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員聯名致函川普 促對台軍售

2017-06-26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13714

美參議員聯名致函川普 促對台軍售

==========================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

八名美國兩黨參議員廿三日聯名致函美國總統川普,

強調不論華府與北京的外交交涉如何,

美國行政部門應堅定地表現對台的支持與承諾,

包括「定期且一貫地」提供必要武器,支持台灣自衛能力,

並要求川普政府「立刻送交」對台軍售文件給國會。

參議員們並主張美國對台軍售應有具體政策,

並與台灣密切協商,不應優先顧慮中國,

「對台軍售政治化將適得其反」。

美國聯邦參議員馬侃(中央社資料照)

美國聯邦參議員馬侃

(中央社資料照)

籲白宮不應優先顧慮中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原傳出去年底將宣布軍售,

但最後交由新政府決定。

 

華盛頓自由燈塔(Washington Beacon)網站

三月十四日引述數名川普政府官員的說法,

金額約十億美元的軍售案已在去年十二月準備正式通知國會,

但被多名白宮國安會官員擋下;

報導指出,這項軍售案包括進行中的F-16A/B戰機的部分裝備

以及額外的飛彈。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與華盛頓郵報

五月皆曾報導川普政府因顧忌美中關係,延宕對台軍售;

當時駐美代表高碩泰強調,台美軍事合作維持綿密溝通,

軍售案延遲可能是因川普政府重要決策官員尚未到位。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廿三日報導,

八名共和黨與民主黨參議員聯名致函川普,

敦促其應「定期且一貫地」提供台灣自主防衛能力,

以抵禦來自中國的威脅。

 
憂破壞美對台數十年支持

報導指出,

自從總統蔡英文當選以來,

中國加強對台灣的經濟威脅與軍事恐嚇,升高兩岸緊張;

該聯名信反映台灣的焦慮,也顯示

川普對美國「一中政策」的反覆態度,

及依靠中國制衡北韓的作法,「讓亞洲外交官困惑」。

 

美國官員及議員更擔憂,川普可能因精心設計或忽略,

破壞美國對台灣數十年的支持。

 
促白宮立刻送交軍售文件

美國行政部門宣布對外軍售案時,

將由國防部送交「國會通知書」文件給國會。

參議員們特別指出,

川普政府目前尚未將批准對台軍售的文件送交國會;

雖然最新一批、尚未定案的對台軍售規模不大,

但這是美國展現支持台灣的重要指標,

因此他們敦促行政部門「應立即辦理」。

參議員們並主張美國對台軍售應有具體政策,

須就新戰機、潛艦、彈道飛彈防禦和電子系統與台灣密切協商,

不應優先顧慮中國,「對台軍售政治化將適得其反」。

 

信件聯名參議員包括

共和黨籍的聯邦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馬侃、盧比歐、柯寧及殷荷菲;

民主黨籍的卡定、梅南德茲、馬基與魏登等八人。

========================================

========================================

 

 

 

=========================================

美國傳將在胡錦濤到訪後對台軍售

 

美國傳

將在胡錦濤到訪後

對台軍售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1/110114_us_taiwan_arms_sales.shtml

林楠森BBC中文網台北特約記者

在嘉義空軍基地展示的台灣軍方F-16戰鬥機(資料圖片)

台灣希望能替換現有的F-16A/B型戰鬥機。

在中國國家主席即將到訪美國前夕,

來自美國的報導說奧巴馬政府已決定新的對台軍售計劃,

但將在胡錦濤下周訪問結束後才公布細節,

台灣國防部則表示對此毫無所悉。

《華盛頓時報》的報導引述不具名的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說,

這項最新的軍售案可能會引起中國軍方新一波的憤怒。

軍售項目中包括了台灣此前購買的145架美製F16戰鬥機

所迫切需要的電子裝備,

發動機以及導彈的性能提升。

台灣國防部官員對BBC中文網說對此毫無所悉,

台軍方一貫的立場是希望能取得

比現有F16A/B型戰機更先進的F16C/D型戰機,

而中國軍方則向華盛頓警告說,

出售此一戰機給台灣將導致嚴重後果。

據《華盛頓時報》指出,

這項軍售案的總金額可能達40億美元。

報導並引述不具名的國防消息人士說,

台灣表達購買F16更新型戰鬥機的希望,

美方仍在考慮中,

但對台軍現有F16戰鬥機性能提升,

則是已經確定的軍售案。

據總部在美國的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說,

美國此一對台軍售案

已得到美國政府除了國務院外各部門的同意,

而對美國國會的最後通知時間

預計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

「殲 20 」隱型戰機

台灣軍方在取得美製戰鬥機與武器下,

冷戰期間曾長年在台海保持空中優勢,

但其近年來的國防白皮書說

目前兩岸軍事優勢正朝中國一方傾斜。

而中國最近試飛「殲20」隱型戰機,

也被認為進一步升高了台軍取得先進戰機的壓力。

台灣國防部此前對中國此一五代戰機的照片表示質疑,

在「殲20」試飛後反被質疑在軍事情報能力上出現問題。

台國防部則表示,其並非否認中國發展「殲20」,

而是指出其在許多技術上仍未達標。

台灣國防部的看法與美國情報部門相近,

據美國的國家情報總監發言人說,

「殲20」原型機進行了跑道測試與第一次的短暫試飛,

並不意謂其已具有戰鬥的能力,

而美方的估計是其要達到作戰能力是許多年以後的事。

與台灣相同,

美國有也部份人士質疑

美方對中國軍事情報可能低估了「殲20」,

據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訪問中國後表示,

中國發展「殲20」的計劃

可能要比美國情報界的原先的估計更先進一些,

但《華盛頓時報》引述美國情報官員說,

美國情報部門長年注意中國軍事發展,

也知道中國在包括戰鬥方面的軍方科技進展,

要說對中國軍事情報失敗,

那是完全錯誤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