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美「不公平」「不對等」貿易,已到非得解決程度

2018年03月28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7696

※作者為旅美學者

黎蝸藤

黎蝸藤專欄:

中美「不公平」「不對等」貿易 已到非得解決程度

=======================================

美東時閒星期四中午(3月22日),

美國總統川普,

根據去年8月對中國知識產權政策進行「301調查」的結果,

在白宮外交辦公室正式簽署「中國經濟侵略」總統備忘錄,

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15天之內整理出名單,

對中國100個類別總值至少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

又指示美國財政部在60天內公佈限制中國資金投資美國的名單

 

就在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宣佈,

幾個美國的同盟國家(包括歐盟、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和南韓)

將會列入早前宣佈的「鋼鋁關稅」的豁免名單

 

中國隨即開出一份主要針對美國農業產品的計劃加稅名單,

涉及約30億美元的商品。根據中國的説法,

這只是針對鋼鋁關稅的回應。

對美國即將公佈的301調查名單,中國表示已經準備好回擊措施。

 

醖釀經年的對中貿易戰正式打響,一時間引起市場恐慌,

道瓊斯指數大跌700點,中國、香港的股市也大跌。

筆者原則上反對貿易戰,但貿易戰從來不是無緣無故的。

 

中國對即將到來的中美貿易戰的主流敘事,

可以用《環球時報》的一系列社評為代表。

筆者在《社會主義巨嬰誰之過》中曾分析,

中國傳統近代歷史敘事的套路可以歸結為三個詞:

「自古輝煌」、「近代國恥」、「民族復興」。有關貿易戰的論述

基本秉承了此套路,以陰謀論+國恥教育+民族主義的核心

1)美國過去一直佔中國便宜,「十億雙襪子換一架飛機」,

剪中國羊毛。

2)中國現在「厲害了我的國」,美國轉而要遏制中國崛起,欺負中國。

3)中國是全球貿易的支持者,不挑起貿易戰,也不懼怕貿易戰,

勝利屬於中國人民

 

這類敘事模式缺乏客觀、公平地理解貿易戰。

美國一定要「發動貿易戰」,核心問題在四點。

 

拿棍子捅鳥窩 鳥都要叫一下

首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已經大到不得不解決的程度了。

在過去十年,美國的外貿逆差不斷增大,去年達5660億美元,

占美國GDP總值的2.8%。

而當中,對中國的逆差占極最大頭。

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達3750億美元之巨,

一個國家占美國全球貿易逆差總值的67%。這個數字還在每年增長中。

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全球首屈一指。

2017年,貿易順差達2.87萬億元人民幣

(約4300億美元,按6.7人民幣對1美元的比率計算)。

於是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占其全球順差的87%。

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

 

用川普的話來説,就是中國一直在占美國人的便宜,

已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當然,川普的話並不全面。

中國的廉價商品也為美國人提供了實惠。

但從國家的角度,赤字造成讓美元大量流出,

雖然美國擁有國際貨幣美元與最受歡迎的國債,

可以通過印發美元以及發行國債從海外回籠美元以維持平衡。

但隨著美國國債不斷增長,目前已經超過GDP總值,

支付利息已經成爲不可忽視的負擔,此模式能維持多久讓人懷疑。

因此,改變目前的貿易格局乃是維繫美國國運的必須。

 

在全球化年代,貿易不平衡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中國記憶猶新的上一次「貿易不平衡」,就是鴉片戰爭年代。

英國需要向中國輸出鴉片,才能彌補貿易不平衡的損失。

而這一來,貿易不平衡的天平轉到中國一方,

輪到中國財富大量流失。中國於是禁絕鴉片,中英戰爭就因此而起。

中國雖然一直說「沒有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但事實勝於雄辯,在中國最大個幾個貿易夥伴

(歐盟、美國、東協、香港、日本)中,

衹有日本對中國有微小的順差,其他都是巨大的順差

中國進口物多是原材料與中間物,出口物多是最終消費品。

這是典型的重商主義經濟運作模式。

美國要求與中國解決貿易嚴重不平衡的問題由來已久,

「民粹總統」川普上臺後就足足花了一年,

要求中美在「百日計劃」解決問題,但不是杯水車薪就是遠水近火。

 

