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Talk

記者來鴻:旁觀中日女記者「過招」

 

BBC 尼爾•拉賽爾(Neal Razzell)

更新時間 2014年2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07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oc/2014/02/140228_fooc_japan_and_china.shtml

BBC記者日本人大井真理子(左)和中國媒體人劉海寧

 

記者來鴻:

旁觀中日女記者「過招」

 

不久前,

BBC播出了長達兩小時的專題廣播節目,

回顧、分析中日關係的長期糾葛,

反思二戰創傷為什麼迄今難以癒合。

 

參與報道的一位是BBC記者、日本人大井真理子,

一位是中國媒體人劉海寧。

 

節目製作人是尼爾·拉賽爾:

兩個星期連續趕路,

奔波在兩個自豪的國家,

陪著兩位很有上進心的記者。

 

我的任務—-我自願接受的這項任務,

是製作一部兩個小時的專題廣播節目。

 

期間,我真的曾經想過,

還不如當初不攬這份差事呢。

 

你看,

這是我行程第11天晚上從火車上發給編輯的電郵:

「中日關係降到新低了。

她們就坐在我旁邊的座位上,一直在試圖解決問題。

但是,其中一個人剛剛說了一句『你省口氣吧』。

現在,兩人都閉嘴了,一片沉默。」

 

我坐在靜悄悄的車廂中,

想起中國古時候道家的教誨、

也許是日本古時候佛家的典故?

 

就是那段兒:

針鋒相對之時、避開劍鋒才是保命上策。

 

說「省口氣」的那位記者不會去搞穿梭外交。

 

我能幫忙做節目,但是我卻不能讓她們成為閨蜜。

 

這個項目原本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

考慮一下背景吧:亞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遺症。

1931年日軍佔領中國東北滿洲裏,

1937年日本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

 

日本1931年起佔領中國東三省,

1937年爆發全面戰爭。

 

這比歐洲戰場要早兩年。

 

到1945年戰爭結束,

至少1400萬中國人喪生,

多達1億中國人流離失所。

 

比較一下。

現在敘利亞難民危機波及不過250萬人。

 

所以,

日本給中國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但是,作為美國的盟國,

戰爭,中國是贏家。

 

和平,日本則是贏家。

 

過去一代人間,

中國高速發展,

但是,

中國人的生活條件還是遠遠不如日本。

 

這就是大背景。

 

現在我再來說說那兩位女記者。

 

日本一方—大井真理子,BBC記者,

曾在日本和澳大利亞受教育,歷史迷,

這個節目的最初構思就是她提出來的。

 

中國一方—劉海寧,

自由媒體人,

曾任中國官方電視台記者,

曾在中國、英國受教育。

 

我的計劃很簡單。

 

節目上半截,大井帶海寧逛日本。

她們一起去學校、讀教科書、參觀紀念碑、

會晤民族主義和溫和派兩方人士。

 

下半截,她們一起去中國、角色互換。

 

我希望,

節目的「看點」是,

她們如何與對方互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我首先提出的建議就包括:

不要太禮貌。

 

我曾經在中國、日本兩個國家工作,

我懂得「面子」的價值。

 

我擔心,

如果她們總是在想著做好東主、好客人,

有些分歧根本就不會有可能體現出來。

 

而我們做這個節目的原因正是因為存在分歧。

 

中國曾經發生過激烈的反日示威活動;

雙方存在島嶼主權紛爭;

另外,

日本資深政客繼續參拜供奉著戰犯亡靈的靖國神社。

2012年9月,中國不少城市出現激烈的反日示威。

 

如果兩個小時的節目

雙方嘻嘻哈哈「其實我們關係還不錯」有什麼意思?

