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改不得 賴幸媛:改了等於中國承認台灣主權

2014年4月2日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980442&type=%E6%94%BF%E6%B2%BB&Slots=Live

新聞圖片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

陸委會前主委賴幸媛(見圖)

曾向她坦承,

台灣與中國簽署的協議,

因為受到中國壓力,

所以一個字都不能改,

改了等於中國承認台灣主權。

(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遍地開花》

協議改不得

賴幸媛:改了等於中國承認台灣主權

 

〔本報訊〕

 

太陽花學運表示,

服貿協議不只是經貿問題,

更與政治立場、文化意識關係密切。

 

有網友挖到去年10月,

立法院召開公聽會的會議紀錄,

其中,民進黨立委田秋堇提到,

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曾爆料,

關於兩岸協議的內容,

即使台灣有意見,中國也不可能修改,

只要修改一個字,

就等於承認台灣主權。

 網友找到去年10月2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的會議紀錄,

田秋堇發言時,就點出他們正在談論的,

是一個早已簽署的協議,

她也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Joseph Stiglitz)的論點,

強調貿易協議並須對等、談判過程必須透明,

且不可把商業利益置於國家之上。

 田秋堇也以2008年 毒害全球的中國毒奶粉事件為例,

指出台灣當時為了滅火和中國簽署了食品安全協議,

但台灣12家受害廠商求償的7億元,

連一毛都拿不到,

時任衛生署長葉金川卻刻意姑息,

她因此事後痛罵葉金川,

並要求國會在簽署協意前,

要先審核協議內容,

替台灣人民多爭取一點益處,

可惜國民黨堅持不肯。


 

 也因為這件事,

賴幸媛對田秋堇坦承,

更改協議這種事,

中國不會答應,

只因中國不承認台灣是國家

所以不能有國會,

更不能讓台灣國會修改協議上的任何一個字,

否則就等於承認台灣的主權

 但田秋堇當時談論此事時遭到主委打斷,

且這名主委正是30秒事件的元兇國民黨立委張慶忠

他要求田秋堇不該偏題,

即使田秋堇想繼續發言,

他也直接把麥克風關掉,

不讓田秋堇講話。

 網友質疑,

田秋堇這段談話,

點出了現在總統府與太陽花學運僵持局面的原因,

因為總統府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

所以無法回應學生訴求,

將服貿退回,待監督條例法制化才審查。

———————————————————————————

台灣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服貿協議

2014年03月31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331/c31taiwan/zh-hant/

紐約時報  王霜舟

抗議者在台北參加集會,支持佔領立法機構將近兩周的學生們。

Lam Yik Fei/Getty Images

抗議者在台北參加集會,支持佔領立法機構將近兩周的學生們。

 

台灣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服貿協議

 

台灣台北——周日,

逾10萬名示威者走上台北街頭,

抗議政府意圖與中國大陸簽訂貿易協議的行為

並對佔領台灣立法機構已近兩周的學生表示支持。

 

組織者估計,截至下午2點,

至少有35萬人在總統府周邊的街道集結

表達對前述貿易協議的不滿。

 

該協議將使數十個服務領域向海峽兩岸的投資開放

 

據台灣中央通訊社報道,

截至下午4點,

警方統計的抗議者人數為11.6萬人。

一些電視新聞則表示,

抗議者人數高達70萬。

 

由於馬英九總統的執政黨國民黨

跳過先前承諾的逐條審核步驟,

迫使立法機構探討該貿易協議,

數百名抗議者便於3月18日佔領了立法院,

其中多數是大學生。

 

抗議者目前仍未離去,

還有大群支持者聚集在立法院外的街頭。

 

人們擔心該貿易協議對當地企業造成損害,

增加北京對台灣的影響。

 

中國政府一直聲稱,

自治島嶼台灣是中國的領土。

 

許多示威者反對的都是服貿協議本身,

最普遍的不滿因由卻還是

該協議未經詳細審核。

 

學生佔領立法院之前,

台灣指標調查研究公司

對1007名20歲以上的台灣人進行了電話調查;

調查發現,

超過70%的受訪者都支持對該協議進行逐條審核。

 

「目前,

全國上下對馬總統及其政府的信任度極低,

有關方面對這一協議的審核也非常草率,」

30歲的工程師吳翔敏(Wu Hsiang-min,音譯)說。

 

周日,

這名工程師也來到了台北市中心,

加入了身着黑衣的抗議者隊伍。

 