無論這次川普是真要發動貿易戰也好,

希望借此施壓讓中國減少1000億美元的順差也好

(即便減少後,中國仍然有將近3000億美元的順差)。

在美國看來都不得不為。

 

中國重商主義的路線絕對行不通,

也和中國一直宣稱的「推動全球化」背道而馳。

這樣搞下去,只能是絕大部分其他國家都會被中國「吸乾」,

遲早會惹起公憤。

 

正如中國的毛澤東所言:

「你拿棍子去捅樹上的鳥窩,樹上的鳥都要叫一下。」

其次,製造業空心化已影響美國的社會穩定。

中國貿易順差大有客觀原因,在全球化生產體系下,

中國在過去二十多年發展為世界工廠。

很多美國公司都搬到中國生產,

不少美國從中國入口的商品一般都被認爲是「美國貨」。

 

光蘋果一家就為中國提供巨額的貿易出口數字。

如2016年,中國出口iPhone 7到美國總值157億美元,

占當年中國對美國順差的4.4%

 

這種模式下,製造業的進出口商品不再像「前全球化」

那樣主要是最終消費品。

 

以電子產品為例,中國製造電子產品,

要從韓國、日本、臺灣等進口不少電子元件,在中國組裝再銷售。

如果以「增值貿易額」(value-added trade)來計算,

2014年中國對美的順差是2000億美元,

只是當年「總順差」(3150億美元)的63%

 

即便如此,這也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中國製造業發達就造成其他國家製造業「空心化」。

 

在過去二十多年的全球化進程中,

美國製造業大量外流到工資低廉的發展中國家,產業萎縮,

大部分失業工人無法轉向新經濟謀出路,收入停滯不前,

是全球化的受害者,損害美國利益。

置放在中國江蘇省港口等待出口的鐵管。

(湯森路透)

 

美國傳統工業州的變成「鐵鏽州」,就是這種全球化的產物。

2016年總統選舉中,

川普就以主張貿易保護和支持產業工人利益為口號。

正是這些人的支援,川普才可以在北方三州獲勝

(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威斯康辛),是其總統選舉獲勝的關鍵。

 

中國變成世界工廠,

除了「雁行模式」國家中具備的勞動力低廉等一般性因素之外,

還有本身的追求「最齊全的工業體系」 情結,

又有強調「自力更生」的不安全感。

於是,中國什麽都要自己搞,比如引起很大爭議的化工PX項目,

堅持上馬一方的論點就是「依賴外國進口」。

 

中國人喜歡打價格戰,

其津津樂道的名言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什麽東西一搞就「白菜價」,用價格競爭進一步「擠死」 外國企業。

 

中國不顧及勞工權益,

(以前)不注重環境保護等都是能搞成「白菜價」的重要原因。

 

這種不考慮維持貿易平衡,處處「不給別人一條生路」的行爲,

怎麽可能不引起外國反彈?

 

當然,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

中國原先的優勢已經大大減少。

 

製造業已經開始從中國轉移到「下一個」勞動力低廉國家。

但對急性子的川普來説,耐心已經不夠用了。

 

川普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關稅,連同國內的稅改,

把大批美國公司(甚至其他國家公司)在中國的工廠搬回美國。

 

第三,中美貿易中的「不公平」、「不對等」之禍害,

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程度。

中國在製造業取得的成績,除了有中國人勤奮努力的因素,

也有很多不公平競爭的因素。

 

中國單方面的全球化

中國沒有完全遵守其入世時的承諾。

雖然,2010年8月,中國商務部、財政部先後正式宣告:

中國加入WTO的所有承諾已全部履行完畢。

2011年,中國政府發佈對外貿易白皮書,

正式宣佈入世承諾全部履行完畢。

但到去年,有媒體列出了中國在多個項目上不遵守世貿承諾,

令人大爲喫驚。

中國宣傳自己是「全球化的推手」,

但在過去十八年,中國推動的是「單方面的全球化」,

金融、通訊、能源、農業、交通等諸多市場,都不對外國企業開放。

 

這些年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產業,

中國又以所謂「網絡安全」的緣故,

把外國的互聯網產業巨頭(如Google,Facebook等)

通通擋在中國「防火墻」之外。

 

中國的互聯網三巨頭「BAT」之所以能壯大,

相當程度得益於這種貿易保護。

沒有這種保護,所謂「新四大發明」,大概就只剩下高鐵一個了。

這使那些真正開放市場的國家都對中國的投資保護主義很不滿。

2017年,中國在各國的壓力下才提出要「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操作包括「進一步放寬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外資准入」、

