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年金改革迷航?又是打假球騙局?

2017-06-18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11713

(作者為台聯黨主席)

◎ 劉一德

自由廣場》

 

年金改革大海迷航?

===============

年金改革法案已進入立院協商階段,

但在現行各類年金退休制度

(軍人、公務人員、教職人員、勞工、政務人員及司法官)中,

此次臨時會卻只處理公務人員、教職人員及政務人員三類,

而漏掉軍人、勞工及司法官,

對於一個施政滿意度低、不太受人民信賴的政府而言,

不禁令人懷疑,是否又是一場騙局。

 

我國年金制度分歧,年金給付參差不齊,

不同職業別的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差距太大,

加上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及少子化趨勢,

各種年金面臨龐大財務壓力,改革確為當前迫切的需要,

唯是否符合召開臨時會「急迫性」及「重大性」之前提,

則耐人尋味。

 

就「急迫性」而言,

據年金改革委員會資料顯示,

軍、公、教、勞退休基金收支失衡的時間點分別為

二○一一年、二○一五年、二○一四年及二○一八年;

預計破產的時間點分別為

二○二○年、二○三一年、二○三○年及二○二七年,

此次臨時會擺著已面臨收支失衡與最接近破產的軍人和勞工基金,

卻急於處理較不具急迫性的公教人員,輕重緩急錯置,啟人疑竇。

就「重大性」而言,

勞工年金涉及的人口高達一千餘萬人,且年改會提出的改革版本,

對勞工權益影響甚鉅,相較公教年金涉及的五十八萬多人,

其重大性高下立判。

但此次臨時會卻無視龐大勞工所面對的退休年金災難,

是否坐實了年改只是執政當局基於選票考量的職業別鬥爭,

或是讓組織鬆散的勞工溫水煮青蛙,留到最後再秒殺。

 

再者,民眾最不滿意,最期待的司法改革中,

所得替代率高達九十八%的司法官退休金與退養金,

難道不具「重大性」與「急迫性」。

 

但不要說根本不在此次臨時會的特定議案中,

就連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一百多個議題中,也沒見到。

 

亦不免讓人懷疑改革是柿子挑軟的吃,

對於握有追訴大權的司法界,執政者選擇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但望當權者不要忘記,

此次年金改革之目的固在解決即將破產的基金財務,

其背後的價值乃在落實轉型正義及剷除階級對立。

 

期待朝野各黨能先確立,軍、公、教、勞

及司法官年金改革相關法案之施行日期為「同一日」,

讓改革的步伐齊一,以杜悠悠眾口,重拾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