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回顧近鄰中國的60年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09/09/090921_60special_japan_china.shtml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一般日本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識,基本從1972年中日建交以後才開始。直至現在,沒去過中國的日本人還是很多。

北島多圭夫

北島多圭夫:遠親不如近鄰

北島多圭夫先生就是其中一人,但他對中國還是有好感:「中國正在發達,快要追上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了。」當記者問那對日本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他想了想說「還是好事吧,那麼大的貿易量對日本一定是好事。」他又補充說,「小泉政權時中日關係不好,現在民主黨執政,應該會重視中國多一些。」

北島是東京一棟大樓的管理員,他說 「遠親不如近鄰,美國那麼遠,日本還是應跟中國搞好關係。」

但北島未必代表大多數日本人的意見。日本內閣府1978年開始作《外交輿論調查》時,對中國有親切感的人有62%,80年最高時有78.6%。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下跌到51.6%, 相反沒親切感的人從80年的14.7%,上升到43%。

此後兩種民意在四、五成水平上下交替,2004年,也就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政期,中日因歷史問題爆發嚴重糾紛,對中國沒親切感的驟增到58%,有親切感的只有37.6%。這個趨勢持續到去年,沒親切感的增加到66.6%,大幅高於有親切感的31.8%。今年的還未發表。

不過,其實1972年中日建交前,兩國已存在起伏不斷的關係,當時是既受日本歷任首相與美國的關係、與台灣的關係左右,也因中國政治、外交的環境影響。52 年中日開始首次貿易,58年又斷絕了來往。60年代初,中國與蘇聯關係惡化中,中日又恢復了貿易,1964年更達成互設記者站和貿易聯絡所的協議。

政治主導貿易

中島宏

中島宏:最喜歡80年代初的中國

74 歲的中島宏先生是建交前日本共同社派駐北京的記者,至今每年還到中國旅遊。提起40年前的往事,中島仍很興奮:「我是70年5月第一次去中國的,派駐北京。當時中國剛確定林彪為毛澤東的接班人,對日本正發出了「周恩來四條件」。」 他說,北京給他的第一個印象是很安靜,馬路上人少,車也少。

1968年中日貿易升上中國外貿首位時,「友好」的政治比重也越來越大。1970年4月,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出,中國不與去台灣或投資韓國的日本企業貿易等四項條件,被日本稱作「周恩來四條件」。

不過,中島說,初期中國對日本記者很客氣,周恩來還請駐京的日本記者在人民大會堂吃飯,那是他至今吃過的最好吃的中華料理。

中島拿出一份他後來報道的《中國「乒乓外交」》來回顧中日、中美建交過程,但對認識了40年的中國,他說還是最喜歡80年代初的中國,「那時中國人個個生機勃勃,對前景滿懷希望」。

研究中國近50年的橫濱大學名譽教授矢吹晉把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分成改革開放前30年和後30年:「前30年毛澤東治國失敗,周邊的地區和國家全發展了,只有中國停滯。鄧小平因此搞改革開放,路線對了,但鄧小平最終沒能實施他原來打算做的政治改革。而鄧小平後的中國領導人根本沒有政治改革願望,所以一再放棄機會,例如去年北京奧運,本來也是契機,但結果沒跨出一步。」

矢吹說,前30年中國人雖窮,但非常平等。後30年中國經濟發展了,可是收入懸殊、腐敗嚴重,現在國營企業領導的年均收入是280萬人民幣,從中國的物價來推算,他們的實際收入比日本一流企業老闆還高出幾倍。矢吹說,經濟發展、政治停步的政策令中國變成怪異的社會主義、中共幹部成了官僚資本主義者。他說,中共曾批判國民黨的「四大家族」,但建國60年時中共已有無數的大家族。

現實利益

不過,對一般不關心中國政治的日本人來說,都期待從中國經濟發展中分一杯羹。中日貿易額07年接近2400億美元,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以來兩年,中國不但是日本對外出口唯一兩位數增長的對象國,而且中國旅客在業績衰落的日本百貨店的人均消費超過了日本人均的3倍。

在東京最高級的商業區-銀座,中國遊客大量購買電器、鐘表、首飾、名牌商品等已導致日本今年7月起向中國個人發放旅遊簽證。三越百貨銀座店營業統籌部長助理柴田佳代子就說,期待中國旅客。她說:「當然期待有更多中國旅客,也期待中國旅客有更高消費。」

今年9月,中日經濟協會代表團訪華,要求中國商業部在中日這對最大的貿易伙伴關係上,也促進中國投資日本。

國土面積比日本大26倍、人口比日本多10倍的近鄰中國,30年經濟發展令日本羨慕不已、經濟發展帶動的軍事壯大令日本憂慮不已,但一說中國政治、外交、文化、教育、醫療、民用科技60年,日本就沒有敬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