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本中的朝鮮戰爭

2015年06月25日 08:04 AM

http://big5.ftchinese.com/archiver/2015-06-25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責編:霍默靜 [email protected]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老愚 【作者微博】

 

歷史課本中的朝鮮戰爭

====================

 

今天是朝鮮戰爭爆發六十五周年紀念日。

 

這場改變世界冷戰格局、極大影響中國人民命運的戰爭,

盡管已經結束了超過一個甲子,

卻並未被更多的中國人所正確認知,

他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自己的先輩又為此付出了怎麽樣的代價,

——即使是許多當事人,也未必知道這點。

 

“他們並不清楚戰爭的背景,戰爭如何爆發,

麥克阿瑟如何空降朝鮮半島,

所謂聯合國部隊又有哪些國家參與,

戰爭的進程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推進的”。

 

(見《讀庫》刊登的對參與朝鮮戰爭中國老兵的採訪,2014年4月版)

這恐怕都要歸之於當局的革命手段:

從戰爭動員、戰鬥調動到戰地報道,

皆為不容置喙的政治運作,戰爭內幕屬於絕對機密,

無人敢泄露對中共不利的真相;對文學創作的高度控制,

造就了一批濫情造作的宣傳品;

對當代史寫作設置的重重禁區,使真實的歷史無法進入歷史著作。

 

更可怕的是,被意識形態主宰的教材,正在培養著一茬茬歷史無知者。

 

在中國當局的歷史教科書里,

對朝鮮戰爭的描述仍舊是革命宣傳式的,

充斥著“勝利者”的成就感。

 

歷時三年一個月零兩天

雙方軍人死傷近二百萬、平民傷亡二百多萬的慘烈戰爭

在課本編撰者筆下,變成了一曲豪邁的凱歌,

“新中國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進行了三年戰爭,

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美國通過戰爭扼殺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企圖徹底失敗。

 

……它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

支援了朝鮮人民的正義事業,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教科書罔顧事實,顛倒因果,製造了一場自己完勝的“抗美援朝”戰爭。

 

課本以“內戰”一詞輕佻地將一場由北朝鮮發動的侵略戰爭,

降格為無所謂對錯的內鬥。因為事實是北朝鮮違背信義,

挑起了一場閃擊戰,意在消滅大韓民國。

 

緊接著便是“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

 

既沒有聯合國決議及聯合國軍的組成,

也沒有麥克阿瑟將軍指揮聯軍進行仁川登陸一舉扭轉戰局,

進而擊潰北朝鮮軍隊的敘述,就反因為果,

將美國塑造成一個挑釁侵略國。

 

然後便是“志願軍”開赴前線,

“連續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

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戰爭在編撰者筆下何等輕盈?

 

一場付出巨大犧牲的高強度局部戰爭,簡化為己方夢幻般的大勝。

 

似乎根本不存在任何挫折和失敗,比如慘重的傷亡

——諸如180師的覆滅、成千上萬凍傷凍死者,

比如艱難的停戰談判

(包括戰俘遣返的交鋒,

及絕大多數中國戰俘選擇台灣作落腳地的事實)等等,

否則何以解釋戰爭需要三年之久?

 

最荒唐的是,

將妥協達成的停戰協議當成自己單方面的完全勝利炫耀,

就不僅僅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作祟了,而是罔顧事實的欺瞞。

 

課本接下來濃墨重彩介紹了“戰鬥英雄黃繼光和邱少雲”。

 

黃繼光

“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自己壯烈犧牲”;

邱少雲“敵人的炮火燒到邱少雲身上。

 

為了保證戰鬥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

邱少雲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

 

在這樣的英雄面前,一個正常人除了欽佩外,

或許還會產生一絲懷疑:這都是真的嗎?

 

身體能否堵住槍眼?

 

作家巴金這樣分析黃繼光的動機:“黃繼光看了根據小說改編的《普通一兵》的影片,

在緊要的關頭就想到拿身體去堵槍眼。”

 

(《友誼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心理動機被找到了,那就算此事成立吧。

 

被火燒能否紋絲不動?