「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國內上市、發債,允許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

「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有很多情況,

就算中國真的遵守了WTO承諾,也難以平息「不公平」的指責。

 

中國在入世之初,用「發展中國家」的身份,

獲取巨大的優惠,以「保護國產工業的市場」。

 

世易時移,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體,「厲害了我的國」,

財大氣粗地「橫著走」。

 

但在貿易上,還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身份,

繼續獲得「不公平」的優惠。

 

這種不合時宜的優惠,顯然是各國要求改變的原因。

 

中國「免運費」的真相

這裏舉兩個例子。

第一是汽車,汽車是美國最重要的製造業產品之一。

 

但美國汽車出口到中國要徵收25%的關稅(這是中國入世承諾),

美國對入口汽車的徵稅才2.5%,是中國的十分之一。

 

算上中國的17%的增值稅與各項雜費,

一部吉普「切諾基」在中國的價格是美國的兩倍。

美國名牌哈雷摩托車,中國設立的關稅是45%,更加不得了。

 

第二個是郵費。

 

最近幾年,美國ebay上多了很多中國賣家。

 

他們用「免運費」為招牌向美國買家出售產品。

 

但美國賣家,通常要加上6-7美元的運費。

這個運費差距讓大批美國賣家叫苦不迭,很多人做不下去。

 

爲何在美國國內運費,居然比地球另一邊的中國運過來還貴呢?

 

原來國際郵政協會有一個協議,爲了促進發展中國家的運輸,

規定在某個重量之下,

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運費不得高於1美元。

 

而中國就是這樣的「發展中國家」。

他們衹要承擔1美元的運費,就可以「免運費」了。

 

你説美國同行如何競爭?

 

總之,中國的關稅堡壘與產業補貼(即使有的是符合WTO承諾的),

令海外商品在中國價格昂貴。

 

很多中國人喜歡「海淘」,甚至在外國品牌,

原因就是在外國這些商品都比中國價格低,

是中國的關稅拉高了這些商品的價格,

出口補貼降低了這些商品在外國的價格。

 

2017年,美國、日本、歐盟等

紛紛拒絕讓中國在入世15周年後自動承認獲得「市場化經濟地位」,

「不承認中國市場化經濟地位」。

 

中國商務部才在去年底宣佈進一步降低關稅

如中國的消費品關稅,在2017年12月1日起,

平均稅率才從17.3%降到7.7%。

 

假貨比真貨質量好

最後,知識產權是美國目前最關心的東西,

是美國在新興產業保持先手的重要手段。

中國長期漠視知識產權保護,這不是什麽秘密。

 

盜版電影、電視、軟件橫行令外國廠商蒙受巨額損失。

雖然近年來情況有所改善,

中國人曾愧疚地集體喊出「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

卻從沒聽説誰説過「欠比爾蓋茨一份軟件錢」。

 

軟件破解碼在淘寶很方便就能買到。

 

在網上非法傳播外國電影電視的一個「字幕組」去年才在日本被抓。

 

阿裡巴巴的馬雲公開說:假貨比真貨質量好,是新的經濟方式

 

但這類知識產權對美國戰略來説,現在大概都退居次要地位。

 

目前,由於人工智慧、大數據、機械人等產業的興起,

世界經濟處於關鍵的轉折點。

 

哪個國家在新興產業上奪得先手,就在國家競爭中奪得先手。

以前,中美經濟基本互補,但現在中美卻要在新興產業上競爭。

中國近年來技術突飛猛進,在美國看來,

違反知識產權規則、甚至盜取美國的知識產權是重要的原因。

 

疑似中國通過間諜活動竊取美國知識產權的例子太多,

但中國一般不承認,這裏暫且不提。

中國利用市場地位「以轉讓技術作為市場准入門檻」,

獲得以前難以企及的技術被視爲違反知識產權規則。

 

最好的例子是中國的拳頭項目,號稱「新四大發明」的高鉄

 

在十幾年前,中國根本沒有高鉄,

但依靠市場要求外國賣家轉讓技術,才在這基礎上突飛猛進。

中國後來固然可能有不少創新,但如果沒有起初的外國技術為基礎,

是絕對無法如此成功的。

 

中國取得技術進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通過並購外國的高科技企業

掌握其技術。

 

但同類的企業,中國絕對不允許外國人購買(誰能買中國的華為?)

