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在於人民

2014-11-10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28881

林飛帆/
台大政治所碩士班學生、島國前進發起人

 

 

林飛帆/

解答在於人民

===========

距年底「九合一」大選,剩下不到十九天。

 

一種普遍的看法是,

此次九合一選舉,雖是地方大選,

但也已經成為對馬英九總統為首的國民黨政權的信任投票;

同時也是二○一六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我先要特別強調,

對國民黨政權信任投票的這一看法,

是否同樣適用於民進黨穩定執政的南部縣市則有待商榷,

因為在這些縣市中,

更被關注的並不是國民黨是否有機會翻盤(因為幾近不可能),

是民進黨於這些縣市中的表現是否符合期待及其得票數的消長?

 

可以確定的是,

被視為對馬政權的信任投票與

二○一六大選前哨戰的「九合一」地方選舉,

應當有值得我們做為參考的重要選擇標準,

而那些標準究竟是什麼?

 

經歷馬政府執政六年多來,

許多重大的社會抗爭事件,

都能協助我們釐清台灣人民所在乎的事情,

同時幫助我們歸納出今年底以及二○一六年選戰中,

應該做為我們投票判準的關鍵指標。

 

這些年 誰不時周旋於國共政權間?

我們不難看出,

近年來台灣人民在乎的重大議題,

多半與兩項重大因素的作用息息相關,

一是資本財團、二是中國因素;

而此兩項因素的揉合交錯,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所談論的「兩岸權貴資本主義」。

 

用中研院學者吳介民的話來說,

兩岸權貴資本主義的特徵,

就是「權力與金錢/資本的交易」。

 

然而,吳介民過去曾建議我們,

防堵兩岸權貴資本進一步產生影響力的方式,

應在制度上有所修正,

諸如廢除或修改兩岸關係條例

 

但與此同時,

我們或許有另一項更為迫切,或者說是在我們能力範圍內,

更具有決定性影響力防堵兩岸權貴資本的方法

 

—就是拒絕讓兩岸權貴資本獲得權力,找到其可依賴的利益載體。

 

這些年來,

誰在代表這些兩岸權貴資本家獲取利益?

誰在扮演「門神」的角色?

誰不時周旋於國共政權之間?

答案已經相當明顯。

 

而我們要避免的、也更該關注的,是在未來。

 

也就是在馬英九已然被中共拋棄之後,

誰得以在未來扮演起兩岸權貴資本利益的「門神」?

 

而誰又可能成為中共未來在台灣的新政治代表?

 

前去投票 淘汰中共的新政治代表!

如果我們過去所不滿的是,

這些兩岸權貴資本「跳過」或「無視」台灣民主監督的機制,

透過其所掌握的政治權力,遂行其經濟與政治利益。

 

那我們除奮力地在制度改革

(例如修改選罷法、公投法、兩岸關係條例,乃至憲法改革等)上

繼續推進之外,

也必須杜絕這些兩岸權貴資本代理人再取得政治權力,

而選舉則是淘汰和避免他們取得權力最簡單的方式。

 

一種合理與正常的推論是,

中共並不會癡心地將所有希望寄予馬英九;

而事實也早已證明,馬英九已為中共所拋棄。

 

那麼,進一步的問題就是,

中共下一個投資的對象會是誰?

 

他們在國民黨內還有哪些代表?

他們在民進黨裡有代表人嗎?

他們會在國、民兩黨之間,兩邊押寶嗎?

 

回過頭來,

如果年底九合一的地方選舉,

就是對馬政府的信任投票以及二○一六年的關鍵前哨戰,

而我們對於台灣未來的選擇,

取決於這些待被選出政治勢力和權貴財團、和中國持怎樣的關係,

上述這些問題就會成為未來大選中,

我們所要追問的關鍵問題。

 

「選舉」是民主國家中,取得政治權力的基本遊戲。

 

它不僅是台灣人民選取自己政治代表的方式;

很遺憾的,

也是中共動用大量資源將自己所投資的代理人推上權位的管道。

 

而投票,是我們在這起權力鬥爭中,擔負角色的最初步方式。

 

十一月二十九日「前去投票」,

無疑是我們對上述問題做出解答的第一步!

 

 

我們的力量將決定

兩岸權貴資本是否得以肆無忌憚地

繼續侵蝕台灣民主、剝削台灣社會,

也將決定我們這個時代,

在台灣歷史長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解答,總是在於人民。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