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希望猶存

2015年03月13日 07:28 AM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 戴維•皮林

 

安倍經濟學希望猶存

=================

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夭折了?

 

在懷疑者看來,目前的情況無疑是如此。

 

日本的經濟增長已經停滯。

 

本周公佈的向下修正後的數據顯示,

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的年化增長率為1.5%。

 

對於一個近些年來的表現根本談不上耀眼的成熟經濟體而言,

這個數字聽起來或許不算太糟。

 

然而,在再往前的兩個季度里,日本經濟出現了大幅萎縮。

 

日本2014年全年的經濟產出其實是萎縮的,

盡管萎縮幅度僅為區區0.03%。

 

負的增長,無論其幅度有多小,

都很難算得上是經濟學家口中日本擺脫20年通縮所需的“逃逸速度”。

 

趕走通縮想必是安倍經濟學

(安倍經濟學指的是2012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的核心。

在這方面,似乎也沒有什麽好消息。

日本央行(BoJ)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曾承諾,

在2013年4月後的“約兩年內”讓通脹率達到2%。

 

現在他開始在這件事上含糊其詞了。

很明顯,央行行長們嘴裡的“約兩年”,可能是指三年或三年以上。

 

透明度問題就說到這里。

眼下包含能源價格在內的核心通脹率僅為0.2%。

除非油價突然反彈,否則,日本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再次陷入通縮。

沒有通脹的安倍經濟學就像是沒有鬼魂的《哈姆雷特》(Hamlet)。

 

低通脹對日本央行構成了壓力,

令其感到需要在去年10月出人意料地實施第二輪刺激之後加大量化寬松力度。

 

如果它不採取行動,它將失信於市場和民眾,

而眼下有必要說服日本民眾相信通脹已站穩腳跟。

 

低通脹部分源於一項政策失誤:去年在鼓勵消費者花錢的同時,

日本政府卻將消費稅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

 

結果,消費者啪嗒一聲合上了錢包。

 

這一切讓我們很難辯稱局勢正按計劃的那樣展開。

盡管如此,情況還是要比看上去樂觀。

通脹放緩的更大原因在於低油價。

它可能會讓日本央行感到為難,但對日本總體經濟而言,

低油價是重大利好。

 

日本是能源進口大國,

四年前福島核電站遭海嘯破壞後關閉核反應堆以來,

日本對能源進口更加依賴。

 

廉價石油應當能起到提振需求的奇跡般效果,

也應當會緩解經常賬戶赤字引發的擔憂。

 

今年,日本經常賬戶盈餘應該會比較強勁,

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

 

至關重要的是,

通脹放緩可能是需求拉動型“通脹”的前奏。

這樣說道理何在?

 

安倍經濟學推出以後,在高油價和弱勢日元的推動下,

通脹率曾迅速升至約1.5%。

 

在經濟學家為之慶賀的時候,

消費者卻弄不明白自己的消費能力去哪兒了。

 

今年的情況應該恰好相反。

 

企業利潤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出口強勁,

就連造船等夕陽產業也在復蘇。

 

因此,在安倍政府的強大壓力下,

企業或許會在本月的年度薪資談判中將基礎工資提高至多2%。

 

甚至在今年1月的年度薪資調整之前,

基礎工資(不計獎金)就已比上一年高出0.8%,

為15年來最大漲幅。

 

物價停滯或下跌再加上工資上漲,可能會催生一波消費小高潮。

 

這一可能的美好前景也不僅僅歸因於廉價石油。

目前,勞動力市場正處於多年來最緊綳的狀態。

 

部分原因在於,盡管去年有兩個季度經濟表現疲弱,

但產出增速高於趨勢增長率已有兩年多時間了。

 

人口狀況也在發揮一定的作用。

 

隨著勞動人口每年減少約30萬,

從建築商到護理中心等各種企業都發現自己人手不足。

 

自安倍經濟學推出以來,已有近 100萬女性加入勞動大軍。

 

這些女性大多從事的是薪酬較低的工作,

但就連這一點可能也在發生改變。

 

摩根大通(JPMorgan)研究總監傑斯珀•科爾 (Jesper Koll)表示,

有初步跡象表明,

日本企業開始把合同工調整至薪酬更高的全職崗位。

 

他補充稱,

日本可能是唯一一個中產階級規模實際上在擴大的富國。

 

這些絕不意味著安倍可以松一口氣了。

 

盡管債券發行額自2009年來

首次被削減至40萬億日元以下(主要得益於稅收收入大增),

但債務問題仍是一個隱患。

 

盡管勞動人口減少構成了短期刺激,但從中期看,

日本必須要努力解決如何籌集資金滿足老齡化人口需求的問題。

 

那些篤信結構性改革的人也在抱怨,

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尚未離開箭筒。

 

然而,盡管存在以上種種擔憂,

但今明兩年日本經濟的表現很可能不會如悲觀主義者所願。

 

當然,現在宣佈勝利還為時過早。

 

但安倍經濟學還沒死去,也還沒被埋葬。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