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血汗工廠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29/today-o8.htm

◎ 賴靜嫻

I-phone全球熱賣,但是主要代工廠富士康接二連三的員工自殺事件,

卻讓亮麗的營業額蒙上陰影。

這幾天經過媒體的報導,富士康儼然已進化成精神上的血汗工廠,

雖然提供良好的休閒環境(擁有游泳池和餐廳),

但是軍事化管理、粗暴的基層幹部和刻意讓員工彼此疏離的設計,

再再顯示出管理者視員工如機器的心態。

在一九九○年代,歐美就曾出現「反血汗工廠」的運動,

消費者透過抵制和抗議,迫使製造商停止剝削勞工。

如:NIKE使用童工強迫生產產品,就曾遭到大規模的抵制。

在公眾壓力下,為防止聲譽受損和業績遭受打擊,

NIKE終於正視勞工人權問題並積極進行改善。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對於工廠的要求指標,

從成本導向到環保導向如「碳足跡」的標示,

也就是衡量每個人、家庭或公司每日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用來降低人類種種活動對地球環境產生的影響。

如果,先進國家指標已至此,那麼台商企業使用廉價勞工、降低成本、

忽視個人的傳統工廠,勢必背負極大的道德風險。

在商言商,

歐美等國家是台灣高科技產品的主要市場,

習慣以價格優勢取勝的台灣企業主們就必須留意人權和環保的價值,

是超乎國家藩籬而存在。

富士康的問題不應被簡化為台商在中國發展的技術問題,

而應深刻反思企業長期的價值觀是否與世界接軌!

 

(作者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