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網絡版「毛概」課,加強意識形態輸出

2015年10月22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1022/c22mao/zh-hant/

赫海威(Javier Hernández)是《紐約時報》記者。

Mia Li、Adam Wu自北京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赫海威

本月,在天安門舉行的升旗儀式過後,護衛隊在毛澤東畫像的映襯下換崗。

Mark Schiefelbein/Associated Press

本月,在天安門舉行的升旗儀式過後,

護衛隊在毛澤東畫像的映襯下換崗。

 

中國推網絡版「毛概」課,加強意識形態輸出

=====================================

香港——家住墨西哥城的29歲律師卡拉·卡布雷拉偶然看到

「毛澤東思想概論」這門介紹中國革命領袖的在線課程,

當時她很興奮。

 

她很喜歡中國歷史,

希望能通過這門課了解毛澤東領導下發生的殘酷政治鬥爭。

 

但是,

當卡布雷拉開始在edX網站上聽這門課的講座時,她感到很失望。

 

EdX網站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擁有並管理的一個受歡迎的在線教育平台。

 描繪毛澤東的宣傳海報中,毛澤東向大眾揮手,下方是標語:「毛澤東革命路線勝利萬歲。」

ICC/Imaginechina,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描繪毛澤東的宣傳海報中,

毛澤東向大眾揮手,

下方是標語:「毛澤東革命路線勝利萬歲。」

 

每個講座都以一段愛國主義視頻的剪輯開始。

 

課程很少提毛澤東的錯誤,

提到時也僅僅是重複共產黨的說教。

 

這門課的教授來自清華大學,

那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

他身穿中山裝,看上去很想模仿毛澤東本人,

他稱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法寶」。

 

「就像是在看宣傳片,」卡布雷拉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

 

「他們只告訴你他們想讓你知道的東西。」

 

隨着中國尋求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近年來,

中國在竭盡全力地向海外宣傳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

大力擴展海外媒體業務,

還開辦了幾百個語言和文化中心。

 

如今,中國正開始使用一種新工具:

網絡教育,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

有可能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學生,

也得到了世界上一些最知名機構的認可。

 

毛澤東思想概論」的授課人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馮務中副教授,

上個月首次在網上開課之後,這門課很快得到大批受眾,

吸引了來自125個國家的約3100名學生,

其中包括700多名來自美國的學生。

 

這門課是中國大陸的高校

在edX和其他主要的在線教育平台上開設的100多門課程之一。

 

這些課程的內容包括哲學、建築,以及計算機科學,

但也有少數課程涉及在中國被視為政治敏感的內容,

如國際關係或法律,

這些課的中國教授必須按照共產黨的觀點授課。

 

為了讓自己的課程能吸引全球的受眾,

中國高校正在花費上百萬人民幣來製作漂亮的視頻,

並給課程配上外文譯文。

 

高校建議這些課程的執教老師放棄枯燥的授課風格,

並指導他們如何應對外國學生,

告訴他們要接受公開的討論和異見。

 

但是,

這種努力也面臨一些重大挑戰,最明顯的就是讓海外學生相信,

這些課程有智力上的說服力和嚴謹性,

儘管中國對學術自由有嚴格的限制。

 

這些課程也讓在線教育提供者陷入一種困境,

迫使他們在維護學術自由和保證成千上萬的課程具有高標準之間找到平衡。

 

俄勒岡大學的教育學教授趙勇把中國推廣在線教育的嘗試

比作其過去十年來為官方新聞機構中央電視台打造國際受眾的努力。

 

「很久以來,中國一直處在教育的接受端,

現在它有了一個很大的機會,」趙勇說。

 

「問題是,中國教育真能讓所有的人接受嗎?

