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菁英的反社會人格──從蔣偉寧辭職談起

 

徐兆安 Jul 16, 2014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2248

 

離地菁英的反社會人格

──從蔣偉寧辭職談起

===================

對長期關注社會與教育議題的朋友們來說,

教育部長蔣偉寧請辭,

並未帶來正義伸張的痛快,

而是一陣錯愕,

以及對政局的無力感。

 

大家都無法理解,

為何一個任內狀況不斷,

推行政策時對社會、學生與家長

都造成重大傷害的不適任官僚

要等到個人學術研究操守出現無法解釋的失格時,

才被逼出來面對。

 

請辭時還可以擺出一副大局為重的態度,

優雅地一鞠躬,

彷彿在等待誰會給他掌聲似的;

而事實上,

昨日他亦在教育部一眾職員的掌聲、獻花、簇擁中離開。

圖說:前教育部長蔣偉寧與陳震武。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這份沮喪的源頭,

絕非民眾妒恨菁英的非理性心態,

而是台灣統治菁英階層集體的價值觀偏差。

 

菁英們對本國人民的痛苦視若無睹,

容許自己的政策殺人,

可以在關乎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上說謊不眨眼,

真正能讓他們在乎的,

卻只有自己在所謂國際學界上的名聲。

 

回顧蔣偉寧任內所作所為,

當初在反媒體壟斷運動時,

蔣以跋扈的姿態壓制參與抗爭學生的言論,

親官方媒體還為他抱不平,

譴責學生代表陳為廷不禮貌;

月前的免試入學爭議,

粗糙政策在學生與家長之間造成恐慌,

蔣仍然得到馬英九總統力挺,

官方定調將十二年國教亂象的責任

歸咎於家長落伍思想,

以及名校迷信。

 

這些重大的施政問題,

都沒有逼得蔣偉寧像這幾天那樣密集地面對公眾。

 

原來,

統治菁英們來說,

在國際學界的個人榮辱,

比傷害台灣本地社會的政策重要那麼多

 

這種可怕價值偏差從何而來?

 

其深層的原因應在於,

脫離本土的士大夫出山文化,

一直瀰漫在台灣學界與政界中。

 

至少自1970年代以來,

留學外國的高學歷菁英在各領域頭角崢嶸。

 

國家擺出禮聘他們出山服務的姿態,

讓不少人自以為犧牲重大,

捨棄了崇高的國際學術舞台與國外優渥待遇,

抱著一種「入地獄」與「入鬼島」的心態回國服務。

 

因此,

這些人最多只會感念提拔他們的權力者,

對本國人民的死活,

則嚴重缺乏責任感。

 

或許他們會認為:

我都犧牲成這樣,你們還想怎樣?

 

代中國士大夫尚且知道他們所以能退而優游山林,

乃由於人民辛勤耕作,

讓他們享有免稅免役的優惠而來

(儒家所謂「代耕之義」)。

 

但不少當代台灣的旅外菁英的權力根基,

卻來自美國主導的西方學術霸權,

因此,

他們心態與關懷與在地社會嚴重脫節。

 

離地菁英對本土人民漠不關心,

對在地的台灣年輕學者與研究生尤其殘忍。

 

這次論文弊案最驚心動魄的一幕,

莫過於

蔣偉寧將指導、合作研究的學生推上火線,

讓他在公眾面前包攬一切責任。

 

在台上,

蔣一派神色自若,學生則誠惶誠恐,

這落差很可能不是來自尊師重道的傳統,

而是兩人權力關係的懸殊

 

觀眾從電視螢幕看到的,

不是學生壯烈地捨命護師,

而是蔣挟著中華民國政府

美國學術霸權的雙重權威,

強迫本土培育的博士就範。

 

無論在政界或學界,

離地菁英們的扭曲心態,

都讓他們無法真正抱著基本同理心與人相處,

持續在公私領域製造無數不幸。

 

更可怕的是,

在現有依賴外來學術權威的知識生產架構之下,

這樣的人物,

蔣偉寧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

哈佛大學(Harvard)、耶魯(Yale)

馬江 = Harvard + Yale = KMT-2014

————

馬政府–偽造論文審查事件 = Harvard + Yale + Stanford

蔣偉寧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

[ 學閥鐵三角 台灣學術界的陰暗面 ]

 

除了論文的問題外,

台灣學術界遭媒體檢討的另一現象是"學閥"問題,

台灣維基 學閥的定義

憑借勢力把持教育界或學術界者"。

 

台灣維基學閥的定義還包括

"一些學閥,他本身就在官場上混。

 

這樣的學閥既是官僚,又是所謂的學者。

 

他們的學術霸權的建立,多半不是靠學術,而是靠權術"。

 

《風傳媒》點名台灣有"學閥鐵三角",

包括前教育部長曾志朗 中央大學校長劉兆漢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

 

劉兆漢是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兄弟,

擔任過大學校長的劉兆玄是馬英九政府的第一任行政院長。

 

《風傳媒》指蔣偉寧任教育部長後,

委任這三人擔任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

形成壟斷國立大學校長遴選的學閥作風,

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隱憂"。

 

報導引述不具名學界人士檢舉說,

這三人過去十年間輪流擔任

由國立的中央大學台灣交大台灣清大

以及陽明大學共組的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

 

