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衛生紙」成台灣的問候語

2018-2-27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201602

手紙

台灣手紙緊張

「衛生紙」為何成台灣民眾見面時的問候語

=================================

中國古有洛陽紙貴,今有台灣衛生紙脫銷,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這兩者看似沒有任何聯繫,

唯一相同之處可能都與紙張有關。

 

上周末,一場席捲台灣的搶購衛生紙(廁紙)旋風

吹遍了大街小巷。

 

台灣民眾紛紛到超市和網上瘋搶衛生紙。

一時間,衛生紙脫銷,貨架空空。

商店裏沒有了存貨,平民百姓自然擔心和恐慌。

 

“你買到衛生紙了沒?”

據說,這幾天許多台灣人見面的一句問話都成了:

“你買到衛生紙了沒?”

 

這一切都因為是聽說衛生紙要從3月份開始漲價所引起的。

 

被人搶購一空的衛生紙貨架照片被人們貼到社交媒體上,

更引起了人們的搶購風。

 

因為生產衛生紙所用的原材料面臨漲價,製造商警告零售商,

從下月起衛生紙的價格將上漲10%到30%。

 

而這一切的費用則將轉嫁到台灣消費者身上。

有些台灣民眾加入搶購風並不是因為擔心漲價,

而是擔心衛生紙脫銷,沒處去買。

消費者被坑?

衛生紙

Image caption

民眾紛紛搶購衛生紙

 

台灣經濟事務部說,

衛生紙價格上調是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揚的直接結果。

 

加拿大的森林火災,以及巴西紙張生產線受擾都是原因。

據悉,用於生產衛生紙的紙漿價格從一年前的每噸650美元,

漲到現在的每噸800美元。

 

然而,台灣最大的衛生紙供應商永豐餘(YFY)集團說,

紙漿價格其實漲得要比政府預估的還快。

紙漿價格從去年中期就已經飆升了50%左右。

同時,運輸和包裝價格也在上漲。

 

既然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漲,

但為什麼還沒有聽說別的地方衛生紙價格上漲呢?

 

不但如此,在美國由於商家的競爭,

包括衛生紙在內的一些日用品價格不漲反降。

 

供不應求

生產線

圖片版權 AFP Image caption

衛生紙脫銷

 

台灣最大的購物頻道東森購物ET Mall說,

在他們熱銷的前20名產品中,其中有6種是衛生紙。

衛生紙的需求比平時多10倍。

 

不過,雖然台有關部門告訴民眾不要恐慌,超市有供貨能力,

但搶購風並沒有為此而停止。

 

出現衛生紙恐慌後,台灣當局似乎做出迅速反應。

當局已經命令就漲價問題做出相關調查。

 

凖備不足?

台灣消費者保護部門說,

他們已經接到台灣四大主要零售商的保證,

在3月中旬以前,衛生紙不提價。

 

任何在此前漲價的部門將會受到罰款。

 

與此同時,大的連鎖零售商也承諾不會囤積居奇。

然而,有媒體報道台灣已經有人對政府辦事能力感到不滿,

認為政府只會喊話調查,缺少實際行動。

 

一些人更是擔心,衛生紙稀缺也將引發其他日用品價格上調。

====================================================

====================================================

[ 2018衛生紙恐慌 ]

 

 

 [ 相關 ]  2018「衛生紙」成台灣的問候語[ BBC ]

=====================================================

無感經濟成長 就業在中國 繳稅在中國

無感經濟成長

就業在中國 繳稅在中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22/today-o4.htm

◎ 黃天麟

日前,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五.五二%,

不過該所所長同時指出:數據雖然亮麗,

但國人沒有相對感受,

因為近年來海外生產的比率快速攀升,

去年高達五十一.二%,

創造的就業與稅收都不在國內,

而是在中國。

對此,

馬政府(經濟部)的回應是:

「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是許多跨國企業的運作模式,

只要保留研發創新及關鍵技術於國內,繼續推動產業升級即可。」

顯然,

政府的思維仍然脫離不了過去「亞太營運中心」的窠臼。

「亞太營運中心」是一九九○年代初期由傾中學媒所提倡,

一時被政客奉為圭臬,用以正當化產業之外移。

他們認為將不具利益的產品移到中國生產,

台灣即保留營運、研發與創新成為海運、物流、金融中心。

「台灣接單、海外(中國)出貨」的產業架構即由此衍生。

此一模式因受李前總統「戒急用忍」政策之掣肘,

至二○○○年仍然被控制在十二.三%之適當水準,

這也是九○年代我國失業率能夠維持低水平,

薪資所得即維持適度成長的原因。

不過,此一適正比,

因扁政府終結「戒急用忍」政策而潰堤。

如果如西進論者所言,開放(對中國)會使台灣經濟飛黃騰達,

即阿扁的積極開放應已使台灣遠遠把南韓拋在後面,

因為台灣利用中國之資源、投資之金額均遠遠高於南韓。

馬政府的全面開放,

ECFA之簽署更應使台灣的經濟銳不可當。

但事實恰恰相反,

經濟部官員所一廂情願的研發、創新、產業升級,

因生產外移而一無所成,

今年國民的薪資所得還不如十二年前之水準,

農民、股民、人民統統淪為祭品。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

能否如中研院所預估達到五.五二%,

尚需時間來印證,但事實已告訴了我們,即使達到了,

也只是財團及其營運總部的事,

以就業在中國,繳稅在中國所堆砌的成長,

與台灣庶民無關,

因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無感的虛幻經濟架構之上。

(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

 

亞太營運中心

是一九九○年代初期由傾中學媒所提倡,

一時被政客奉為圭臬,

用以正當化產業之外移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五.五二%,

即使達到了,

也只是財團及其營運總部的事,

就業在中國

繳稅在中國所堆砌的成長,

與台灣庶民無關,

我們生活在無感的虛幻經濟架構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