中國教育具有這種資歷、質量和真實性嗎?」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

中國高校面臨著建設能與西方一流大學媲美的課程的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

政府官員通過不讓大學使用西方教科書、鼓勵它們

開設更多有關儒家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課程的方法,

來敦促大學提倡中國價值觀。

 

對於許多高校來說,

在線教育是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一種方法。

 

「把課程放到國際平台上可以幫助宣傳中國文化,」

清華大學網絡教學負責人石學林(音譯)說。

「也有助於提高學校的聲譽。」

 

中國的頂尖大學與包括edX和Coursera在內的

美國幾個主要的網絡教育平台提供者建立了合作,

像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等高校那樣,

把自己的課程提供給數百萬的用戶。

 

這些課程通常都是免費的,

但有些學校給學生一個繳費的選擇,

如果他們想得到一張結課證書的話。

 

中國大學的課程通常用普通話授課,但配有英文字幕。

 

西安交通大學提供一門關於中國哲學的課程。

 

南京大學已經開了一門有關猶太僑民在中國的課程。

 

上海交通大學正在推出一門宣傳中國醫藥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

 

在夏天,

清華大學推出了一門關於中國政治和經濟的課程

名為《從內部人士的視角看待中國崛起是否具有顛覆性》。

 

當edX聯繫清華大學,

想讓他們開設一門關於中國文化中的英雄的課程時,

該大學的管理者建議開設關於毛澤東和社會主義的課程。

 

在中國高校,很多學生都討厭這種赤裸裸的中共思想灌注。

 

這門課講的不是毛澤東的生平,而是毛澤東思想,

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形式,被中共奉為指導思想,

但大多數中國人,包括官員在內,都覺得它意義不大。

 

馮務中設計了一個濃縮版的「毛概」,分為四個章節,

涵蓋了馬克思主義和革命理論等主題。

 

這門在線課程有一個供討論的論壇,

會定期進行測試,合格者將被授予結業證書。

 

幾名學生說,他們認為這門課程在觀念上很狹隘,

掩蓋了毛澤東執政期間更有爭議的方面,

比如搞「大躍進」引發饑荒,發動文化大革命引起動亂。

 

「這門課太側重於意識形態了,沒有進行什麼自我批評,」

居住在香港的65歲美國退休人士

斯科特·德拉克斯(Scott Drucks)表示。

 

不過,也有人覺得這門課具有啟發性。

 

25歲的荷蘭學生

阿希爾·德·薩德里爾(Asher de Sadeleer)說,

他更好地理解了為什麼毛澤東在中國會得到崇敬。

 

「無論你喜不喜歡毛澤東,他都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

這門課讓我對他有了更細緻、更全面的了解,」

他在一封電郵中寫道。

 

這門在線課程似乎在中國學生中更有人氣,

他們表示樂於看到外國學生在論壇中的反應。

 

「它當然有點政治宣傳的意思,但這是中國每所學校都在教的東西,」

27歲的天津醫學生謝心岩(音)說。

 

「應該有更多的中國大學推出這類型的課程,

因為它給世界提供了一個看中國的窗口。」

 

馮務中說,他決定開設這門課程來化解對毛澤東的誤解。

 

「人們要麼覺得他是神,要麼覺得他是魔,但他兩者都不是,」他說。

 

美國幾位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表示,

他們認為這門課程不配登上edX

哈佛大學歷史和政治學教授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

說edX上有這門課讓他「感到震驚」。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歷史學副教授麗貝卡·卡爾(Rebecca Karl)

稱它「完全是垃圾」,應該被撤下。

 

但edX為這門課程辯解,

稱它不會幹涉任何課程的內容,

只要課程內容不違法,不具冒犯性。

 

edX首席執行官阿南塔·阿加瓦爾(Anant Agarwal)發表聲明稱,

清華大學是「世界領先的學術機構之一」。

 

哈佛大學發言人拒絕討論此事,麻省理工學院沒有回應置評要求。

 

對於一些學者來說,中國在網絡教育方面的野心,

與中國過去十年通過創建全球學習中心

——孔子學院來改善中國形象的做法類似。

 

在幫助北大開展網絡課程的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李曉明表示,

兩者存在一些相同之處。

 

他稱一門為初學者開設的中文課吸引了約三萬名學生。

 

他表示,

「有時候我們老師開玩笑說,

我們實際上在辦孔子學院,

只不過利用的是更先進的技術方法。」

 

通過積極發展在線教育,

中國領導人似乎渴望複製美國的成功,

美國很早就通過每年對美國大學數以萬計的外國學生的教育來產生影響力。

 

提出「軟實力」理念的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S·奈(Joseph S. Nye)表示,

中國能否成功將取決於它能否以提供真正思想交流的方式的開展課程。

 

「最有效的政治宣傳,」他說,「就是不做政治宣傳。」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