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我對中、港出口比重 創新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8/today-e1.htm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天公布

今年一至四月出口總值八三七.三億美元、

進口總值七六二.九億美元,

均創下歷年同期次高。

其中,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出口比重更創下史上新高;對東協六國及日本出口也創下歷年同期次高。

對東協六國、日本出口 也創次高

財政部統計處指出,

我國一至四月出口成長五十一.二%,第一季出口成長五十二.六%,均優於亞洲主要出口競爭國家,南韓第一季出口成長三十六.二%、日本四十六.四%、新加坡三十八.五%、中國二十八.七%。

馬政府一再強調,「東協加一」上路後,

台灣若不簽ECFA,將會被邊緣化,甚至變成北韓第二;

台灣對中國及東協出口創新高後,

馬政府又改口「台灣大一吋、別國大三吋」,

但最新出口數據似乎並未呼應馬政府說法。

最新出口數據 未呼應馬政府說法

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強調,影響出口成長的因素很多,

包括比較基期、貿易移轉效果等,即使我國出口減少,

也不能就說是受到「東協加一」影響,何況我國出口不僅沒有減少,

反而成長比人家多,「馬政府的說法根本就不通」。

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受到部分貨品淡季效應影響,

四月進出口值均較三月減少,但仍較去年同月大幅成長;

累計今年一至四月,進出口值均是歷年同季次高,

且電子產品、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等出口,都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按主要出口地區分析,

四月對中國及香港出口比重攀升至四十四.二%,創下史上新高。

累計一至四月,對中國及香港出口三六一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

對東協六國出口一二二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次高;

對日本出口五十六億美元,也是歷年同期次高;

對歐洲出口九十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

進口方面,

一至四月資本設備進口一二○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

農工原料進口五八二億美元,是歷年同期次高;

消費品進口六十億美元,是歷年同期新高;

顯示國內投資及消費都明顯好轉。

林麗貞表示,三月外銷接單再創史上新高,雖然半數是在海外生產,

但出口可望穩定成長;

加上國際貨幣基金(IMF)上修亞洲經濟成長率,

我國對亞洲出口比重達七成以上,有助於我國出口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