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大學生義工隊義務教學增進了解

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1.voanews.com/chinese/news/taiwan/20100214-Cultural-Exchange-84343857.html

中國長春大學學生於宗思在台中縣大甲國中義務教學

來自兩岸四地約100名大學生今年1月底組成幾支義工隊,分別前往兩岸四地偏遠地區,為教育資源較缺乏的學生進行為期數日的義務教學服務。

參與活動的中、港、臺學生表示,在活動期間有文化交流的寶貴機會,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

台灣師範大學主辦的“燭光一百-青年孔子行腳”活動,邀請兩岸四地、即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的多間大專院校合作今年1月底安排約100名大專學生組成幾支義工隊,分別前往兩岸四地偏遠地區,為教育資源較缺乏的學生,進行為期數日的義務教學服務。

中國吉林省長春大學社會保障係二年級學生於宗思半年前到姊妹學校台南成功大學經濟係作為交換學生,今年1月底在即將結束交換學生計劃之前參與了這次義工活動。

*兩岸文字差異無阻溝通*

于宗思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在台中縣大甲國中服務,主要教導中學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和中文科。

由於大陸用簡體中文字,而台灣用繁體中文字,問到兩岸文字的差異,對於于宗思自己在成功大學學習以及在大甲國中的義務教學有哪些影響,于宗思表示,文字溝通障礙不大。

于宗思說:“在文字溝通上、特別是我在大甲國中教學的一段時間,我的朋友他們會幫我寫黑板、寫繁體字。

但是在成大學習的一段時間,除了英文的考卷,我都會寫簡體字,包括我的姓名,因為我希望我的老師,特別是我在成大的老師能知道我來自大陸,我希望讓他們知道現在大陸的學生是什麼樣的狀態。

雖然我不夠優秀,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自信一點,真誠一點,能夠在文字上體現。”

中國吉林省吉林大學汽車設計係學生果實半年前到台南成功大學工業設計係作為交換學生。與同樣來自吉林省的于宗思一樣,果實也希望在即將結束台灣的交換生計劃之前參與有意義的義工活動,令台灣之行更圓滿。

*大陸學生不習慣寫繁體字*

 

中國吉林大學學生果實

美國之音湯惠蕓

中國吉林大學學生果實

 

果實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她在台灣中部苗栗縣南莊國中主要教導中文科。

果實說:“我在台灣很多人都說我的普通話比較好,就想推廣一下普通話,然後到了南莊國中就發現學生的考卷寫的都是繁體字,跟大陸不太一樣,但我還是堅持下來教中文。

雖然我是學理工科,教理化和數學科都還好,但是因為其他人都安排好,我還是教中文。在黑板上寫繁體字寫得很慢,照著課本一點一點寫,同學下課時都圍過來說我的黑板字很漂亮,就覺得很開心。”

果實說,參與義務教學最寶貴的收穫之一就是認識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來自兩岸四地的義工隊員最主要的共同話題都是生活經驗的交流為主,很少談到敏感的政治議題或者國家大事。

香港珠海學院會計及銀行係二年級學生陳年怡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這次是她首次參加集合兩岸四地大專學生的交流活動,也是她第一次到台灣,在花蓮縣吉安國中教導原住民學生的英文科。

*四地學生交流不涉敏感議題*

 

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王琦

美國之音湯惠蕓

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王琦

 

陳年怡參加的義工隊有五位隊員是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兩位來自北京大學,另有一位隊員來自澳門。

陳年怡說,來自兩岸四地的隊員雖然成長背景不一樣,但是相處上沒有隔閡,尤其大家是年青人,只要聊聊天很快就熟絡起來。

 

陳年怡說,隊員之間最主要的共同話題之一,就是語言交流。

陳年怡說:“因為我們對臺語很有興趣,都會追問一些詞彙怎樣說,而我們的普通話不是最流利,有時候講得不太好都會問問他們。

我和澳門同學都是講廣東話,可能講普通話不是最流利,可能他們都會取笑我們,但也會儘量教我們,有時我們也會教他們一些廣東話潮語,他們都會很興奮,每次我們都可以談很久。”

 

香港珠海學院學生陳年怡(右一)參加兩岸四地義工活動

美國之音湯惠蕓

香港珠海學院學生陳年怡(右一)參加兩岸四地義工活動

 

陳年怡的隊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生王琦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與來自兩岸四地的隊友相處期間,在文化用語和思維上產生很多奇妙的火花。

王琦說:“最主要是我們可以看到對岸來的學生他們的思想,他們積極努力的態度,讓我們也思考說,我們是否也應該向大陸學生看齊,或者向他們學習什麼,然後更增進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