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稀土 看ECFA前途

 

從中國稀土 看ECFA前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4/today-o9.htm

◎ 吳海瑞

全球稀土去年產量十二萬四千噸,中國佔九成七,半數以上銷往日本。中國的壟斷對上日本的高依存,稀土牌一出,釣魚台漁船事件翻盤

 

對龍的傳人來說,中日歷史情結、民族主義情緒找到宣洩的閥口;京奧、世博成功之後,

又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人與「第二大經濟強國」劃上等號),傲慢找到伸展台,兩個字形容:超爽!

但從產業發展觀點、貿易策略來看,這張王牌未必是好牌!

稀有金屬之所以冠上「稀」字,不是真的稀缺,其稀罕之處在於這些元素過於分散,只有蘊含量夠高的少數礦場,才有開採的經濟價值。

此外,開採過程往往也會危害環境。換言之,成本和環境的考量,抑制了先進國家持續經營的意願。

鄧小平於一九九二年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十年後稀土已是中國引以為傲的民族工業。

而此期間,一度是全球領先的稀土生產國—美國,卻反其道而行,在二○○二年關閉了最後的一個礦場。

而曾經是全球第三大的澳大利亞Mount Weld礦場,目前也關閉中。

換言之,中國稀土產業是建立在先進國家的不為也。稀土牌打出後,美國眾議員即擬案,旨在使美國五年內能自給自足。

日本、歐盟也開始研擬因應之道。

國外經貿評論家普遍不看好中國的大動作,有的呼籲中國要節制,否則在其缺乏的資源(尤其是石油)相關貿易上,會受到對等的制裁。

金融時報的專家更直接以

「中國摩拳擦掌顯示實力,是軟弱的徵兆(China’s flexing of its muscles is a sign of weakness)」為題發揮,

指出:

已開發國家試圖通過大型區域性組織給中國戴上緊箍咒,而開發中國家則對中國政府以金錢和實力打入本國市場的企圖保持警覺。中亞國家已經拒絕與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區,東南亞國家也要求中國在今年生效的一項貿易協定中做出更多讓步。

中國越來越像一個受困的巨人。

歐美日將來不需擔心中國的稀土牌,該憂心的反而是台灣!

經濟實力和規模遠遠相對不如、對中依存度又高的台灣,只要中國以利害相脅迫,就能輕易操控台灣的政經神經。

簽了ECFA的台灣,只有變得更脆弱,更容易受挾持!

(作者為上市公司高階經理人)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