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是台灣生存的保障

2014-12-01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35130

◎曹郁芬

 

《華府觀察》

台灣民主是台灣生存的保障

=======================

台灣的政治領導人必須把島內人民的福祉與安全放在第一位,

否則不能保住政權。

這就是改變。

不是統一優先,是台灣人民優先。」

 

這是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

在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的口述歷史中,

對台灣民主化的觀察。

 

近二十年後,台灣剛落幕的九合一選舉,

再次印證白樂崎對台灣有深刻理解。

 

白樂崎的追思彌撒十一月二十九日在馬里蘭的小花教會舉行,

白樂崎面容祥和地躺在覆蓋著美國國旗的棺木裡,場面莊嚴哀榮。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都致贈花籃,

台北駐美代表沈呂巡及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主席唐若文

分別代表台美政府致詞,

推崇白樂崎是傑出的外交官。

 

由於台灣的政治版圖剛經歷大洗牌,

出席追思會的人群除了哀傷和不捨,

還有一股躁動的情緒,

尤其是支持綠營的台僑,更是難掩亢奮。

 

從長遠的歷史來看,

台灣民主發展是比藍綠之爭更宏大的一場歷史工程,

在白樂崎眼中,

更是台灣能繼續得到美國支持的生存關鍵,

以台灣民主的成就來紀念白樂崎,

應是最好的敬禮。

 

一九九○至九五年間,

白樂崎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

期間美國協助台灣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世界貿易組織前身)、

出售F-16戰機給台灣、

李登輝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台海飛彈危機,

以及蔣宋美齡訪問國會山莊。台灣當時正從威權走向民主,

島內政治的變化劇烈,衝擊美台和兩岸關係,

做為美國的外交官,白樂崎一方面捍衛美國的利益,

但也理解和尊重台灣人民的心理和需要,

使他在退休後仍受到台灣人民懷念。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口述歷史檔案中,

白樂崎在台海危機鬧得不可開交之際,

告訴訪問他的史都華德,

統一對中國仍是「情緒性議題」,

因為中國仍停留在內戰思維;

但台灣人已不再情緒性的看待統一,

而是務實處理。

 

民主化的台灣有一股民意暗流,

要求政治人物讓台灣人享有更大的國際空間和地位,

倘若美國搞不清楚台灣已經民主化,

不換個方式處理美台關係,將會陷入大麻煩。

 

由於訪問者是「自己人」,白樂崎說得很坦白。

 

他表示,

第一次到台灣是六五到六八年,

當時從中國來到台灣的統治者,

是瞧不起台灣人的。

 

美國人和國民黨政府打交道,

覺得國民黨政府利用美援很有效率,

但也注意到台灣是由一小群人統治,

絕大多數人民在過程中毫無參與。

 

樂崎說,

美國人不是沒有注意到,

台灣人在自己的地方被當成次等公民

 

這次台灣選舉,

還有人拿著別人祖先的血統和歷史傷疤做文章,

也有人繼續想打統獨牌牟利,

但若能親眼看到台灣最新的選舉結果,

白樂崎或許會很欣慰,

「台灣人民優先」又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

學生諷刺上帝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 卻在台灣丟下了一個國民黨

 

學生們則說 馬英九統治下的六年

只有虛假的「拼經濟」, 浮濫的土地征收

黑箱服貿協議自經區 都是借由剝奪公共利益

破壞台灣主體性

架空台灣很不容易才建立的一點點民主法治。

 

他們稱馬英九執政六週年令人感到悲哀與憤怒,

除了「黨國巨獸」回來外台灣人主體性也消失,

學生們並諷刺說

上帝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卻在台灣丟下了一個國民黨」,

在馬就職六週年之際他們深深體會了其涵意。

 

[ 相關 ] 台總統馬英九在學生抗議中慶就職週年[ BBC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