「所以我覺得,

既然學生都願意為此事挺身而出,我也應該站出來。」

 

周六,

馬英九嘗試回應學生的一些要求,

稱他會支持逐條審核服貿協議,

並且支持制訂相關法律,

允許立法機關更密切地監控與北京方面的協議。

 

馬英九表示,

他反對撤銷協議的要求。

 

該協議由分別代表台灣和中國的兩個半官方機構於去年簽訂,

但還需要獲得立法機構的批准。

 

馬英九總統曾表示,

台灣有必要簽訂該協議,

以便保持競爭力,與韓國等地區對手相抗衡,

如果不通過該協議,

台灣加入其它貿易協議的能力就有可能受到損害。

 

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控制着立法機構,

佔據了113個議席當中的65席,

由此看來,

國民黨最終能使這項協議獲得通過。

 

抗議者要求身為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

放寬迫使成員按黨紀投票的規定,

期待一些國民黨議員對協議的某些內容表示反對。

 

馬英九在周六表示,

此類決定是由國民黨立法會議做出的,

不在他的直接控制之下。

 

周六,

幾千人在台北中央火車站外舉行了

規模遠小於周日的示威活動,

以此表示對馬英九政府的支持。

 

「我希望學生們離開立法院,」

來自台灣中部城市台中的24歲的張偉豐(音譯)說。

 

「不能通過這樣的佔領行動來參與民主進程。」

————————————————————————————-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紐約時報》記者。

——————————————————————————————-

中國政府聲稱 自治島嶼台灣中國的領土。

——————————————————————————————————

組織者估計,下午2點,至少35萬人在總統府周邊集結

截至下午4點, 警方統計的抗議者人數為11.6萬人。

電視新聞表示, 抗議者人數高達70萬

——————————————————————————————–

烏克蘭 vs. 台灣 ( Ukraine vs. Taiwan )

克里米亞 vs. 中國台北 ( Crimea vs. Chinese Taipei ) 

 馬英九 vs. 亞努科維奇 ( Ma vs. Yanukovych ) 

——————————————————————————————–

時代(Time Magazine)駐北京特派員勞哈拉(Emily Rauhala)

『台北戰役』顯示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多麼戒慎恐懼

The“Battle of TaipeiShows

Just

How Wary of China Young Taiwanese Are

 

相關  ] 時代︰馬血腥鎮壓 讓人想起228

——————————————————————————————-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二十四日以

四面楚歌的馬英九遭罷黜的亞努科維奇有著令人尷尬的類似

 

( Ma vs. Янукович)  Ma vs. Yanukovych

————————————————————————————————-

[ 烏克蘭對比台灣 ] ( Ma vs. Yanukovych )與強權鄰國掛鉤如出一轍

 

台灣人擔心,

俄國兼併克里米亞的悲劇可能在東亞上演

中國就是俄羅斯,台灣就是克里米亞。

——————————————————————————————————

[ 中國 俄羅斯 台灣 克里米亞 美國 ]

兩名美國參議員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肯

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墨菲

加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示威者的行列,

抗議烏國總統亞努科維奇將烏克蘭進一步推向俄羅斯。

 

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盧嵐

造訪基輔獨立廣場上的示威者,

鼓勵他們並協助分發食物。

要是參議員麥肯、墨菲助理國務卿盧嵐

也能造訪台北的示威人士

給他們加油打氣,

或許會是美事一樁。

 

相關  ]  從烏克蘭看台灣[ 白樂崎專欄 ]

————————————————————————————————————–

[烏克蘭vs.台灣,

Ukraine vs. Taiwan ,Crimea vs. Chinese Taipei,Ma vs. Yanukovych]

 

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 建立與中國大陸更緊密的經貿關係

就成了政府施政的首要課題。

 

2010年兩岸先在重慶

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其中規範雙方儘快完成

投資保障」、「貨品貿易」、「服務貿易 和「爭端解決機制

等四項協議。

這些協議完成簽署,兩岸自由貿易協議的完整架構就宣告完成。

2012年兩岸簽署《投資保障協議》,《服貿協議》去年完成簽署。

 

這意味着階級分化貧富差距將隨之加深。

 

馬英九政府 以他們未來創業發展的可能性

換取現下擁有強大遊說力道的資本家的利益

 

為了阻止自己遭到「世代剝奪」, 起而奮力抗擊。

 

台灣自由開放的政治、社會環境將因為服貿遭到侵蝕。

 

相關  ] 什麼引爆了台灣學生反服貿[ 紐約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