似乎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唯一可能的情況是,突然窒息而死,身體才不會有一絲動靜。

 

“紋絲不動”“奮不顧身”“壯烈犧牲”雲雲都是革命美學修辭,

宣傳者塑造英雄人物遵循絕對化原則,一定要把人變成意志的化石、律令的奴僕,

產生群起而效仿的效果即可,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中

涌現出近六千個功臣集體和三十多萬名英雄模範,

以他們的勇敢、堅毅、頑強、無畏成為全國人民崇敬、學習的楷模”。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捲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

新華社記者華山的特寫《清川江畔》,

或許可以作為毛式“精神決定論”的佐證:

“敵人想把我們炸得凍死餓死,沒想到卻炸出我們好些個‘世界第一’來,

火車不打燈也能一列接著一列開;……用子母彈做書架,

用四腳釘點洋蠟,在清川江畔讀《毛澤東選集》,氣死美國人!”

 

描述的前線生活,樂觀,詩意,戰爭被他們美化成誘人的事情。

 

(1952年1月11日發表的通訊,當年9月即收入高中語文課本)

在陳述了兩個英雄事跡後,課本總結道: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由於他們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鬥,

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中國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這段話有兩個故意的“錯誤”:

一是,停戰協定簽字三方分別是朝鮮、中國和聯合國軍,

代表聯合國軍簽字的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他是美國陸軍上將;

二是,“反侵略”何意焉?

 

北朝鮮才是侵略者,中國和蘇聯是幫助侵略者的一方。

 

更為滑稽的是,

開戰日和結束日都不給出具體日期,

而將“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10月25日”特意標出。

 

課後給學生佈置的作業是:

觀看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推廣的電影,可稱之為英雄主義戰歌,我方機智過人,

敵人總是那麽愚蠢、懦弱,經歷一番貌似艱苦的戰鬥,

總能將敵人消滅,完成既定任務……都是沒有意外的戰鬥,

被共產黨人完全掌控著進程和結局。

 

影片里的中國士兵,沒有對死亡的恐懼,更無對戰爭正當性的質疑,

幾乎就是個渴望立功殺敵、奮勇獻身的符號。血肉橫飛,

卻無法令人產生一絲殘酷感:

人性中涌動的殺戮快感以忠誠的方式呈現,

勝利的歡呼、喜悅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電影里洋溢的革命樂觀主義,與個體生命無關,

而是官方意識形態規定的調性;也

與真實無關,而是一種必須的配料。每一個人物都非實有,

乃是導演拽著的木偶,沒有經得起考量的獻身動機,

屬於被革命鼓動的紙人。

 

這些舉止豪邁的英雄,

因為沒有對自身生命與命運的擔憂和思考,

沒有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他們的犧牲就不能不令人生疑,

自然也無打動人的力量。

 

關於那場戰爭,中國至今尚未有一部超越意識形態的反思之作。

 

那麽,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就傷亡而言,雙方的傷亡數字出入頗大。

 

美國官方公佈的美軍死亡數字為36568名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作者認為,

美軍有24965名死亡,失蹤 12939名,101368名負傷。

 

若將失蹤者視為實際死亡,

則死亡人數為37904名,比官方公佈的多1336名,

總傷亡數字為177176名。

 

中國官方公佈的美軍傷亡數字為39萬人,比美方高出兩倍多。

 

按照《冷戰》一書作者的估計,

“中國很有可能損失了60萬士兵”;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公佈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

估計數為傷亡909607名,死亡401401名,486995名負傷,21211名失蹤。

 

該書說,據美軍估算,在朝鮮戰爭中每死去一個美國士兵,

同時會死去8.6個北朝鮮兵和16個中國士兵。

 

而中方稱“自身作戰減員36.6萬餘人”(《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捲上冊),

僅為美方估計數字的三分之一強。

 

另一個可以用來佐證的是,

據中方“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確認,

共有183108名中國官兵犧牲。

 

按照中方公佈的數字,

中方以36.6萬餘人的代價使美方損失39萬人。

 

結論不言而喻:中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具體到上甘嶺戰役,中國歷史課本稱“上甘嶺戰役最後取得了勝利”,

《中國共產黨歷史》則稱“志願軍依托坑道工事頑強抗擊,

使敵軍付出2.5萬人的慘重代價,上甘嶺陣地依然牢牢控制在志願軍手裡”。

 

聯合國軍公佈的數字卻是:自己傷亡9000人,中共傷亡1.9萬人。

 

從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戰士的回憶里(見《讀庫》

2014年第二期,名為《他們在朝鮮戰場》),

可以窺見那場戰爭的真實風貌:

懼怕死亡:聽到上戰場的消息,

身邊的戰友開始有裝肚子疼的,說自己痛得不行,

死活不願意再往前走了。還有裝精神病的。

 

逃兵:天矇矇亮的時候,我和他換班。

他突然拔腿就跑了,往敵人那邊跑。

 