聯合大學系統發表聲明

反駁說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公平、公正、客觀",

聲明並反擊說該報導

內容明顯錯誤且恣意橋接、編造不實謠言,

嚴重影響三位當事人之名譽

而要求其將報導撤回。

 

[ 相關 ]  台灣來鴻:學術界的陰暗面[ BBC ]

======================================================

 

[台灣年輕人不準備放棄自由權利]

台灣年輕人不準備放棄

在中國都還只是夢的自由和權利

—————–

太陽花運動意味

北京華府視為理所當然兩岸寧靜

可能已經正式宣告結束。

 

[ 相關 ] 彭博:馬像在當中國區長[ Bloomberg View]

===========================================================

歷史證明 那些造成最多流血的人,

剛好也就是相信法律、邏輯與歷史都站在自己這邊的人。

 

如果我們的社會要保衛自己,

那麼要極力防範的並非個人的危害,

而是國家的危害。

 

未來不可知, 但眼看國家暴力無極限

正當防衛的對象應該是國家

 

正如卡謬說的:

正義與最具現實性的考量都主張,

法律應該要保護個人,

以對抗因為內鬥或傲慢而陷入瘋狂的國家。」

 

[ 相關 ] 失控的國家暴力[  錢建榮  ]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台灣國共爭奪中國主權戰爭脫身 ]

[ 台澎一國金馬一國  中國內戰不必拖台灣下水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

<< 台灣不會因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存在變成中華民國 >>

[  國民黨殘餘者虛構的政府 >>>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

冰山一角的學術崩壞現象

2014-07-21

◎ 顧忠華

 

《澄社評論》

 

冰山一角的學術崩壞現象

=====================

紛擾一陣子的論文投稿詐欺醜聞,

隨著教育部長下台

學術界的自清運動似乎轉而消沉,

輿論對於學界亂象痛心疾首的指責,

也可能雷聲大雨點小、船過水無痕,

正好反映了台灣學術界一再沉淪的根本問題:

權力精英其實沒有自我反省能力,

更欠缺徹底改變不合理制度的決心與勇氣。

 

話說從頭,

記得十多年前,

擁有決策權力的經濟學者大力鼓吹,

主張以國外期刊發表論文數來進行學術評鑑,

當時曾有不少反彈聲音,

一方面質疑「蘋果不應該與雞蛋」比較,

反對拿自然科學獨尊SCI和EI的標準,

套用在具有多元性、本土性的社會科學研究上;

另一方面也批判強制施行SSCI評鑑,

背後充滿了濫用權力、製造學術權貴階級的「隱性功能」。

 

只是當時這類意見猶如狗吠火車,

不旋踵台灣學術界全都籠罩在以論文數量衝大學排名,

以及所有新聘、升等指標

窄化到只看「埃及」(I級)數據的扭曲競賽中。

 

令人感到震驚、卻不意外的是,

獨尊量化指標的極端荒謬戲碼,

竟然是發生在自認最為嚴謹的理工科領域,

而且教育部長還是共犯!

 

這不僅顯示過去不斷宣稱要提升學術水準,

必須將自然科學評鑑標準引進人文社會科學的說詞完全破功,

更使得台灣學術界浮誇作假的心態暴露無遺,

以後誰相信學者提出自己論文的「埃及」成就,

不是滲水、操弄的數據呢?

 

歸根究柢,

台灣學術界的「知識—權力遊戲」,

從來沒有認真思考如何以最公正的模式,

來判斷學術貢獻的品質。

 

一味只重量化指標的結果,

是造就一批精於投稿國外(而且是英語系)期刊的既得利益階層

真正腳踏實地研究的學者得不到應有的酬賞,

十幾年下來,

中研院感慨人文社會科學後繼無人,

自然科學形同信譽掃地,

何以致之?

 

當初始作俑者,

不該出來認錯道歉,

並由下而上重建評鑑制度,

讓學界歪風有導正的機會嗎?

———————————————————————————————–

(作者為澄社執委)

============================================================

[ 學閥鐵三角 台灣學術界的陰暗面 ]

 

除了論文的問題外,

台灣學術界遭媒體檢討的另一現象是"學閥"問題,

台灣維基 學閥的定義

憑借勢力把持教育界或學術界者"。

 

台灣維基學閥的定義還包括

"一些學閥,他本身就在官場上混。

 

這樣的學閥既是官僚,又是所謂的學者。

 

他們的學術霸權的建立,多半不是靠學術,而是靠權術"。

 

《風傳媒》點名台灣有"學閥鐵三角",

包括前教育部長曾志朗 中央大學校長劉兆漢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

 

劉兆漢是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兄弟,

擔任過大學校長的劉兆玄是馬英九政府的第一任行政院長。

 

《風傳媒》指蔣偉寧任教育部長後,

委任這三人擔任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

形成壟斷國立大學校長遴選的學閥作風,

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隱憂"。

 

報導引述不具名學界人士檢舉說,

這三人過去十年間輪流擔任

由國立的中央大學台灣交大台灣清大

以及陽明大學共組的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

 

聯合大學系統發表聲明

反駁說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公平、公正、客觀",

聲明並反擊說該報導

內容明顯錯誤且恣意橋接、編造不實謠言,

嚴重影響三位當事人之名譽

而要求其將報導撤回。

 

[ 相關 ]  台灣來鴻:學術界的陰暗面[ BB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