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36) 共負一軛的軟實力

2014/10/16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11427-20141016.html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東京眼(36)

共負一軛的軟實力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故事是這樣的:上次去台灣的時候,坐的士到西門町。

        要開門下車的時候,有一個台灣女生,大概是二十多歲,

坐著機車,以一個不算很快的速度穿插。

我的車門一開,砰的一聲,那在機車上的女生,被撞到另一輛的士上。

第一次遇上這種意外,我非常驚訝。

為什麼在開門的時候會忽然有一輛機車經過?

但看著那位年輕女士的傷勢:膝頭破皮了,瘀青一片。

手指甲也好像損了一點。

那女士也很有趣,即時從她的手袋中,

拿出她有一個Monsters Inc. (迪士尼動畫怪獸公司)保護套的iPhone,

用臺語打電話去一個叫「她老公」的電話中,

那男人不斷用臺語説,我一點也聽不明白。

 

及後一個的士司機來調停。

        那司機説,那女人的丈夫叫我賠償,要賠一千台幣(約二百五十港元)。

我本來想對那女人説:為什麼你突然衝出來?

為什麼你不是在車道上行走?

為什麼我要私下賠錢了斷?

我跟朋友望了望,説想報警,但礙于之後還有工作在身,

就私下了斷。

 

後來,跟我的台灣朋友聊天的時候,都説:

「也是很正常會發生的事情。

報警也許會花一點時間。」

我的表情有點狐疑,他就立即跟我説:

「呀,那是一場意外啦。你不要因為這件事而討厭台灣就好。」

       頃刻間,我竟然有點感動。

我認識的一個台灣人,為另一個台灣人「辯護」。

希望我不要為我在台灣發生的「意外」,

對台灣的印象有所動搖。

        這種情感,在香港的我比較陌生。

後來,有朋友教我,有一句成語,叫「共負一軛」。

即是,大家都同坐一條船,就要共同承擔責任或事情,

類似同甘共苦的意思。

 

發生垃圾豬油事件的前後,

有一家在香港經營得好像不錯的台灣料理店,

都在面書發了一篇長文,指他們是台灣料理,

台灣發生垃圾油事件,

他們雖然沒有購入任何垃圾油,

但也有「共負一軛」的感覺,

希望香港人不要對「台灣料理」失去信心云云。

        在一句台灣國語描述這事,

用一點臺妹的聲線説:「真的很窩心喔。」

        這種窩心,其實很重要。

        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覺,

在國際關係學上,被理解為「軟實力」(soft power)。

提出這個概念的政治學者 Joseph Nye 本來認為,

那談及的是一種人對國家的「感覺」。

 

他的例子是,

如果一些重要的石油國家的下一代,

都在美國的長春藤大學中就學,

他們年輕,美好,無憂無慮的時光,

如果都在美國渡過。

 

他們的朋友,影響他們一生仕途的人,

如果都在美國認識,他們一定對美國「抱持好感」。

 

幾乎所有國家的「留學生計劃」,都有這種「軟實力」的考量。

        在日本唸書的時候,

我的朋友在一家有一點宗教背景的大學做交換留學生,

由於那家大學在日本的身份比較特殊,好像成立之初,

沒有很多的其他國家的大學跟他們有連繫。

 

而我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學呢,

就是第一家跟他們建立「姊妹關係」的大學,優質蚊蠅旻

所以,我們大學到他們家大學當交換生的同學,

都好像特別得到那家大學的厚愛。

 

老師們會很關心他們的進度,也很關心他們的「課外活動」。

 

一星期上課總有一兩天會有巧克力,曲奇餅吃。

 

彷彿是,要所有香港中文大學過去的同學感覺「開心」,是他們的任務。

 

        這種,就叫軟實力。

一些無形但有效的「資産」。

 

這幾個星期,我身處的地方,

我出生的那個「家」,也令全世界嘖嘖稱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