自傷:一個連長不願意帶戰士死在上甘嶺,朝自己手上打了一槍,

被醫生發現,經軍法審判,以“厭戰”罪名槍斃了。

 

參戰者的真實心理:還有一個想當官,這是實話。

 

男女關系:

朝鮮女人時常誘姦或強姦中國士兵,為的是留個種。

 

有個通訊員被兩女人按在家裡過了一夜,

回來就部隊槍斃了,年僅二十一歲。

 

雙方實力:說實話,我們就是人海戰術,比武器,比什麽別的東西,

根本比不過人家;我們的力量太弱了,

敵人力量太強大了,他們那個炮火厲害啊,真是厲害。

 

級別:

團以上乾部死掉要運到沈陽,團以下的就隨地埋了。

 

地獄般的戰爭場景:

在上甘嶺挖洞,沾的土都是血,挖出來的都是死人骨頭。

 

宣傳:

領導說,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不是目的,是要打到中國來;

說美國人在朝鮮強姦婦女,燒房子,和日本鬼子一樣。

 

每次打仗前都要喊口號的,保護朝鮮人民,解放全世界,

打到杜魯門,打倒美帝國主義。

 

關於停戰:聽到朝鮮停戰了,大家跳起來了,

戰爭確實可恨,絞肉機一樣,把一個個好好的人的生命都吃掉。

 

戰後的悲慘生活:

家裡的房子被人占了,復員費加安家費被鄉里借去買化肥;

剩一條胳膊復員返鄉,當地官員不給安排工作;……

 

賀明將軍曾參加朝鮮戰爭戰俘解釋工作,

他在《志願軍戰俘歸來人員的坎坷經歷》一書里披露

歸國戰俘大多遭遇悲慘,被開除軍籍、黨籍、團籍,

自此成為不可靠的人,生活、婚姻艱難,掙扎在社會底層。

 

朝鮮戰爭又叫韓戰,台灣學生字典《學典》對“韓戰”的解釋是:

“1950年,中共支持北韓入侵南韓,聯合國出兵援助南韓所引發的戰爭。”

 

按照美國學者編撰的歷史教科書

《美國人民——創建一個國家和一種社會》的說法,

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

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將朝鮮視為侵略者的決議,

並號召其他成員國援助韓國反對侵略、維護和平的行動,

共有十五個國家加入以麥克阿瑟為總司令的聯合國軍,

美國和韓國提供了九成以上的兵力。

 

在相關方中學教科書中,

韓國、美國、俄羅斯都是指北朝鮮發動侵略,

俄羅斯《外國最新歷史》稱

“聯合國的多數成員國視北朝鮮的進攻為侵略”。

 

朝鮮教科書則編造了自己的故事:

“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把南朝鮮傀儡政權投入戰爭之後,

6月26日全線出動了美國海軍陸戰隊,

6月27日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命令,

開始全面出動美國海軍和空軍部隊。

此後,在我人民軍隊的猛烈反攻下,

極度慌張的美帝國主義於6月30日開始出動了美國陸軍部隊。

 

他們調動了本國陸軍部隊的三分之一、

空軍部隊的五分之一和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兵力前往朝鮮全線戰場。

 

依據美帝國主義官方發布的資料,

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參加戰鬥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軍

總人數超過了400萬。

 

“朝鮮帝國主義在前線戰場上未能得逞的侵略野心,

試圖通過談判來實現,

於是展開了寡廉鮮恥的軍事外交策略。

 

1951年6月向我方提出停戰談判的請求,

企圖通過談判來達成他們狼子野心般的侵略目的,

實現所謂的‘榮耀之戰’。……”

朝鮮課本里通篇沒有一個字提到

“中國”“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

 

朝鮮戰爭的後果,可以分幾個層面來說。

 

同族相殘,給半島人民留下慘痛的創傷。

 

朝鮮半島永久分治,

北朝鮮人民處於金家王朝的世襲統治之下,

韓國則進入世界現代文明國家行列。

 

鑒於中國在朝鮮戰爭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許多原本要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歐洲國家中止了建交計劃,

中國被文明世界長期孤立;負債纍纍,

一直到1960年代中期才還清所欠蘇聯的債務;

中共背上了朝鮮這個巨大的包袱,反被其挾持綁架,

在國際社會上為庇護無賴小弟付出慘重的信譽代價。

 

日本崛起,台灣得以保存中華民國的火種;……

 

三十八度線,

是經聯合國確認的南北朝鮮的分界線,

北朝鮮越過此線企圖鯨吞南朝鮮,

而且幾乎就要占領全境,推翻一個經選舉產生的合法政府,

這樣的行為“是對戰後集體安全體系的挑戰”(《冷戰》作者語),

中共站在“社會主義陣營”立場上,

利益遮蔽道義,以所謂“志願軍”的名義援助侵略者,

豈能安享“保衛世界和平”之名?

