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孤守國境之北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0/today-fo5.htm

燈塔看守員計永來。(記者劉信德攝)

駐守彭佳嶼的海巡署弟兄以望遠鏡注意海面漁船動態。(記者劉信德攝)

彭佳嶼氣象站主任林清財。(記者劉信德攝)

吳俊明在彭佳嶼一待就是19年,是目前島上工作最久的人。

(記者盧賢秀攝)

 

記者盧賢秀、劉信德/彭佳嶼採訪報導

「每天看星星的日子,人都快瘋了。」

在彭佳嶼氣象站工作的吳俊明道出他初到這個孤寂小島的心聲。

當初老爸一心想幫他找個穩定的工作,

沒想到真的在彭佳嶼找到最「穩定」的工作,

「這裡離群索居,逃都逃不掉,我一待就是十九個年頭。」

北方三島中唯有彭佳嶼島上有人居住,

包括海巡署、氣象站及燈塔作業人員,平均不到二十人,

每天看海、聽濤、觀星,生活孤寂,有被放逐的感覺。

除了海巡署阿兵哥來來去去,島上難得有生面孔,

記者去的當天,島上的人都顯得很新奇,

對於記者的詢問可說是有問必答,可能是多了些許

「君自故鄉來」的親切感吧!

老爸引薦 吳俊明一待19年

氣象站和燈塔的作業人員,在島上工作少則七年、多的十九年。

吳俊明的父親吳阿江在彭佳嶼工作了三十七年,

吳俊明小時跟父親在島上住過一段時間,父親退休時引薦他上島工作,

「當時我才廿四歲,本來是在燈紅酒綠的林森北路工作,

在彭佳嶼的第一年,真的想走人,」吳俊明沒想到,

自己竟然也熬了十九年。

落腳在連雜貨店都沒有的孤島上,吳俊明說,

島上歲月真的是「無語問蒼天」,因為沒有幾個交談對象,

幸好有海巡士兵陪著他,一起走過低潮。

林清財不常回家 兒子認不得爹

彭佳嶼的另一位長期居民則是氣象站主任林清財,派駐島上七年,

早期三個月回台灣本島一次,小孩子都不認識爸爸了,

現在一個月回去一次,情況才改善。

彭佳嶼電話通訊不良,更別說網路了,

家人最需要時總不在身邊,

林清財說,真的EQ要很好才行。

交通和醫療是島上生活的兩大難題,從基隆港出發,

一般娛樂漁船要三個小時,彭佳嶼補給都靠一座簡易碼頭,

靠泊不易,風浪大時補給船也不敢出港,

往往排好的回島休假就告吹了;

冬天坐船頂風頂浪很辛苦,氣象站有人坐了十幾年船,

還是暈船。

記者搭船去採訪,更是吐到不行。

林清財說,島上連個醫療官都沒有,感冒、肚子痛,

全靠平時準備的生活用藥應急。

吳俊明在民國八十三年時被羌蟲咬,發燒到四十度,

連續一週,後送到基隆就醫時,白血球只剩下平常人的四分之一,

還持續下降,「晚一天就沒救了」。他也曾因腎結石,

痛到在地上打滾;膝蓋被蜈蚣咬,腫得二倍大,無法彎曲。

計永來愛寧靜 守燈塔12年

不過,

還是有人為了這裡安寧的環境,自願留守國境之北。彭佳嶼燈塔在島上屹立已一百零一年,燈塔員的宿舍就蓋在火山口上。看守員計永來在此待了十二年,他說,早年沒水沒電,運補都是罐頭,島上還養雞養羊。現在運補較頻繁,但他還是自己種菜,空閒時他喜歡釣魚,享受新鮮空氣和美麗的景觀。

北方三島因孤懸海外,人煙罕至,保留完整的自然景觀。

像是北方三島都是火山島,火山口、火山錐、

海蝕洞等火山地質景觀到處可見,

被形容為火山地質地形資源寶庫,景色絕美。

漁民表示,在棉花嶼和彭佳嶼,

還有珍貴稀有的第二級保育類鳥種玄燕鷗和白眉燕鷗繁殖,

去年基隆野鳥學會人員發現了屬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鳥種「遊隼」,

在棉花嶼繁殖。

北方三島海域 將設國家公園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0/today-t1.htm

〔記者盧賢秀、黃旭磊、徐義平/綜合報導〕

 

