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瀾滄江大壩與湄公河旱情的啟示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4/100406_analysis_mekong_drought.shtml

凱露  BBC中文網記者

遭遇嚴重旱情的湄公河

湄公河有些河段遭遇了過去50年來最嚴重旱情,但中國政府否認這與在瀾滄江上建壩有關。

針對湄公河乾旱與中國在瀾滄江(湄公河的上游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修築大壩和水電站有關的說法,中國政府予以否認。

列席湄公河峰會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表示,這一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也與事實不符。

包括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各國領導人於4月2日至5日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召開湄公河委員會系列峰會,討論湄公河的嚴重旱情。

據信,湄公河旱情嚴重,位於老撾和泰國北部的河段遭遇了50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

爭議

那麼,湄公河乾旱到底與瀾滄江建壩有沒有關聯呢?

越南、泰國等地的一些學者、媒體以及環保人士認為,湄公河水位下降到50多年以來的最低點,與中國在其上游修建11座水電站有關。

路透社的報道說,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希望就此與中國交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則否認湄公河水位下降與中國在瀾滄江修建水壩和發展水電有關。

曾撰寫過《在瀾滄江築壩》一文的北京評論人士戴晴說,湄公河下游的乾旱不能說100%是由於上游建壩造成的,但是上游建壩對下游的乾旱和水流絕對是有影響的。

她認為每條河都是有生命的,而目前人類的知識根本不足以完全控制一條河流。

美國生態工程公司的生態學家伍業鋼對BBC中文網說,在河流上建壩會增加河流的蒸發。然而,他認為,本次的乾旱開始於去年9月,主要原因還是天災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即不降雨。

但伍業鋼承認,建大壩和水庫無疑對整個生態系統的破壞性是巨大的,因為它整個改變了一條河流水系的分佈,包括它的水流、水速以及水波等。但他說,這不等於說本次的旱災是由建壩造成的。

利字當頭

戴晴說,當局在建壩時考慮的是綜合效益,完全無視河流的生命。他們考慮的是自己現階段、地區和個體的利益。這一點非常糟糕。

戴晴在《在瀾滄江築壩》一文中寫道:「忙著撈錢和搞笑的人會管什麼瀾滄江築壩?從沒人敢管、沒人能管、到沒人願意管,中國的環境資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耗費破壞。至於這破壞將伸延到鄰國——提出這見解都會被看作「有病」。」

戴晴認為,目前全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都非常有限,但已經有許多造成災難的河流案例,人類應該吸取教訓。

她說,中國的職能部門和科研部門肯定對此有各種觀點和措施,但恐怕與政府決策觀點不一致的人很難拿到什麼資金和資助。

中國的問題是有權有勢的人任意濫用自然資源,不考慮後果,而自然資源又沒有反抗的能力。

美國經驗

伍業鋼指出,河流上的大壩應該是越少越好,這樣才能保持河流自然的生態系統。如果已經建了壩,要盡量保持壩區附近的森林覆蓋。

例如,美國96%的河流都建了壩,美國也在檢討自己的做法。一些地區的大壩已經被扒掉。同時還要加強壩區的管理,盡量恢復下游的水流、水速、水量的自然狀況,使它更加符合生態系統的規則,減少其負面影響。

他說,過去建壩主要是由水電工程師來決定和設計的,人們考慮的主要是發電,但其實應該由生態學家和水電學家一起來管理,這樣才能綜合考慮,否則對下游系統的破壞是不可避免的。

缺乏制約

戴晴說,10年前的湄公河會議已經提出了類似的問題,當時的外交部也曾反對在瀾滄江上建壩,擔心國際間的糾紛。然而,獲利部門為了「錢」支持建壩。這就是中國的現實。

戴晴認為,隨著知識和智慧上的進步,中國政府也許會考慮得更全面一些。

關鍵問題在於權力機構以及整個國際社會要有辦法制約它。而現在全世界缺乏一種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以及對公權力的制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