 

擔心自己的緩沖地帶喪失,就能置公義於不顧?

 

剔除冠冕堂皇的辭藻,

毛澤東掌控的中共好像才是這次戰爭的大贏家。

 

毛澤東似乎擁有了一個衛星緩沖國,

同時討得了蘇聯“老大哥”的信任,

在社會主義陣營里穩坐二把交椅;

借助這場助紂為虐的戰爭,

毛澤東統治集團通過一系列殘酷的鬥爭手段,

閹割了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

殺害了數百萬無辜的人民(鎮反等一系列恐怖手段),

掠奪人民財富(通過“公私合營”等強制手段),

將偌大個中國變成了法西斯集中營。

 

自此一意孤行,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

將中國徹底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學者汪暉在雄文

《抗美援朝戰爭對於新中國的意義》中宣稱,

“抗美援朝”對冷戰的霸權格局具有解構作用。

 

言下之意,毛澤東率領中國一戰出頭,也算得上一個要角了。

 

在幾百萬白骨面前,

尚有悲憫心的人是萬萬說不出這樣灑脫的話的。

=============================================

2015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5周年紀念日。

=============================================

[ 朝鮮戰爭1950年爆發-2013停戰60周年 ]

朝鮮戰爭持續三年,

有20多個國家的部隊捲入戰爭,包括中國和美國,

在戰爭中死亡,

受傷和失蹤的人高達數百萬人。

 

[ 相關 ] 國際縱橫:朝鮮停戰但和平尚未到來[ BBC ]

===================================================

 

[ 相關 ] 韓戰救了台灣

===============================================

[防堵共產主義擴散為藉口默許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 台灣北韓還要不如的地方 ]

國際社會普遍認知北韓非自由民主的國家

國際社會被誤導以為台灣已經民主化

事實上 ,

以防堵共產主義擴散為藉口,

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掠奪台灣人資源,建構外來殖民政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六十五年流亡的中國人台北政權始終嚴密的掌控台灣

台灣人爭取免於恐懼生活基本人權被污名化為麻煩製造者

—————-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美國對蔣介石政權非法據台保持沉默

——–>

我用「沉默的同謀」(a conspiracy of silence

形容蔣介石政權美國政府當時的關係。

美國國務院對於蔣氏政權下的專制暴行一清二楚,

卻不讓美國人民了解真相。

[ 相關 ] 白色恐怖 沉默同謀[ 唐培禮(Milo Thornberry)]

===================================================

2013-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署60週年

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突襲韓國,朝鮮戰爭爆發。

當年10月,中國派遣軍隊以「志願軍」名義參戰。

 

[ 相關 ]  韓國將送還360具中國志願軍遺骸[BBC]

=====================================================

蘇格蘭文化大臣期待“日本產業革命遺產”入選世遺

 

2015年06月30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5/06/100541.html

蘇格蘭文化大臣期待日本申遺成功

蘇格蘭文化大臣期待日本申遺成功

6月30日,蘇格蘭文化大臣菲奧娜・希斯洛普

在東京接受採訪,

對“明治日本產業革命遺產”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表示期待。

(共同社)

蘇格蘭文化大臣期待

“日本產業革命遺產”入選世遺

============================

  【共同社6月30日電】

蘇格蘭文化大臣菲奧娜・希斯洛普30日在東京接受共同社的採訪,

對“明治日本產業革命遺產”申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表示期待。

 

她表示,“難以抑制興奮之情,將密切關注審查的發展。”

  該遺產組成部分“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位於長崎市)

有一台1909年自蘇格蘭引進的“巨型懸臂吊車”。

 

希斯洛普表示,

“吊車是日本與蘇格蘭之間密切關聯的象徵”、“至今仍在使用,

這對蘇格蘭乃至世界的工業史都有深遠意義”。

 

  蘇格蘭文物局開展“蘇格蘭十大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活動,

遴選國內外10處歷史遺跡等,

使用激光測量法進行數字化記錄。

 

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處入選,

日本唯一入選的就是這台具有特殊意義的吊車。

  該造船所內將於7月1日舉行測量數據呈交儀式,希斯洛普也將出席。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