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十年實地采風:風沙彼端的伊拉克之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3/48907.html

2013年03月22日

伊戰十年實地采風:

風沙彼端的伊拉克之春

風沙彼端的伊拉克之春

風沙彼端的伊拉克之春

伊拉克戰爭爆發十年後,戰爭成為了伊拉克人生活的一部分。圖為巴格達市內的手機店,擺放著多款智能手機。照片由自由記者綿井健陽提供,攝於3月16日。(共同社)

  【共同社3月22日電】

雖然這幾日接連都是晴天,但伊拉克戰爭爆發十年後的今年3月,

大多是蒙著一層白色霧靄的天氣。

白天氣溫已接近25攝氏度,很是炎熱。

走在沙土飛揚的道路上,嘴裡很快就進了土,變得苦澀起來。

市內大街旁的幾家手機店裡,和日本一樣擺放著幾款智慧手機。

不僅是伊拉克的年輕人,

就連在檢查哨所執勤的伊拉克士兵們都拿著手機擺弄,以此來打發時間。

熱銷的智慧手機是韓國三星生產的。

不論是電視機、電冰箱,還是汽車,

韓國產品成了伊拉克這十年老百姓生活的主流。

以往曾擺滿巴格達商店的日本產品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毫不起眼了。

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執政時期的酒館在大街旁再度開張。

不戴頭巾的女性在這裡也並不少見。

以前街上到處都懸掛著薩達姆的肖像畫,仿佛俯視著市民一般,

但如今街市牆壁上貼著的是繪有地方議會候選人照片和圖片的大幅海報。

▽戰爭令人恐懼

我想起了2003年3月20日戰爭爆發後不久,在巴格達遇到的一位男子的話。

他說:“戰爭和轟炸並非從3月20日開始。”

的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伊戰爭、九十年代的海灣戰爭,

到之後的聯合國經濟制裁,伊拉克人被薩達姆政府的暴政和外國軍隊所擺佈,

長期以來把戰爭當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即便是在被佔領狀態之下,

伊斯蘭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教派之爭和民兵組織間的內戰等仍在繼續。

“在戰爭結束之前,我們只能靜靜地在家裡等待。”

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市民們這麼說。

不過現在大多數人表示

“既不想回到薩達姆執政時期,也不想回到被美軍佔領時期”。

也有很多人表示教派戰爭時期是“這十年最令人恐懼的日子”。

十年期戰爭爆發當天,

黎明時分空中傳來轟炸機飛來的聲音、空襲警報、地對空火炮聲……

這些確實都已成為了過去。

頂峰時期約有17萬人的美國駐軍也消失了身影。

不過,伊拉克軍隊的直升機取代美軍在巴格達上空盤旋,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街道上,伊拉克軍隊也取代美軍,設置了檢查哨所。

就像美軍一樣,

伊拉克士兵成為了反政府勢力等的狙擊目標,士兵們登上裝甲車,

神情緊張地在街上巡邏。

雖說比幾年前少了一些,但現在仍然可以不時聽到傳來爆炸聲和槍聲。

19日,巴格達和近郊城市等連續發生爆炸案,造成50多人死亡。

無法預測時間和目標的炸彈恐怖襲擊逐漸成為了伊拉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與有名有姓的4480多名美軍死者不同,

這十年來伊拉克死者沒有官方統計資料,

但有分析認為死亡人數至少超過11萬人。

▽非正義和不合常理的日子

  因美軍集束彈而右眼受傷的哈迪爾·卡戴姆(音譯,21歲)做了兩次手術,

但彈片至今仍留在右眼裡。因為眼睛疼痛,她無法繼續學業,只得從高中退了學。

回首這十年來的經歷,她說:

我、伊拉克和美國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

只是在重複著非正義和不合常理的日子。”

以巨大死亡人數為交換,

伊拉克人曾經偶爾抱有的希望在這十年來一度浮現但又破滅了。

雖然周邊國家發生了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市民革命,

但“伊拉克之春”則僅能從漫天風沙和爆炸聲的彼端窺得些許。

春天、戰爭終結、和平、自由,伊拉克人已無法用自己的雙手抓住它們。

懷抱著薩達姆政府留下的負面遺產和美軍帶來的混亂傷痛,

伊拉克人如今也正在包含戰爭的日常生活中努力生存。

———————————-

綿井健陽:1971年出生。隸屬自由記者組織Asia Press。因伊拉克戰爭相關採訪獲得“波恩和上田獎”特別獎。憑藉伊戰紀錄片《Little Birds》獲得“日本記者會議獎”大獎。上文是他向共同社提供的特稿。

————————————————————————————————

專訪聯合國發言人:核查本可證明伊拉克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3/03/48850.html

2013年03月21日

專訪聯合國發言人:

核查本可證明伊拉克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專訪前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發言人植木安弘

專訪前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發言人植木安弘

前聯合國駐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組發言人植木安弘接受共同社採訪,認為原本可以通過核查證明伊拉克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共同社)

  【共同社紐約3月21日電】

20日是伊拉克戰爭爆發十周年。

作為對伊拉克是否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展開調查的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發言人,

植木安弘(59歲)一直駐在巴格達直至開戰前夕。

近日,植木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如果不開戰而是繼續核查,

便能證明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有可能阻止新武器的研發。

  問:伊拉克侯賽因政府如何對待核查?

答:最開始,我們甚至無法向伊拉克科學家詢問情況,但伊方可能是覺得從美國方面的言行來看,發動武力攻擊的可能性很大吧。

(因此伊方)也轉而擺出了合作的姿態,同意銷毀毒氣武器和彈道導彈,而且沒有妨礙核查。

  問:儘管如此,美國布什政府還是發動了軍事進攻。

答:核查小組擁有基於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的強大權限。

我們認為,如果能再調查半年,就可以大致得出不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結論。

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研發或許本可以通過核查被封印。

但是,當時美國開戰的決心已定。

  問:您認為伊拉克戰爭與日本有什麼關係?

答:我認為,通過核查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

這與日本的外交政策是一致的。

但是如果美國決心開戰,日本大概也無法阻止吧。

  問:您怎麼看待戰後伊拉克的混亂局勢?

答:我對美國戰後統治的準備不充分感到驚訝。

姑且不談對伊拉克領導層的處置,

美國甚至解散了伊拉克的軍隊,這是一個大錯誤。

軍人失業後會反抗美國。

這些又與宗教對立牽扯在一起。

  問:這場戰爭對其他國家有哪些影響?

答:看到侯賽因政府倒臺後,

利比亞卡紮菲政權認為“如果繼續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會很危險”而放棄了研發,但最終(因歐美攻擊和內戰)倒臺了。

也許朝鮮是看到了伊拉克和利比亞的例子,

覺得擁有核武器才是國家安全的基礎吧。

伊拉克戰爭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

————————–

植木安弘:1954年出生。1982年起在聯合國任職。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作為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發言人駐伊拉克。現為聯合國發言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