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獨「天然成分」談港獨

2015-01-21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49256

◎ 林泉忠

(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

https://www.facebook.com/john.lim.3154)

 

從台獨「天然成分」談港獨

=======================

最近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官方雜誌《學苑》出版的

香港民族論》在香港成爲搶手貨,

原因是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新年度的施政報告中,

高調狠批《學苑》的「港獨」言論。

 

此舉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掀起了新一波的「港獨」熱議。

 

筆者在2000年發表的題為〈何謂「香港人」?〉的論文中,

指出「香港人」身份認同因含有相當的政治性,

具有轉化為「香港民族主義」的潛在可能,

因此將其定位為「準民族主義」。

 

「九七」後香港仍然維持

與中國不同的法律、教育制度、貨幣、市場(奶粉問題即為一例),

使得香港市民不可能形成與大陸民眾一樣的國家認同。

 

不過,回歸後的香港,由於政治環境使然,

本土意識也沒有快速地進一步政治化,

進而發展成清晰的「香港民族主義」,

在這點上香港與台灣有明顯的不同。

 

然而,

香港社會存在「港獨」的思維,

卻是不爭的客觀事實。

 

2005 年至2007年,筆者與香港大學合作的調查,

顯示如果可以選擇,

四分之一的香港受訪者支持「香港應該獨立」。

 

香港政改的困境以及近幾年爆發的「中港矛盾」,

帶動了香港本土意識的高漲及本土乃至「港獨」論述的興起。

 

《學苑》於2013年出版的《香港民族論》專書

及2014年的《香港民族 命運自決》(2月號)

及《香港民主獨立》(9月號)的雜誌專題內容,

直接將將本土論述提升到「香港政治自主」的「港獨」層面,

即為顯例。

 

無可否認,

「港獨論」在香港年輕族群擴大的主因之一,

源自於對中共的不信任,

直接的因素則是對北京主導的香港政改與普選政策的失望。

 

上述2007年的調查中,

33%受訪者認為倘若中國繼續由中共統治,

會增加香港社會的「港獨」傾向,

弔詭地揭示了「反獨」最力的北京,

本身卻成為滋生「港獨」意識的重要源泉。

 

此外,

在台灣2007年與2013年的相關調查也同樣顯示,

堅持「拒絕民主」的中共繼續主宰中國,

成為台灣民眾不願意做「中國人」

拒絕與中國「統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轟轟烈烈的雨傘運動,

並未能絲毫動搖左右香港普選命運的「人大831決定」,

凸顯了北京無意改變持續經年的權力至上思維。

 

不難預測,在普選陷入死局的今天,倘若再做同樣的民調,

支持「港獨」的比例恐怕會明顯增加。

 

如今,

反對與中國統一的「台獨」思想

在台灣的年輕世代已普遍成為「天然成分」。

 

在香港年青族群中開始呈現的「港獨」意識

或「香港民族主義」訴求,

是否會步「台獨」後塵,

在香港社會進一步擴展對大陸的離心力,

仍有待持續觀察。

========================================

台獨台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

 

反對與中國統一的「台獨思想」

在台灣的年輕世代已普遍成為「天然成分」。

==========================================

台獨台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

==========================================

 

 

================================================

英國Malcolm Evans教授編的國際法教科書很清楚告訴我們:

某實體能否成為國家,

決定於該實體是否自己主張為國家,

且有意願被承認為國家。

不宣布獨立,台灣就不會成為國家。

 

[ 相關 ] 獨立是未來式非完成式[  黃居正  ]

=============================================================

[ Taiwan vs. Palestine ]   [ Crimea vs. Taiwan ]

 

美國學者譚慎格今天表示,

台灣應在兩週前和巴勒斯坦一起尋求聯合國承認它的國家地位,

很可惜台灣錯失了這個機會。

 

由於台灣有一部中華民國憲法

使台灣至今未能宣示是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

也讓巴勒斯坦的例子難以適用在台灣身上。

 

[ 相關 ]  巴勒斯坦尋求聯國承認 台錯失機會

==================================================

「九二共識」內涵是什麼?

由誰所決定?

透過何種程序所決定?

憑什麼拘束現在的人民?

 

[ 相關 ] 黃國昌嗆王郁琦 「九二共識」誰決定?

=================================================

有學者研究調查發現,

認為大陸經濟對台灣經濟有幫助的僅占25%,

而近50%的受訪者認為大陸經濟並沒有影響台灣經濟。

 

而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青年一代不斷進入,

他們已不太過分註重物質上的滿足了。

 

這一點從國民黨施政的失敗、連勝文經濟牌的失效就可以看出。

經濟牌青年世代中的影響力何其微小。

 

某種程度上,

這也是為何今年爆發的太陽花運動,

使得兩岸經貿關系遭遇挫折,

至今仍然在台灣“立法院”無法通過。

 

可以說,兩岸關系因此失去了動力。

 

[ 相關 ] 臺北選戰對兩岸關系的啟示[韋彬 ,英國《金融時報》]

===================================================

[民進黨,ECFA,林濁水,洪奇昌,蔡英文,中國,台灣]

