝影:高橋雄大

 

台灣人創大阪蓬萊肉包

迎接開業70周年

===================

  位於大阪市浪速區的蓬萊

以「551肉包」享有名氣,並在最近迎接創業70周年紀念。

 

而蓬萊的起源,是在戰爭結束後沒多久,

由出身自台灣的4人創立於大阪Minami(難波地區)的小食堂。

 

  將中華料理的傳統食物肉包改造成大阪式風味,

根深蒂固地成為了大阪的靈魂食物,

並進一步發展成觀光客會買回全國各地的招牌伴手禮。

 

  551蓬萊本店位於Minami的戎橋筋商店街中,

正在排隊的饕客之一、住在大阪市浪速區的難波Ayame,

即使年屆89歲仍會每週步行來買一次。

 

從這一帶還是黑市時,便和家人一同品嚐至今的滋味。

 

難波微笑表示:「肉包味道偏淡不易膩,只要1個就能吃得

 

很飽。就算腰腿疼痛,來這裡買好吃的食物也成了我出門的動力。」

 

  和4名同事從台北來觀光、現年33歲的郭桂安,日本

在店門口大口咬下肉包後表示:

「這肉包跟台灣家裡做的不同,外皮雖厚卻十分柔軟,肉餡更是鮮甜美味。」

 

  而店裡,只見店員們將肉餡包進一片片白色的麵皮中,

進入公司邁入第50年的最資深員工、曾演出電視廣告的73歲常務田中一昭表示:

「用手指揉餡再包進麵皮中,是創業至今的技巧。

 

這是為了讓肉包變得更加美味,所以特別從指尖輸入真氣。」

 

  田中出身於大阪市,大學時代的指導教官為他介紹了511蓬萊的這份工作。

 

  而當時的社長、已故的羅邦強與田中進行一對一會面時,

娓娓道出了自己的故事。

 

他在1941年離開了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而當他在神戶內的軍火工廠工作時,

戰爭也在此時宣告結束。

 

戰爭結束後的2個月後,

他和3名同鄉在Minami的黑市裡開了一間簡單的小食堂。

 

  雖然一開始的菜單僅是一盤10日圓的咖哩飯,不過規模越做越大。

「吃是人類的生理需求,很重要喔。

透過美食讓人人能發自內心微笑就是一種奉獻。」

 

田中對如此侃侃而談的羅邦強深深著迷,

於是回絕了百貨公司子公司的內定錄取資格,並在1966年進入了公司。

 

  此外,羅邦強也透露了「551肉包」誕生的來龍去脈。

開店第2年時,羅邦強耳聞「神戶的中華街正在流行包肉餡的饅頭包」後,

便與店裡的夥伴前去一探究竟。

 

神戶的肉包約為小籠包的大小、肉餡則包了豬肉與蔥。

據了解,他當下便直覺「這在大阪也一定會大賣」。

 

  他使用當時能大量取得的泉州產洋蔥取代蔥,

並且不經過油炒直接在肉包裡添加生洋蔥,

如此一來便可留下飽含水分、清脆的口感。

 

然後他又想

「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還是要做成帶有飽足感的分量。」

進而把肉包做大了一倍。

 

肉餡使用鹽、胡椒、醬油等清淡調味,

而麵皮則加入砂糖水製成帶有甜味的皮。

 

據了解,肉包的做法長年以來未曾有所改變。

 

  最讓田中印象深刻的,是羅邦強將肉包端出,

款待給來訪公司的老鄉朋友時的情景。

 

當朋友問道:「這不是(故鄉的)饅頭嗎?」時,

羅邦強答道:「日本顧客就喜歡這個味道,這樣就夠了。」

 

  目前,他們依然沒有在關西以外的地區拓展店面。

最大的原因在於,

如果肉包在150分鐘以內無法從浪速區的總公司工廠送達店面,

便無法維持肉包鬆軟的圓弧度及新鮮度。

 

因此這個只有在關西才能買到的伴手禮,

讓大阪機場及新大阪車站裡的店面連日大排長龍。

—————————————–

關鍵字:

551蓬萊:出身自台灣嘉義的羅邦強,

在1945年與其他3名出身自台灣的夥伴創立了「蓬萊食堂」。

爾後店鋪發生火災,以此為契機,

1963年創立者中的3人分別各自創立了店鋪。

而羅邦強在那之後將店名取為「551蓬萊」(公司名稱為「蓬萊」),

而其他兩間則分別為「蓬萊本館」及「蓬萊別館」。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