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中信:張虔生為何要當新加坡人

2013年12月28日

蘋中信:

張虔生為何要當新加坡人

 

(謝金河)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1228/35540069/%E8%98%8B%E4%B8%AD%E4%BF%A1%EF%BC%9A%E5%BC%B5%E8%99%94%E7%94%9F%E7%82%BA%E4%BD%95%E8%A6%81%E7%95%B6%E6%96%B0%E5%8A%A0%E5%9D%A1%E4%BA%BA%EF%BC%88%E8%AC%9D%E9%87%91%E6%B2%B3%EF%BC%89

日月光高雄K7廠污染事件迄今仍餘波盪漾,

除了偷排廢水污染我們家園,

引來政治攻防戰,

我也特別注意到這個事件背後的租稅

及資本市場運作的問題。

從正常情況來看,

日月光K7廠遭到高雄市環保局停工處分,是會造成營收減少,

影響獲利的重大利空,日月光股價非大跌不可;

不過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日月光從偷排廢水事件曝光以來,

股價不但沒有大跌,且還「硬朗」不已,

關鍵在外資不停地大力買超。

 

股息稅率差了1倍

在偷排廢水事件以來,外資買超日月光股票達28萬2214張,

一舉超越台積電、台達電,外資共持有77.93%的股權,

躍身成為外資持股第一大企業。

敢在日月光最大利空來襲之際,

大力買超日月光股票的外資到底是何許人?

 

外資圈子都直指是日月光張家

從海外匯入鉅款來護持自家股價。

 

28.22萬張日月光必須動用近80億台幣的資金,

可以想見日月光張家財力有多麼雄厚。

但這背後又引伸出了兩個問題,

是張虔生是新加坡人,

是這些以外資名義大舉買進日月光的外來資金都透過外國券商下單,

買超日月光的前十五大券商

都是高盛、麥格里、瑞士信貸、花旗環球等外資券商,

國內本土券商根本吃不到。

台股經過去年的證所稅折騰,

今年的周轉率創了歷史新低,

過去以超高周轉率自豪的台股,

如今連美股都比不上。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

當初跑掉的大戶資金回流不到一半,

為什麼大戶要跑?

 

這又涉及台灣不良的租稅設計。

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在偷排廢水事件爆發後,

媒體才發現他是新加坡人。

 

同樣是兩隻腳踩在台灣這片土地上,

當本國人與當外國人就出現了迥然不同的租稅待遇。

 

例如,

同樣領到今年日月光配發的每股1.05元股息,

本國投資人領到的是「營利事業所得」,

必須併入綜合所得稅,適用最高40%的稅率,

但是像張虔生變成外國人,

他拿到的股息卻可分離課稅,最高稅率20%,

差了1倍。

 

2015年開徵證所稅以後,內資要課證所稅,

租稅已「減半」的外資,卻不必課證所稅,

如此一來,

有本事的企業大老闆自然用腳投票,

努力變身當外國人。

 

不良體制掏空台灣

內外資在租稅制度的不公平待遇,

不僅使自然人變外國人,

連經營的企業也變成在開曼群島、薩摩亞群島等低租稅地區註冊的外國企業。

今年台灣資本市場最流行的名字前面有「F」的公司上市,

就是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市,其實這些掛上「F」股的公司,

十之八九都是台灣人經營的企業,但因為在海外註冊,

稅賦也發生在境外。

 

像張虔生買F股的股票免稅,

而本國投資人則須課以最低稅賦制,

明明是在台灣生活的人,

但是當本國人與外國人,租稅待遇迥異。

日月光事件在污染台灣的背後,

其實牽扯出來的是「厚待外資,

欺負本國人」的租稅政策,

這種掏空台灣的不良體制設計,等於變相鼓勵台灣的有錢人,

努力在台灣,賺到的錢放在境外,這樣的租稅制度,

台灣經濟是不可能好起來的。

————————————————————————————————-

「割肉餵虎」的寶島債

2013-12-13

 

「割肉餵虎」的寶島債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3/today-s1.htm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本週二在台灣發行「寶島債」,

連日來引發極大爭議。

 

