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新生現象

2014-11-14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30091

◎ 陳明鴻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學生)

 

選戰新生現象

============

日前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之有線平均收視率高達四.三六,

創下十年來選舉辯論會的收視新高紀錄。

 

一大因素為「投票人」的公民思辨能力更加成熟,

政黨置入媒體、廣告等文宣影響力的重要性、可信度削弱,

市民不願再受「意識形態」、「負面文宣」所左右。

 

另,有兩大趨勢也是致使此次選舉風格迥然的原因。

 

一、

回顧台灣以往的選舉形態,

不乏負面新聞攻訐、藍綠對立,

導致選前激起選民對立;

選後卻未兌現以口號堆疊出來的空頭支票

 

政客恣意開空頭支票亦然,淪為批評謾罵的市民亦然。

 

然而,近年來台灣的公民團體蓬勃發展,

他們深知唯有捲起袖子、腳踏實地的去做

才能為台灣社會盡一分心力,

關注的範圍舉凡「綠色能源」、「氣候變遷」、「性別平等」、

「勞工權益」、「人權議題」、「居住正義」等,

這些行動無非都是在實踐與保障「公民權」的努力。

 

二、

公共政策學者在分析各種繁雜的社會議題時,

往往淪為使政策分析成為「就事論事」的中性科學,

中立的價值角度並無客觀依據;

次則著重成本效益分析法則將各類議題「價值化」,

簡化了金錢之外的問題;

另為強調透過政府精英決策,

堅信其中的論辯、驗證皆已完備,

然而以上三者皆忽略了

與公民之間的「溝通性」、「尊重性」。

 

缺乏溝通,

猶如政策建立於薄弱的民意上

因此,「公民參與」的重要性日漸增加。

=================================================

蔡英文港式民主 >> 你們投票選我決定的候選人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