這種行爲已經被美國與西方警覺,

川普要求限制中國在美國的高科技投資,就是最明確的反擊信號。

 

一切還剛剛開始

此外,中國提出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

列出的10大重點領域,

包括航空航太裝備、機械人、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電動車

及生物醫藥等,要在2025年成爲「製造強國」。

 

這固然是中國的權利,但中國在這個過程中,集中花大錢,

以舉國之力進行扶持。

 

用「國家隊」去對付外國的私企。這又是顯而易見的不公平。

 

這樣,美國準備用國家的力量反制,也無可厚非。

 

當然,中美貿易戰的核心問題,還是中美關係的根本轉變

 

中國的種種「不公平」,「不對等」的行爲,

放在以前美中實力差距很大的時候,美國多是隻眼開隻眼閉。

 

由於多種原因,中國已經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再無法視而不見。

 

可以預見,這次針對600億美元的關稅,「一切還剛剛開始」。

===============================================

===============================================

[                         ]

中國提出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

列出的10大重點領域,

包括航空航太裝備、機械人、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電動車

及生物醫藥等,要在2025年成爲「製造強國」。

 

這固然是中國的權利,但中國在這個過程中,集中花大錢,

以舉國之力進行扶持。

 

用「國家隊」去對付外國的私企。這又是顯而易見的不公平。

 

這樣,美國準備用國家的力量反制,也無可厚非。

 

當然,中美貿易戰的核心問題,還是中美關係的根本轉變

 

 [ 相關 ] 

  中美「不公平」「不對等」貿易,已到非得解決程度[ 黎蝸藤 ]

===============================================

美貿易代表署的報告指出,

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後,沒有做出有助於市場化的改革,

違反WTO的基本原則。

The trade practices of China and Russia are incompatible

with the market-based approach expressly envisioned

by @WTO members and contrary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WTO.

Click here to read Ambassador Lighthizer’s full statement: https://t.co/AX85WiepKD pic.twitter.com/oMwalMLD8h

 

===============================================

[ 美貿易代表署報告,中國2001加入WTO,違反WTO的基本原則  ]

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後,

沒有做出有助於市場化的改革,

中央政府反而加強對貿易的控制、對外商競爭設置障礙,

違反了WTO的基本原則。

 

2016年美國對中國的貨物與服務貿易逆差達到3090億美元

(約新台幣9兆),

去年可能擴大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

 

川普也關注美國商務部上周遞交的

鋼品產業進口的「232條款」 (Section 232)國安報告,

預計會在接獲報告90天內決定是否同意商務部調查結果,

以採取應對行動。

 

 [ 相關 ]  美國2001支持中國加入WTO是個錯誤的決定[ ]

============================================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到本月11日將滿15週年,

中國期待以此為契機獲得

作為WTO協定下“市場經濟國家”的認可。

 

然而日本、美國和歐盟卻在拒絕承認上保持一致步調,

理由是中國市場缺乏公正性、依然存在不自由的方面。

 

中國對此予以激烈反駁,可能不惜採取對抗措施。

外界對摩擦或激化的擔憂加劇。

 [ 相關 ]

日美歐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摩擦或將激化[ 共同社 ]

———————————————————————–

市場經濟國家

中國市場缺乏公正性、依然存在不自由的方面

 

=============================================

中美貿易交鋒,華盛頓火力有限

2017年8月3日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803/china-trade-trump-technology/zh-hant/

孟寶勒(Paul Mozur)是《紐約時報》記者。

孟寶勒自香港報導。

KEITH BRADSHER, 孟寶勒

中國杭州的福特工廠。如果爭端爆發,中國可以懲罰在當地運營的公司。

Giulia Marc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杭州的福特工廠。

如果爭端爆發,中國可以懲罰在當地運營的公司。

 

中美貿易交鋒,華盛頓火力有限

========================

華盛頓——隨著川普政府著手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劍指中國,

華盛頓會發現自己其實火力有限。

 

北京牢牢控制著美國的科技企業

並且國際貿易規則可能也會偏向中國。

 

科技證明是中美兩國的主戰場

雙方都爭相保護自己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

 

北京逼迫一大批美國公司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或分享研究成果,

這是中國打造科技巨頭整體行動的一部分。

 

