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虧損登陸求救?

 

面板虧損登陸求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18/today-o2.htm

◎ 林士清

國內面板業在二○○九年全部面臨虧損,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開砲的「項莊舞劍」,

質疑政府如果還不開放面板登陸,

將對面板產業更不利,

這處處顯示商人本色的「意在沛公」。

近年來,

中國面板需求量提升,面臨此一趨勢,

台灣與南韓在全球面板的激烈競爭,

雙方均希望在中國設立面板廠以爭取市場利基,

追逐商機的企業布局策略隨之展開。

從早期的CRT到現在LCD的快速發展,

面板產業可謂過去

民進黨政府兩兆雙星計畫的重點一兆,

是台灣電子電機產業重要經濟命脈,

徹底改變了DRAM的命運。

由於台灣在面板技術的起步晚,

在國際面板產業布局位置甚差,

早期友達帶頭衝刺的企業精神,

使台灣面板產業的崛起,

同時拉起面板應用率,

迄今仍傳為美談。

友達企圖併購奇美電的失敗,

反而讓群創捷足先登,

但郭台銘的經營手法偏向做生意,

而非做事業,

這對台灣面板產業發展未必有利。

三星的背叛和指證,

或許說明南韓大型企業的商道無常,

而歐盟這次的判罰也有很多爭議的空間,

三星作為全球面板生產的龍頭,

沒有老大在哄抬價格當始作俑者,

哪裡輪到友達、奇美這老二和老三的議價空間,

郭台銘的憤怒不是沒有道理。

但憤怒和嗆聲不能解決問題,

要深刻檢視我國面板業

為何受到市場競爭限制的背後因素,

而非只單向要求面板進軍大陸。

包含美國司法部的重判和歐盟執委會的重罰,

問題不只是面板業競爭而司法仲裁偏袒某方,

聯合價格對市場競爭的壟斷之弊端,

才是司法重判的重點。

畢竟面板登陸還牽涉政治面,

但經濟部也不能一頭熱地與國內面板廠同仇敵愾,

應當深刻思索如何藉由產業政策的導引,

引導國內業者遵守國際競爭法規,

日後國際裁罰的金額會越來越重,

但政府的產業政策不能被業者牽著鼻子走。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學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