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鴻:在日本成了「丈二和尚」!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oc/2013/02/130228_fooc_jp_experience.shtml

BBC記者 傅東飛 發自東京 更新時間 2013年2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31

記者來鴻:在日本成了「丈二和尚」!

身穿和服的日本婦女

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出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外國人要想搞明白日本的運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BC記者傅東飛說,搬到東京以後,感覺自己成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所幸的是,幾乎每做一件事、每到一地,都有規矩約束,還有「紅棒軍」指路……

去年調到東京來工作。

到現在,日本這個國家如何運作一直讓我著迷,也一直讓我困惑。

日本是一個「無視定義」的國家。

首先,日本名義上是民主國家

但是,過去五十年中,除了短短的三年時間以外,

一直都由一黨執政(順便說一句,那三年,大多數人將其視為災難)。

其次,就是日本經濟。

你怎麼解釋從我來了以後、我們家門口一直沒停的那一幕呢?

家門口的那條路很繁忙,距離東京最大的購物區只有幾百米遠。

這段公路,頂多也就200來米,過去將近一年間,一直在「翻修」。

「紅棒軍」

那天早晨,我走出家門,看到樓前的便道上跪著兩位上了年紀的老人,

認認真真地用水泥砌路緣石呢。

每一塊石頭都要保證絕對水平,每一處接口都要嚴絲合縫、毫無差錯。

這兩人幹活兒的時候,旁邊還站著五位長者。

他們手上戴著白手套、揮舞著一根塑料小紅棒,熱情地指揮行人。

我幾乎可以肯定,沒有這一群穿著制服的退休老人「突擊隊」幫忙,

我也應該能夠順利穿越這段小小的路障。

但是你看,問題並不僅限於此。

我把這批人叫做東京的「紅棒軍」。

在東京,這支隊伍相當壯大。

幾乎每一處建築工地、每一段公路維修點都能看到「紅棒軍」的身影。

許多情況下,「紅棒軍」的人數超過實際的施工工人。

我問一位在這裏生活了20年的朋友,

「為什麼到處都有這些荒唐可笑的紅棒軍呢?」

他眼都沒眨、立刻回答說,「制度規定。」

原來,所有的建築公司都必須聘用「紅棒軍」,

人數是根據複雜的公式計算出來的。

當然了,「紅棒軍」是為了保護安全?

不過,這也是為了製造就業機會。

但是,規章制度過於繁瑣,也會壓制創新、阻礙變革。

在日本,凡事都有規章制度。

最奇怪的一個是,在日本所有的城市,午夜之後跳舞是非法的。

對了,你沒聽錯,犯了「無照跳舞」罪,你也有可能被逮捕。

西紅柿

東京的一家高檔水果店

這是東京的一家高檔水果店

反正我也不愛深更半夜去跳舞,這條規矩倒也不會給我添堵。

但是,讓我煩惱的是附近超市蔬菜的價格。

那天,我正想買一些水靈靈的色拉西紅柿,突然看到價碼標簽:

每一個西紅柿兩英鎊!

我大吃一驚。後來,我找到一位作經濟學家的朋友去打聽,西紅柿怎麼能這麼貴。

他說,「嗯,你看啊,這些西紅柿是大棚種植的。

日本的冬天特別冷,大棚需要加溫,加溫用的燃氣是從卡塔爾運來的。

所以,西紅柿才這麼貴。」

我反問道,「那麼,蘋果呢?為什麼一箱富士蘋果要100英鎊?」

他說,「嗯,你看啊,這是因為日本的氣候對種植蘋果非常不利,夏天太潮、太熱,所以,樹上掛著的每一個蘋果都要小心翼翼地用塑料膜包好,然後還要撒殺蟲劑。」

他笑著說,「這不是務農,而是成本昂貴的園藝。」

不想改

日本農夫

種瓜、還是園藝?這樣精心養育出的水果沒法不賣高價

「昂貴園藝」結出的果實確實是上乘的。

問問我妻子,她會說,日本食品就是好,更新鮮、更香濃、更有營養。

但是,這一切,也都要付出好價錢。

好價錢也不能完全達到目的。

日本的農業正在逐漸消失。

現在,日本農民的平均年齡是65歲。

20年後,幾乎就沒有農民了。

所有的人都認為,日本必須改變。

但是,日本人害怕改變。

所以,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

政府說了,要依靠投資、讓日本重返繁榮。

誰也不清楚這一招能否見效。

但是,聽上去總比放棄自己最熟悉、最信任的生活方式要更動聽吧。

——————————————————————————————-

讀者反饋

日本已經發展「到頂」。

而要更富裕和舒適,必須有新產品來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般,科技的進步和新點子帶來的新產品和新服務的產生速度

遠遠跟不上生產的速度。

汽車幾十年就滿足了日本人的需要,

那麼,汽車工業在飽和點(包括出口市場)以後,就必然衰退。

日本硬生生「生造」出不需要的工作崗位的做法,

以後必然會成為世界的「模式」。這是「先進的」。

未署名

————————————————————–

中國有一句老話,少所見,多所怪。

應該派一個懂行的人當駐日記者。

未署名

———————————————————————

說穿了,和中國一樣,都是東方那套愚蠢的枷鎖,

無能又頑固,只會推卸、逃避責任,還特要面子,

也許滅絕前能醒悟吧????

Rock

—————————————————————————–

日本人對人身安全有著非常謹慎的態度,

另外就是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以「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為出發點。

如果你理解了這兩點,就不會對「紅棒軍」做出荒唐可笑的結論。

另外,作者給出的農產品價格應該是東京高尚消費區的價格水平,

並非是普通百姓每天面對的價格。

走進普通大眾的超市,你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在日本,農產品價格確實偏貴,成本是原因之一,

但是更為主要的原因是日本的財富分配製度。

政府和國民要確保農民的收入,對農業實施傾斜政策,保護農業。

人口老齡化不僅是農業面臨的問題,日本整個社會都面臨老齡化、少子化的困擾。

Todd, Canada

————————————————————————————-

這位記者雖然是BBC記者,對日本和日本人真的一點也知道,

他為什麼能發表出來了,只因為他是BBC記者,只能這樣來理解。

未署名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