從智能手機到晶片再到電動汽車廠商,美國企業作出了讓步,

因為它們擔心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拒之門外。

 

中國的野心引起了華盛頓的警惕,兩黨均為此感到擔憂。

 

據知情人士透露,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正在準備指控中國大範圍侵犯知識產權貿易案

 

但中國可以進行有力辯護。

 

根據它通過談判與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達成的規定,

中國享有廣泛的自由度,可保留自己市場內部的限制措施

 

「問題在於,美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同意了相關條款,

允許中國限制美國公司進入市場,除非它們參與創辦合資企業,」

 

在國會為監測兩國關係而成立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

(United State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任職的邁克爾·R·韋賽爾(Michael R. Wessel)說。

「潛在的中國合作夥伴要求拿出傳家寶,」他說。

 

「公司可以拒絕,但太多公司屈服於中國的壓力,迅速撈一筆錢。」

 

當前的貿易摩擦可追溯至柯林頓政府

 

中國在1999年和2000年加入WTO時,

美方談判代表給北京留了一些餘地。

 

後來,這種態度

得到了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的支持。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享有額外的保護,

比如要求重要行業的企業要與中方夥伴合作。

 

作為回報,中國承諾會隨著經濟的成熟而取消額外的規定。

 

但北京並沒有開放,即便中國已經成了一個經濟大國。

並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的情況恰恰相反,

他推行的議程,比他致力於改革的前任們更具民族主義色彩。

 

中國現在視科技領域為其工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正在極力爭取美國科技巨頭支持該政策,

並且領導人極有可能全力以赴地保護該政策。

 

北京的要求部分是出於對安全的擔憂,

尤其是在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承包商僱員愛德華·J·史諾登(Edward J. Snowden)

洩漏美國對中國快速的軍事建設開展電子間諜活動後。

 

中國對自己的經濟動機也直言不諱,尋求主導全球發展迅速的行業。

這些行業可能會為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的一代中國年輕人

創造數以百萬計的高薪工作機會。

 

有時候,中國控制技術的戰略,

接近於大部分國家對服務于軍隊或政府的行業的那種監管。

 

中國新出台的規定往往逼迫外國科技公司與本國企業合作。

這部分是為了獲取專業技術,部分是為了進行控制。

政府的其他引導表明,公司必須增加在華投資,

才能繼續留在中國市場。

 

蘋果已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作為其新的示好運動的一部分。

 

在晶片行業,

一項意在提升中國實力的重要計劃招募到了

美國最大的那些計算機廠商,涉及各個領域,

從智能手機到無人駕駛汽車。

 

過去四年裡,美國最大的那些晶片公司

進入了一個令它們感到困惑的合作網路。

 

這些合作不同於它們在其他任何地方展開的合作。

 

高通(Qualcomm)與中國西南部的一家公司合作開發服務器晶片。

 

2014年,英特爾(Intel)與

中國的兩家晶片生產商展訊和瑞芯微簽署協議,

讓它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佔了上風。

 

去年,

英特爾同意與在中國影響力頗大的清華大學合作,

作為其為生產符合當地規格的服務器晶片而展開的努力的一部分。

 

IBM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簡稱AMD)

均把晶片技術授權給了與中國軍方有關係的中國合作夥伴。

 

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GlobalFoundries

與中國腹地的一個地方政府合作

在那裡修建一座投資100億美元(約合670億元人民幣)的晶片製造廠。

 

除非同意與和政府有關係的中國企業合作,

否則美國科技企業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中國處於嚴重不利的地位。

以增長迅速的雲計算

——向公司出租計算能力的業務

——為例。

中國的法律要求外國公司與當地公司合作,

並且只允許它們持有少數股份。

跨國企業還被禁止用自己的名字給這類服務命名。

 

美國雲計算領域的主導力量微軟(Microsoft)和亞馬遜(Amazon)

在中國都有當地的合作夥伴。

 

相比之下,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美國有兩個數據中心,

但沒有任何合作夥伴。

 

另一項規定要求把有關中國消費者或企業經營活動的數據存儲在中國

 

蘋果(Apple)和亞馬遜最近都在中國成立了數據中心

——又是和當地的合作夥伴一起

——用來存放更多的顧客信息。

 

在此背景下,在貿易上採取行動的呼籲得到了兩黨的支持。

 

