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庫13趴 前年補貼利息47億全民買單

2016-04-02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974893

 

四大行庫13趴

前年補貼利息47億全民買單

=======================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新政府年金改革備受矚目,

不過,

退休軍公教的十八趴

公營行庫現職與退休員工存款也享有十三趴優存利率,

中央銀行、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等

四大公營行庫前年利息補貼達四十七億元,

由全民買單。

 

新政府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內定執行長林萬億表示,

注意到此議題,會把相關資料蒐集後,

送年金改革委員會討論。

年金改革委員會內定執行長林萬億表示,新政府的年金改革,一定會對不同職業別,做到公平對待。(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年金改革委員會內定執行長林萬億表示,

新政府的年金改革,

一定會對不同職業別,做到公平對待。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林萬億︰送新政府年金改委會討論

行政院曾在九十六年十一月核定

財政部所屬國營銀行十三%優惠存款改進方案」,

翌年起實施。

 

改革案優存利率仍是十三%,

但存款訂有上限,

現職行員四十八萬元、工員廿八萬元,

退休人員優存為五百萬元。

 

而改革案前,

即九十七年前的年資退休優存仍以十三%計息,

之後年資改以三年期定存利率加碼三%。

 

但改革後的十三%優存仍相當優惠,

以四十八萬元換算,

一年利息收益達六萬二千四百元;

一般民眾須存五○八萬元,

要花十.六倍的成本,才有相等收入。

 

而五百萬元退休金額度,

每年利息收入高達六十五萬元,

每月利息收入約五.四萬元,

比年輕人二十二K月薪還多出一倍以上。

 

民營化3公股銀行 也享13趴

除政府持有的四大行庫外,

已民營化的三商銀、兆豐銀行、合庫等公股銀行員工,

也享有十三趴的好處,

利息補貼會侵蝕獲利,

等於吃投資人「豆腐」,

且因政府是其最大股東,

國庫收益也連帶受影響。

 

三年多前,馬政府提出的年金改革方案,

並不包括公營金融機構,但銓敘部官員認為,

十三趴如未納入年金改革方案,不符公平正義。

 

銀行行員向來被認為捧「金飯碗」,

九十七年改革幅度過小,優存利率仍維持十三趴,

而改革後年資以三年期定存利率加碼三%,

但現在一般民眾存款,一年期定存利率也僅一%。

 

林萬億表示,

最近的確有人提到十三趴議題,

年金改革委員會將把不同職業別、不同意見納入討論,

公營事業民營化後,有不同處理、不同待遇,

各種案例都會掀開來討論,儘量蒐集不同資料。

 

新政府的年金改革,一定會對不同職業別,

做到公平對待,對於過當保護,加以正視處理。

========================================

行政院九十六年十一月核定

財政部所屬國營銀行十三%優惠存款改進方案」,

翌年起實施。

 

改革案優存利率仍是十三%,

但存款訂有上限,

現職行員四十八萬元、工員廿八萬元,

退休人員優存為五百萬元。

 

改革案前,

九十七年前的年資退休優存仍以十三%計息,

之後年資改以三年期定存利率加碼三%。

 

但改革後的十三%優存仍相當優惠,

以四十八萬元換算,

一年利息收益達六萬二千四百元;

一般民眾須存五○八萬元,

要花十.六倍的成本,

才有相等收入。

 

而五百萬元退休金額度,

每年利息收入高達六十五萬元,

每月利息收入約五.四萬元,

比年輕人二十二K月薪還多出一倍以上。

========================================

退休軍公教的十八趴優存利率

公營行庫員工存款十三趴優存利率

==================================

公營行庫十三趴優存利率

 

 

====================================

 

 

========================================

誰怕社會住宅?

2015-03-07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60724

(作者為台北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 王傳睿

 

誰怕社會住宅?

=============

社會住宅能打房嗎?

 

多少可以,但這直接的影響是租屋市場,

而同時因為租屋市場的萎縮

使得以租屋養房的景氣會變得稍微差一點,

但房市的交易減少在意圖成為包租公包租婆的圈屋投資者,

但以自用住宅為導向交易市場反而會活絡。

 

這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年輕族群的月收入中,

租屋開銷的比重減少後,

隨著台灣人多半在成家立業後希望有個自用住宅的觀念,

反而使得購屋年齡會開始下降。

 

因此,由於市場上可能的購屋群多了,

住宅市場的價格反而不會大幅降低,

就算真的降低了

也不過是因為台灣現實下住宅市場的房價推太高的反彈,

而不應該怪罪於社會住宅政策。

 

再次強調,

社會住宅的影響主要是以租屋為導向的投資者,

而不是一般的建商與房仲業,

而社會住宅反而有可能促使這兩項行業的活路出現。

 

馬總統擔憂的社會住宅導致的觀感問題,

這則是另外一種的過度擔憂。

 

以目前台灣在討論社會住宅的性質來看,

多半不是以清寒或是貧困為主要的討論範圍,

而是在青年租購屋者

在面對現在的租購屋市場上的不友善環境

 

因此除非整棟社會住宅在構成群體上

顯著的都以較有可能導致不良觀感的團體居住,

否則沒有辦法證明以青年為導向的社會住宅圈

有可能嚴重的出現治安或環境問題。

 

另一種認為社會住宅會影響到四周住宅價格的原因在於,

台灣過去的社會住宅在功能與外觀上嚴重的欠缺美感與質感,

這說穿了是偷工減料與行政機關的不重視與怠惰導致,

國外並非沒有建設良好的社會住宅建物的範例,

這只在於有意推動社會住宅的縣市首長願意花多大的力氣而已。

 

至於租屋市場倒也不用太過悲觀,

如果今天的社會住宅政策討論的目標是青年住宅,

則勢必會出現的是年齡與人數的限制問題。

 

當青年走向成家生子而需要有較大的空間需求,

或僅僅因為達到法定的年齡上限又沒有意願購屋時,

這樣的市場依舊存在。

 

可預期的是,市場競爭會變得激烈,

優質的房東在市場上的價值會變得更高,

劣質房東則更容易被市場淘汰,

我相信對於任何一個有意認真營運租屋市場的投資者而言

反而未嘗不是件好事。

 

因此,至少在概念上而言,

社會住宅的推動至少應該用其政策內容來看,

而不是拿著社會住宅當批評現在房市問題的攻防道具。

======================================================

[ 台灣的跨世代掠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