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神話之真實的謊言

16.04.2016

http://dw.com/p/1IX1u

雨涵(摘編)

 

德語媒體:

中國經濟神話之真實的謊言

=======================

《南德意志報》援引專家觀點指出,

中國官方經濟數據不僅缺乏可信度,

而且還暴露出嚴重的資本外逃問題。

 

《新蘇黎士報》則指出北京對經濟的強大干預遲早會走入死胡同。

China Regierungs-PK Li Keqiang

官方數據不如“克強指數”靠譜?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數據之後,

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就在推特上發文指出,

中國的GDP增長數據這麼的穩定,簡直令人稱奇。

《南德意志報》(SZ)發表文章,

介紹了這位美國學術界的”中國通”是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狀況的。

“從2009年起,他(鮑爾丁)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任教,

北大是中國最具影響的高等學府之一,儘管如此,

他仍然是中國經濟政策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

“作者接著援引了鮑爾丁對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的看法:

中央政府設定的每年至少6.5%的增長指標,

在這位學者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認為現在的增長率應該在2%到4%之間”,

他說。

 

中國的統計數據真的這麼不可靠嗎?

文章繼續寫道,鮑爾丁也是因為被學生問自己是否相信官方數據之後,

才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他認為大量數據都是被操縱的。

 

“有些地方政府故意美化其國有企業的業績,

以博得北京的青睞;而另一些則會隱瞞原本不錯的數據,

為的是得到國家的財政補助。所有人都在互相欺騙。”

 

“連中國總理李克強自己都不相信這些增長數據,

2007年他對一些美國外交官透露,

自己更願意去看另外三個數據:

能源消耗量、貸款發放量和鐵路貨運量。

當 2010年美國使館的文件曝光之後,

以這位經濟學博士命名的克強指數就問世了。

目前克強指數明顯低於官方的增長數據。”

 

可怕的真相

最近,

鮑爾丁在對官方”數據謊言”辨別真偽的過程中

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漏洞:

“如果看一看中國海關貿易數據,

再和銀行的境外轉帳交易進行比較的話,

就會發現一個巨大的差異。

 

海關統計的進口貨物總價值,

遠遠低於轉移到境外的資金數額。

根據鮑爾丁的估算,在過去的12個月裡,

大約有5000億美元流出了人民共和國。

這應該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外逃。”

 

《南德意志報》的記者接著分析道,

按照法律規定,

每人每年可以帶出中國國境的現金最多只有5萬美金,

因此許多試圖將資產轉移到國外的中國中產階層,

就從進口處貿易中尋找漏洞:

“他們成立貿易公司,比如一家小公司,

雖然訂單上進口的商品總價值是200萬美元,

但是真正運進中國的只有價值100萬的商品,

餘下的100萬就被存在了國外的帳戶上。”

 

而對於這樣的障眼法,當局是很難監控的。

 

鮑爾丁認為,這一資本外流的趨勢是無法遏制的。

“(中國的)政府官員稱,

資本外流的僅僅是因為目前的經濟狀況。

……但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場針對北京的信任度投票。”

China Geisterstadt Rushan city 01/2014

在中國,像這樣大片住宅樓空置的“鬼城”並不少見

 

《新蘇黎士報》(NZ)也對

中國”看起來很美”的官方數據之後隱藏的問題提出擔憂。

 

該報評論文章寫道:

“經濟復甦背後的推動力來自國家,

是中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扶植經濟。

因此,中國那些常常是出於虧損狀態下的國有企業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資總額竟然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23%以上。

換個角度來講,這也意味著這些原本就債台高築的國企,

如今所背負的債務負擔更重了。

相應地,銀行所面臨的呆賬壞賬比例也會繼續上升。”

 

此外,

房地產業也報告了看似積極的數據。

3月份抵押貸款總額上升了6390億元人民幣,

新住宅的建設也在繼續火熱進行。

文章記者筆鋒一轉指出:

“然而在中國已經部分發生飽和的房地產市場,

繼續加大投資是否還有必要,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總而言之,北京繼續延續其對經濟進行大力干預的作風。

但是未來當政者必須要展示出有別於這種

自上而下的控製手法的經濟能力,

因為這條道路遲早要走近死胡同,

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

=============================================

中國經濟神話可怕真相

 

================================================

中國官方以數謀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