週三上午,

參議院金融委員會(Senate Finance Committee)資深民主黨人、

奧勒岡州州參議員榮恩·懷登(Ron Wyden)與萊特希澤會面,

並交給他一封信,支持挑戰中國的政策。

 

中國強迫轉讓技術的政策

屬於在中國開展業務或與中國公司競爭的美國創新者面臨的主要挑戰,」

懷登寫道。

 

中國可以根據國際貿易規則採取自己的行動。

 

北京可以迅速要求進行強制性仲裁,並且可能很有希望勝訴。

 

2001年獲准加入WTO時,

因為服務和外國投資這兩個領域相當薄弱,

中國對這兩個領域的監管能力幾乎未受限制。

 

如果真的在WTO的申訴中獲勝

中國將有權根據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的限制程度,

限制美國出口的商品。

 

中國面向美國的出口始終是進口的四倍。

 

即便如此,中國仍能懲罰像

蘋果和星巴克(Starbucks)

這種在中國的業務量非常大、生產和銷售都在中國進行、

從美國進口的東西非常少的美國公司。

 

美國談判代表,我覺得,總的來說處置失當了,」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資深貿易專家

尼古拉斯·R·拉迪(Nicholas R. Lardy)

指的是中國加入WTO時通過談判達成的服務業規定

 

他們當時不覺得中國很重要。」

==============================================

===============================================

[   科技知識產權,   中國強迫轉讓技術政策   ]

 

川普政府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劍指中國,

華盛頓會發現自己其實火力有限。

 

北京牢牢控制著美國的科技企業

並且國際貿易規則可能也會偏向中國。

 

科技證明是中美兩國的主戰場

雙方都爭相保護自己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

 

北京逼迫美國公司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分享研究成果

這是中國打造科技巨頭整體行動的一部分。

 

 

 [ 相關 ]   中美貿易交鋒,華盛頓火力有限 [ 紐約時報 ]

==================================================

[ 2001年中國入WTO時,美國談判代表失職了, 柯林頓政府,布希政府 ] 

 

中國強迫轉讓技術的政策, 是

在中國開展業務或與中國公司競爭的美國創新者面臨的主要挑戰,」

懷登寫道。

 

中國可以根據國際貿易規則採取自己的行動。

 

北京可以要求進行強制性仲裁,並且可能很有希望勝訴。

 

2001年獲准加入WTO時,

因為服務外國投資這兩個領域相當薄弱,

中國對這兩個領域的監管能力幾乎未受限制。

 

如果在WTO的申訴中獲勝

中國將有權根據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的限制程度,

限制美國出口的商品。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進口的四倍。

 

即便如此,中國仍能懲罰像

蘋果和星巴克(Starbucks)

這種在中國的業務量非常大、生產和銷售都在中國進行、

從美國進口的東西非常少的美國公司。

 

美國談判代表,我覺得,總的來說處置失當了,」

 

   [ 相關 ]   中美貿易交鋒,華盛頓火力有限 [ 紐約時報 ]

==============================================

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強的秘密戰略

 

早期在政策態度上較為親中的白邦瑞,

也將分享美國的官員與智庫學者

這些年來如何被北京欺騙, 卻又不承認自己錯誤。

 

白邦瑞的論點是

中國讓美國誤以為他們很友善、友好,

後來才發現中國說一套做一套,

例如「亞投行」、「一帶一路」等

都是挑戰美國霸權的做為,

最近又竊取了美國許多美國政府的資訊。

 

不過這些紅隊的官員和學者卻都不願意承認誤判,

仍然採取和以往相似的路線,

白邦瑞則是選擇承認錯誤, 並且把這些事情都寫出來,

這些經驗都值得台灣參考。

 

 [ 相關 ] 前美國防官員來台談「美國如何被北京欺騙」

========================================

 

 

==========================================

[   中國遊說團的魔掌,中國內戰結束後,伸入美國、台灣兩地   ]

 

國際大環境中, 美國過去眼中只有中國的國民黨

今天眼中只有中國的共產黨

 

美國的模糊一中政策現狀,專看國共興落。

 

那麼,我們台灣:亞洲孤兒夾雜其間,不自救,靠誰救?

 

 [ 相關 ] 

中共坐大行百年競爭,是美國二甲子的幻夢失誤所致[王泰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