台灣北方海域有三座孤立的小島─彭佳嶼、棉花嶼和花瓶嶼 ,

原漁場資源豐富,近年來卻因過度捕撈,

漁獲已漸衰退,

加上中國漁船不時越界捕魚,

更使用滾輪式拖網,

嚴重破壞底棲珊瑚礁生態,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預計年底把這塊海域劃為海洋國家公園,

讓漁業資源喘息生育。

中國船越界濫捕 破壞海洋生態

對於北方三島,多數國人只聞其名卻無緣親臨,

形成最神秘的國境之北。

彭佳嶼附近海域是黑潮支流與東海水團交會處,

兩種水團混合匯聚,形成一股湧升流,把海底營養源不斷帶到海面,

供應浮游生物,也吸引魚群聚集,

形成台灣北部重要的漁場,

經常有霓虹雀鯛、黃光鰓雀鯛、金擬花鱸、鈍頭錦魚及鋸尾鯛出沒。

但近年來中國漁船不時越界捕魚,入侵時往往成群結隊,趕不勝趕。

更嚴重的是使用滾輪式拖網,不但大小魚種通吃,

拖網底部還加裝鋼板,行經之處都會輾碎珊瑚礁,

在海底常發現有聚集飛魚卵的草蓆、棄置的漁網與繩索,

覆蓋纏繞在珊瑚礁上,對珊瑚礁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三島漁場年產值 佔台四分之一

根據海巡署統計,近年越界的中國漁船與日俱增,

在北方三島海域驅離的漁船前年有七百九十七艘,

去年增加到一千零四十八艘,

海巡署今年第一季就已經驅離了六百二十六艘越界漁船,

較去年同期成長了一九二%。

三島附近是台灣北部重要漁場,

漁業年產值約佔台灣的四分之一,一旦劃設為海洋國家公園,

學者認為有助於漁業長遠發展,還可發展生態旅遊,

有助於海上觀光,漁民生計卻首當其衝。

政府目前計畫北方三島周圍三海里為核心區,

限制所有人為活動,禁止漁業行為;

三至六海里之間海域則劃為緩衝區,

管制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性漁業,

飛魚卵採集、流刺網等有害資源的漁業行為也受管制,

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陳貞蓉更表示,必要時還可制訂禁漁期。

雖然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徐韶良表示,漁區將採分區經營,

漁民還是可在原則開放區捕魚,不會完全限制,但漁民並不相信。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日前派員到蘇澳區漁會召開座談會,

漁民就堅決反對到底。

經常在彭佳嶼和東海作業的船東劉新川就抱怨說:

「將來我們是要怎麼捉魚,漁民要怎麼活下去?」

有助生態維護 卻衝擊漁民生計

有漁民更質疑,成立海洋國家公園,

只限制台灣漁船作業,

政府卻對中國漁船束手無策,

根本就是綁自己手腳,圖利對岸。

捕了四十年魚的勝安號漁船船東鄭陳傳說,

中國漁船滾輪式拖網,「大小通吃」外,

網底鋼板對底棲珊瑚礁破壞很嚴重,

如果劃設海洋國家公園能夠有效嚇阻中國漁船入侵、

破壞生態,贊成適度保育,但管制範圍不能太大,

太限縮漁民作業空間。

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指出,中國禁漁期八月解禁,

中國漁船便大舉出海,在我國海域違法捕撈,

因此從八月起針對北方三島、澎湖、金門及馬祖等海域,

嚴厲掃蕩越界捕魚的中國漁船。

淡水海巡隊在八月廿二日和廿三日

才剛分別押回三艘中國漁船,

查扣漁網、網板等,

並會同台北縣政府農業局人員切割破壞三艘中國漁船起網機,

藉此強力鐵腕措施,

遏止中國漁船非法入侵我海域,

確保漁業資源。

——————————————————————-

REFERENCE:

http://www.rocmp.org/thread-24658-1-5.html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2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