民進黨執政將概括承受ECFA,

林濁水坦言,除非ECFA引發重大爭端,否則不至於發動公投處理。

洪奇昌說,

台灣社會或產業若覺得ECFA對經濟帶來不良影響

或無法產生預期效果,「我們可以針對這部分理性探討」。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瑯說,

蔡英文從未說「公投廢ECFA」,

而是主張用民主程序檢視ECFA條文,

由立法院逐條審查對台灣不利的部分,

並與中國重新談判。

 

[ 相關 ] 民進黨:概括承受ECFA 不會公投[林濁水,洪奇昌 ]

=================================================

[權貴資本主義敦促美國成為中國的附傭]

上月,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牽頭下,

51位美國重量級商界領袖敦促奧巴馬

把2016年簽訂中美雙邊投資條約

作為與習近平會晤的一個優先重點。

 

這一條約將為兩國帶來巨大利益

 

[相關]  重啟中美關係[王棟 紐約時報]

======================================================

[ 民共協作網絡 ]

 

國台辦系遭到檢討之餘,

北京勢必加速培育新的代理人集團,

強化與民進黨的溝通聯繫。

 

民進黨如何對應新一輪統戰攻勢?

 

黨內會不會很快浮現連戰型角色?

是否出現「民共協作網絡」?

這些考驗很嚴酷。

 

防範馬政府利用執政最後一年,加速掏空或出售台灣。

 

馬英九倉皇尋求「歷史定位」的心態,

北京順勢利用其剩餘價值,不無可能。

 

[ 相關 ] 民進黨時刻[  吳介民  ]

=====================================================

馬頒國家文藝獎 王小棣「有事」拒合影

2014-09-25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16053

 

馬頒國家文藝獎

王小棣「有事」拒合影

====================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

 

榮獲國家文藝獎的電影導演王小棣

昨天演出一場「缺席」秀,

技術性迴避了與馬總統合影的尷尬。

 

國家文藝獎昨在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

得獎人畫家陳正雄、建築師陳邁、

導演王小棣、舞台設計家王孟超

與指揮簡文彬皆親自出席,旅居美國的作家王鼎鈞因年事已高,

不宜長途飛行,由太太代出席典禮。

導演王小棣領獎致詞時,談到國家處境,情緒激動。(記者潘少棠攝)

導演王小棣領獎致詞時,談到國家處境,情緒激動。

(記者潘少棠攝)

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施振榮(左起)、王棣華、陳邁、馬英九、陳正雄、王孟超、簡文彬、龍應台,導演王小棣迴避與馬合影。(記者潘少棠攝)

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

施振榮(左起)、王棣華、陳邁、馬英九、陳正雄、

王孟超、簡文彬、龍應台,導演王小棣迴避與馬合影。

(記者潘少棠攝)

 

馬離開後才回會場拍照、受訪

依往例,

在頒完獎後,馬總統會與全體當屆得獎者合影,

但要合照時,舞台上卻獨缺王小棣,

原來是她拒絕與馬同台合照,

堅持「有事」,一直待在休息室,技術性迴避與馬同台,

直到馬離開,王小棣才又回到會場,

接受媒體拍照與採訪。

 

聲樂之父曾道雄 也曾拒絕和馬握手

三年前台灣聲樂之父曾道雄獲頒文藝獎時,

同樣拒絕上台接受馬英九致贈的建國百年紀念筆,

也不願和馬握手、合照,讓馬很尷尬。

 

王小棣昨天的缺席秀顯得低調,

卻也避免了主辦單位的尷尬,

國藝會同仁說,

王小棣從來不是劍拔弩張,

與人對幹的藝術家,

她的抗議行動很委婉,

卻充分說明了她的意志與決心。

 

感情豐沛的王小棣,

昨天從她的人生導師陳玉峰手中接過獎項時,

兩度激動落淚說:

現在是台灣面臨最內憂外患,體質也最虛弱的時刻。」

對於得獎她感到相當徬徨,

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王導致詞激動落淚 高呼台灣加油

她強調,

台灣是個需要被仔細珍惜的小而美國家,

「台灣雖小,卻要承接歷史重擔」、

「得思考要如何保護我們美麗的國家,

以及民主自由的生活跟經濟模式,

農產品與環境保護是大家要努力的方向」,

針對國家紛紛亂象,

她不禁握拳說:「台灣加油!」

 

王小棣還流著眼淚感謝陪她一起奮鬥多年,

卻來不及看到她得獎的密友黃黎明,

她哽咽說出:「黃黎明,這個獎是我們一起拿的。」

語畢,現場響起如雷掌聲。

 

最年輕得主簡文彬

則從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退休員工吳慧娟手上接下獎項,

「覺得自己擔子很重,扛下使命的傳承」,

期許自己能像前輩一樣發揮影響力,

「讓下一代以我們所努力的目標為目標。」

 

王鼎鈞透過影片表示,

得獎喜訊傳來時,幾乎要「初聞涕淚滿衣裳」,

得獎意義對他而言,是在「就木歸土」前,

終於可以對國家無罪、對文藝無愧。

 

陳正雄認為創作是條孤單艱苦的長路,

走過一甲子,他還要更努力,

不斷突破、創新,再為國家爭光。

 

陳邁則感謝一路貴人相助,「更要飲水思源、愈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