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的第一堂中國課:摻沙子

2014-12-10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37828

◎ 葛雋

(作者為香港籍退休教師)

 

台灣青年的第一堂中國課:摻沙子

=================================

被「雨傘革命」搞得焦頭爛額的香港特首梁振英,

前不久接受《香港經濟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

香港的青年可放眼香港以外的地方去發展事業,

包括中國內地、台灣、新加坡、甚至是歐洲,

否則眼光只放在自己居住及讀大學的城市,

機會較窄。

 

他又表示,

香港欠缺土地及人才,

因此政府未來將有較寬鬆的入境政策出台,

吸引人才留港。

 

稍明事理的人都能看出,

有「中共地下黨員」之稱的梁某這番話的用心極其險惡

──既然香港青年人恐共拒共不願歸順,

那好,本人就採用中共常見的「摻沙子」策略,

用「送出去、請進來」的手法,

把無法洗腦的青年「送出去」往大陸或第三國,

而把中國被徹底洗了腦的人「請進來」成為「愛國愛港」的「新香港人」。

 

所謂的「摻沙子」,

是前中共頭子毛澤東用來打擊對手的慣用伎倆,

即在對手陣營中安排自己人,令對手的勢力無法壯大,

而最終由自己人取代。

 

一九四九年中共奪取政權後,

毛澤東向南方各省派了大量的北方籍幹部南下任職,

而當地土生土長的地下黨幹部則被派往北方地區工作,

毛就是用這種手法杜絕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宗派主義和山頭主義,

牢牢把大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文革期間,居住上海的筆者,中學尚未畢業,

便被當局強行送往遠在天邊的東北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鄉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奇怪的是,我們這批同學全都分派在朝鮮族的村落,

面臨語言不通、生活習性截然不同的境況,過著變相勞改生不如死的日子。

 

當時的我百思不解:

延邊地區也有漢族居民村莊,

為什麼要把我們安插在朝鮮人部落呢?

 

記得一位漢族郵差偷偷告訴我:「這叫『摻沙子』,

因為這兒的朝鮮族老百姓向往北朝鮮的生活。」

原來文革時期吉林農村生活十分貧困,

延邊人的生活水準遠不及當時的北韓,

當局故意安排我們在少數民族村落定居,

以此來牽制當地的朝鮮族居民,防範他們「獨立造反」。

 

自一九九七年開始,

中國每天向香港批出150個定居配額,

加上所謂的「優才計劃」和「投資移民」,

本港每年多達幾十萬大陸人來港生活和工作。

 

即使如此,中共仍感焦慮,覺得「赤化」的速度還不夠快,

震驚世界的「雨傘革命」爆發更令獨裁者如坐針氈。

 

梁振英這時候跳出來說這番話,

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身為一名愛台灣的港人,

唯有把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告訴台灣人民:

時刻警惕中共對你們也「摻沙子」

──畢竟台灣也有數目可觀的陸媒、陸商、陸配、陸生,

誰能擔保其中有些人不會變為「沙子」呢!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