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國起訴中國晉華公司及3名台灣人從事商業間諜,兩岸中國人一丘之貉

2018-11-02

http://www.peoplenews.tw/news/21450df4-7b09-403a-9504-715ea0bba54f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晉華公司及3名台灣人從事商業間諜,指控他們共謀盜竊、輸送和擁有從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盜竊來的商業秘密,以便為中國政府控制的一家公司謀取利益。圖/取自維基網站公開資源

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晉華公司

及3名台灣人從事商業間諜,

指控他們共謀盜竊、輸送和擁有

從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盜竊來的商業秘密,

以便為中國政府控制的一家公司謀取利益。

圖/取自維基網站公開資源

 

美國起訴中國晉華公司及3名台灣人從事商業間諜

===================================

一個聯邦大陪審團對一家中國國有企業、

一家台灣公司和三名台灣人提出起訴,

指控他們共謀盜竊、輸送和擁有從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

盜竊來的商業秘密,以便為中國政府控制的一家公司謀取利益。

司法部說,所有被告均被指控共謀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等罪名。

 

美國之音報導,

被起訴的企業是中國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和台灣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UMC),

他們被控從全球半導體業領軍企業、

 

總部在美國的美光公司(Micron)盜取商業秘密。

 

美國還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下令禁止繼續轉讓被盜竊的商業秘密,

並禁止某些被告向美國出口任何

由聯華或晉華利用相關商業秘密所製造的產品。

 

起訴書在2018年9月27日提交,11月1日公佈。民事訴訟於11月1日提交。

 

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宣布了起訴的消息。

他說:「美光據估計價值為1千億美元,

佔有動態隨機存儲器產業的20%到25%的份額,

這項技術中國在前不久才擁有。這起以及最近其它案件顯示,

中國增加了針對美國的間諜活動,而且一直在迅速增加。

我在這裡要說:夠了。司法部將本著操守和專業精神,

大力起訴這類非法活動。

 

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說:

沒有任何國家比中國對我們的觀念、

我們的創新和我們的經濟安全構成更廣泛、更嚴重的威脅了。

 

中國政府執意要獲取美國技術,他們不惜動用各種手段,從境外投資、

收購公司和網絡入侵到獲取公司現任或前任僱員的服務以掌握內部信息。

 

如果中國獲得了一家美國公司最重要的技術

—這種使其成為行業龍頭的技術—該公司將蒙受重大損失,

我們的國家安全甚至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我們致力於與我們的聯邦、州、地方和私營部門的合作夥伴密切合作,

抗衡來自中國的這一威脅。

 

司法部說,在起訴書所指控的共謀盜竊之前,

中國並沒有掌握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技術,

中國中央政府和國務院公開把DRAM和其它微電子技術

列為國家經濟重點。

根據起訴書,被告之一台灣人陳正坤原為美光公司

2013年收購的一家電子公司的總經理兼董事長,

後來成為美光公司在台灣一家子公司美光記憶體(MMT)的總裁。

 

MMT負責為美光公司製造至少一種DRAM芯片。

 

美國司法部說,陳正坤2015年從MMT辭職,幾乎立即開始為聯華工作。

 

在陳的安排下,聯華與福建晉華合作,由福建晉華提供資金,

聯華將DRAM技術轉移給福建晉華進行量產,技術由兩家公司共享。

 

陳後來成為福建晉華的總裁,並負責其DRAM生產設施。

 

美國司法部說,陳正坤在聯華公司期間招呼了很多MMT僱員,

包括本案另外兩名被告何健庭(音譯)和王永明(音譯)。

 

在離開MMT之前,

何與王都盜竊了幾項與DRAM設計和生產有關的商業秘密並帶給UMC。

 

王在離開MMT之前,下載了900多份美光機密和專有文檔,

把它們存在USB外盤或個人云存儲內,使其在聯華工作期間,

可以獲取相關技術。

 

依照美國法律,被起訴並不等於有罪。

 

如果被判罪名成立,

個人被告因經濟間諜罪名面臨最長15年的監禁及5百萬美元罰款,

因竊取商業秘密罪名面臨10年監禁。

 

如果公司被判有罪,

每家公司面臨被沒收非法所得的處罰以及最高逾200億美元的罰款。

================================================

================================================

[    中國商業間諜 ]

 

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說:

沒有任何國家比中國對我們的觀念、

我們的創新和我們的經濟安全構成更廣泛、更嚴重的威脅了。

 

中國政府執意要獲取美國技術,他們不惜動用各種手段,從境外投資、

收購公司和網絡入侵到獲取公司現任或前任僱員的服務以掌握內部信息。

 

如果中國獲得了一家美國公司最重要的技術

—這種使其成為行業龍頭的技術—該公司將蒙受重大損失,

我們的國家安全甚至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我們致力於與我們的聯邦、州、地方和私營部門的合作夥伴密切合作,

抗衡來自中國的這一威脅。

 

[ 相關 ] 2018美國起訴中國晉華公司及3名台灣人從事商業間諜[  ]

================================================

韓台企業「去中國化」大潮來襲?