 

再說,這也不是事實。

 

不過,結局是,

也許我根本沒有全面理解「面子」的含義。

 

從個人層面來看,

最開始,她們非常禮貌文雅。

 

但不久,關係就顯出了裂縫。

 

就說那次採訪吧。

我們認為材料夠用了,

應該讓受訪者早點回家照顧孩子。

 

不過,

兩位女記者之一立刻質疑,「我提的問題夠嗎?」

 

另外一位女記者回答說,「別擔心。

重要的是對方的回答、而不是你的問題。」

 

我心裏暗叫一聲,「哎呦!」

不過,這次採訪安排在日程繁忙、收工很晚的兩天的最後一段。

 

我想這樣的回答可能是出於疲勞。

 

但是,這只是為其14天的採訪行程的第二天。

 

那段沉默的火車旅程—-就是我躲劍鋒那次,

發生在一個多星期之後。

 

我曾經鼓勵同事出差期間錄音頻日記,

說不定後期製作時可以用在節目中。

 

一直到返回倫敦,我才聽這些日記。

 

感覺很遺憾,因為,

其中一條說不定能夠幫我理解旅途中發生的那些事。

 

一位記者在這條日記說,

「我應該放下那些贏得比賽的想法。

必須把自己從獲勝、保全面子中解放出來,而不是總在防守。」

 

很高尚的理想。

兩名記者後來確實說話了。

 

我覺得,節目也很成功。

 

在其他情況下,

海寧和大井有足夠的理由相處愉快。

 

她們出生在同一年,都喜歡美食、旅遊,

都具有國際視野、上進心。

 

我確信,

如果不用連續多天沒完沒了地討論屠殺、挑釁,

她們可能真會做朋友。

———————————————————————————————

相關内容

——————————————————————————————

對中共來說,

讓痛苦的回憶保持鮮活可以達到幾個目的。

 

強調中共在將中國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可以提高中共的合法性。

 

這種做法將民眾的不滿從中共自身轉移到外部敵人和威脅上,

過去和當今都是如此。

 

1989年天安門廣場發生幾近顛覆中共政權的學生動亂之后,

政府加強了對外國列強欺辱中國這段歷史的宣傳力度。

 

這并不是巧合。

 

自那以后,這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情感內核,

在中國拋棄馬克思主義轉向市場經濟之際填補了意識形態空白。

 

[ 相關 ]  日本右傾 加重中國痛苦的歷史記憶[ Andrew Browne,WSJ]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 ]  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中國越來越成功地

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其它國家

 

為了不惹惱本國經濟界,

許多歐洲政治家因此放棄和達賴喇嘛會面。

 

北京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核心利益’和政治立場,

反過來卻不樂見其它國家在自由和公民權利上也有明確的原則。

 

然而,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標榜的大國關係應該能經得起這些。”

 

[ 相關 ] 中國喚醒了許多國家[ 德國之聲 ]

——————————————————————————————————

[毛澤東後中共大張旗鼓重提抗日戰爭>需要新意識形態取代共產主義]

1985年,

為銘記1937到1938年“南京大屠殺”30萬遇害同胞的紀念館

落成開放了。

南京並非中共領地,這場屠殺之前從沒引起過中共多大興趣。

如今,

南京大屠殺在中國被廣泛討論,

其熱烈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人間更大規模的自相屠殺,

特別是毛澤東發起的

“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毛澤東時代過後,

中共大張旗鼓地重提抗日戰爭的話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需要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共產主義。

 

 [ 相關 ]  “被遺忘的戰爭” [ 英國《金融時報》 ]

——————————————————————————————————-

北京希望利用德國對戰爭的反省態度「讓日本感到難堪」。

 

路透社的獨家報道說,

柏林對此感到「不舒服」。

 

中國過去也曾多次

將德國與日本對戰爭罪行等歷史問題的表態加以對比。

 

中國認為德國深刻反省、真誠認罪,

而日本則嚴重缺乏誠意。

 

中國希望習近平訪問德國期間把二戰作為一個中心,

德國對此頗感不快。

 

 [ 相關 ] 瞄凖日本 習近平訪德尋求二戰焦點 [ BBC ]

————————————————————————————————–

[ 相關國家政客繼續攪動亂局獲得他們自以為的好處 ]

 

他對日本是否是二戰中的侵略者

這一問題很謹慎地不置可否,

並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辯護,

把那個埋葬着13名日本甲級戰犯的神社

與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相提並論。

 

現在中國已再度強大,北京要糾正歷史記錄,

不論那片荒島的實際價值有多麼小。

 

北京其實是在1969年聯合國調查組表示

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發現石油之後

才表示對島嶼有興趣的,這絕非巧合。

 

 [ 相關 ]

東亞各國為何拂不去歷史陰雲 [ 紐約時報, Jonathan Tepperman]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