這些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本質上對台灣傷害很大,

從主管機關到承銷的公股銀行,

卻急切為之配合,以致醜態百出,

甚至連國家尊嚴都不顧,

實在是馬英九政府一味打擊台灣、配合中國的金融篇。

 

中國金融及工商事業前來發債吸金,

一如中國所有對台灣的舉措,

本質上都兼具經濟與政治屬性。

 

從經濟層面說,

中國經濟由於泡沫化十分明顯,

貨幣政策趨緊,

一年來幾度發生銀行同業拆放利率勁揚或「錢荒」現象,

銀行對企業貸放審核轉為嚴格。

 

資金取得與成本既不再廉宜,

中國人乃轉向香港和台灣籌資;

尤其台灣資金寬鬆幾近浮濫,

馬政府又無力改善投資環境,

資金近年不斷外流,

如今中國國有銀行前來吸金,

使台灣這一困境更為突出。

 

對中國業者來說,台灣真是吸金樂園。

 

有如國人所見,

台灣資金不但多而便宜,

馬英九主政下的財金主管機關,

五年前從開放人民幣現鈔買賣起,

不斷打造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融業務,

包括「道德勸說」銀行提升人民幣利率以達「今年底上千億元」目標,

加碼開放以求「寶島債」發行今年可達百億元。

 

如今,

人民幣在我國已成僅次於美元的外幣存款,

「金融資源人民幣化」更讓有識之士引以為憂。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次台銀、兆豐兩家官股銀行為爭取承銷主辦權,

且不惜演出殺價競爭醜戲,

以致中方籌資成本更低。

 

對中國來說,

台灣官方和業者對此事的天真、麻木、見利忘義,

不僅使台灣成為中國吸金天堂,

在邁向「和平統一」之路尤增添動力。

 

質言之,

在過去以磁吸製造業掏空台灣產業之後,

現在進行式是從資金面吸榨台灣。

 

近五年放寬企業投資中國上限,

上市櫃公司資金大量西進,

加上服貿協議如通過將大舉開放金融業「登陸」,

都屬馬政府當內應而主動奉送;

「寶島債」則是中國前來吸金,

兩者的後果都是掏空台灣資金。

 

有如此裡應外合,

中國當然躊躇滿志,

得意忘形。

 

就在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前來吸金當天,

台灣有報紙出現

「祝賀中國建設銀行島內最大金額人民幣寶島債在臺發行首發成功」廣告,

包括台銀、兆豐等五家官股銀行名列其中;

但在立委痛批為中國「吸金兼洗腦」廣告背書之後,

官股銀行旋即否認事前知情。

 

此事非同小可,不容當局打馬虎眼。

 

從廣告性質說,其「島內」稱呼,

是中國一貫併吞野心的具體表露,

從而廣告顯然為中國作政治宣傳,

且違背我國現行政策與法令,

自應依法處置。

 

這又分兩方面看,

相關官股銀行若事前不知情,

中國的國有銀行公然在台灣刊登既違法又虛假的廣告,

此事不辦,

我國還有尊嚴與法治嗎?

 

其中,

承銷主辦銀行辯稱不知情,

最違反常識,

實在「莊孝維」。

 

銀行若知情而配合,

形同為中國銀行吸金而不惜踐踏國格;

銀行經營建立在公眾信任之上,

如此公股銀行,

還能繼續受台灣人民信任嗎?

 

這一事件至今值得肯定的,

是立法院不分朝野政黨的監督。

 

特別是財委會通過「三限」原則,

要求主管機關對「寶島債」嚴肅審查,

採取限總額、限與我競爭之企業、限發行利率等條件,

以免我國自嚐「割肉餵虎」的愚蠢加自殘惡果。

 

我們也期待國會,

嚴厲督導金管會等主管機關追究「寶島債」廣告的處理。

 

中國這次如此囂張,

既公然前來吸金,還大吃我國豆腐,

甚且有廣告造假之嫌,

其癥結一言以蔽之,

就在以往主管機關的配合與姑息,

加上相關業者唯利是圖。

 

此事若再輕縱,

我國在自己的土地上被軟土深掘、尊嚴與國家利益盡失的事例,

勢必層出不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