2015/12/15

http://zh.cn.nikkei.com/industry/management-strategy/17307-20151215.html

 

韓台企業「去中國化」大潮來襲?

============================

伴隨中國經濟減速,

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較深的台灣、韓國的産業

競爭力出現下滑。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當數智慧手機等IT相關領域。

 

韓台企業正努力試圖降低中國經濟減速帶來的影響,

包括採取「中國+1」政策等,

將生産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的趨勢正在加強。

「被紅色産業鏈奪走了的需求」


      在推進與大陸融合的馬英九政權下,

台灣與大陸的經濟紐帶日趨緊密。

 

台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出口占到其總出口額的40%左右。

 

不過,作為台灣經濟命脈的對大陸出口卻在2014年11月轉為同比下滑,

之後這一下滑趨勢也未得到緩解。 

首爾的免稅店裏擠滿了前來採購化粧品等商品的中國遊客

(首爾市中心的樂天免稅店)

 

      中國市場在2014年佔到全球智慧手機供貨量的約三分之一。

但由於經濟減速,智慧手機需求銳減,

作為智慧手機核心部件的系統LSI(大規模積體電路)

和存儲介質所用的DRAM等半導體供貨量也出現下滑。

      韓國的對華出口也明顯下滑。

石油化工、智慧手機的無線通信設備、

鋼鐵産品、農機設備等均陷入低迷。

尤其是通用機械,下滑幅度更大。

      「紅色産業鏈奪走了台灣的需求」,這一論調開始在台灣興起。

 

隨著大陸企業的崛起,

擠佔了台灣企業從海外承接訂單的生産額和出口需求。

       中國政府向半導體和液晶面板産業投入鉅資,

加緊培育大陸本土企業。

 

生産智慧手機觸控螢幕的台灣第二大企業

勝華科技由於與大陸企業的競爭等導致業績惡化,

於 2014年10月提交了破産保護申請,2015年7月下市。

 

生産船舶引擎的韓國斗山引擎的相關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向國有造船廠下發通知,

要求優先採用本國企業生産的引擎,因此斗山引擎的出口在持續放緩」。

      韓國廠家的低迷在消費品方面也非常顯著。

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廠商三星電子2014年二季度

在中國的銷量被本土企業小米及聯想集團超越,

從原來的首位一下跌落到第三位。

      中國企業的産品在性能上接近三星産品,

而價格有時甚至只有三星的一半左右。

 

主要競爭對手美國蘋果公司憑藉壓倒性的品牌影響力,

2014年秋上市的新款「iPhone6」系列獲得市場好評,

在中國的銷量大增,

在這種情況下,三星的困境也就格外突顯。

「去中國依賴症」大潮?

       「現在已經想像不出沒有中國人會是什麼樣子」,

在韓國西南部的濟州島上從事高檔住宅開發的

韓國RAON休閒開發公司負責人如此表示。

 

根據濟州島的制度,

外國人進行房地産投資只要達到一定規模就可以獲得居住權,

富裕階層出於投資和居住的目的前來購買。

 

在「RAON私人渡假區」的首期銷售中,

中國人的購買量已經超越韓國人。

       2014年訪問韓國的外國遊客達到1420萬人,同比增長16.6%。

其中中國人佔到43%,居於首位,

是排在第二的日本人的約2.7倍。

 

而且這一差距還在持續擴大。

 

在韓國最大免稅店企業樂天免稅店裏,

2013年面向中國人的營業額首次升至第一,

2014年中國人的消費佔到了70%(機場商店除外)。

       不過,過度依賴中國也潛藏風險。

2015年5月韓國發現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確診病例。

 

之後,外國遊客一度遠離韓國,而相比之下,

中國遊客的下滑幅度更大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韓國旅遊業蒙受沉重打擊。

      為減輕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韓國産業界開始加強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聯絡,

採取「中國+1」策略。

 

韓國政府2014年12月在釜山市召開與東盟(ASEAN)各國的特別首腦會議上,

決定到2020年將雙方的貿易量提升至2000億美元,比2014年增加45%。

      「本週也要去越南」,

一位向三星電子供應智慧手機組裝生産設備的

日企駐首爾人員最近幾年前往越南出差的機會越來越多。

 

原因是此前將主要生産基地放在中國的三星已開始正式啟動向越南的生産轉移。

LG電子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市投資15億美元、

用於生産智慧手機和家電産品的工廠也在2015年3月投産。

      台灣大型電子代工服務(EMS)企業

仁寶電腦工業7月份也重新啟動了此前停産的越南北部工廠。

      到2020年在印度修建10~12個工廠,

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董事長郭台銘

2015年7月訪問印度時,

面對當地電視臺記者的採訪非常高興地宣佈了這一消息。

 

鴻海一直將主要生産基地放在中國大陸,

但人工費上漲和經濟減速趨勢正愈發明顯。

 

郭台銘在6月下旬的鴻海股東大會上強調 2015 的進駐印度非常重要。

目前正不斷在當地投資光伏電池和電子商務。

        韓國、台灣企業借助中國大陸市場獲得了增長,

但目前「去中國依賴症」的大潮正在襲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