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領土野心

2015年01月21日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50121/c21dudden/zh-hant/

亞歷克西斯·杜登  ALEXIS DUDDEN

是康涅狄格大學歷史學教授。

 

亞歷克西斯·杜登

 

日本的領土野心

==============

東京——去年12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政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受到鼓舞的他再次表示,

他將使日本從過去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尤其是在二戰中戰敗所帶來的枷鎖。

 

安倍晉三及其支持者認為,

對那個時代的廣泛報道堪稱「自虐」,

會妨礙人們對他所謂的「新日本」感到自豪。

 

他們提議對日本憲法中

聲稱日本人「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的條款進行修改。

 

日本外務省去年4月發表在其網站上

的一幅日本地圖彰顯了這些願望,

而且它還被翻譯成了12種語言。

它所顯示的日本疆界超出了國際社會承認的日本疆界,

以「ryodo」

——即日本「領土主權」

——的名義將鄰國宣稱擁有主權的許多島嶼囊括在內。

 

理由是這些土地是日本存在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事實上,

安倍政府的擴張主義觀點會損害日本的利益,

經濟和戰略上皆是如此。

 

「領土主權」所宣傳的日本領土的概念,

繞開了歷史,

尤其是日本最初如何擁有這些島嶼的主權的歷史

——通過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帝國戰爭,

通過征服朝鮮半島,

以及滅絕或同化本土民族。

 

所以從某種程度而言,

這導致日本陷入了許多領土爭端。

 

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宣稱對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

——北京稱之為釣魚島,台北稱之為釣魚台

——擁有主權。

 

韓國宣稱對竹島(Takeshima)擁有主權

——韓國稱之為獨島 (Dokdo),

而且自1954年來,

一直派軍警駐守該島。

 

俄羅斯宣稱

對日本所謂的「北方領土」(Northern Territories)享有主權,

那是位於北海道東北方向、千島群島(Kuril)島鏈上的四座島嶼;

自1945年來,俄羅斯人一直住在那裡,

如今人口已達2萬人左右。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日本已經享有大量的漁業資源,

而且還控制着價值高達3.6萬億美元

(約合22萬億元人民幣)的海底礦物。

 

那些爭端島嶼將大大增加日本的資源。

 

據包括美國能源信息署

(United State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內

的一些機構估計,

東海已經證實的和潛在的原油儲量為2億桶

(世界每天消耗的液態燃料在9000萬桶左右),

天然氣儲量在1到2萬億立方英尺之間

(美國2013年消耗了大約26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日本和中國在這片海域17%的地方都存在爭議。

 

南千島群島中的一座島嶼上有一座含錸的火山,

種稀土金屬擁有噴氣式飛機發動機設計師夢寐以求的熔點。

 

日本和朝鮮半島之間的海床還擁有大量尚未開發的甲烷水合物。

 

2013年,

從其他地方的類似沉澱物中首次提取出了天然氣,

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資源機構

(Japan Oil, Gas & Metals National Corp.)的一名發言人隨後說,

日本終於擁有了本國的能源來源。」

 

對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

如此豐富的貯藏所產生的吸引力,

足以促使它去宣稱對這些領土享有主權。

 

2012年,

日本政府在燃料進口上花費了2500億美元。

 

2011年3月的海嘯使福島核電站發生熔毀,

撤除核反應堆所需耗費的資金預計至少將達900億美元。

 

然而,

日本可能會因為自己的邊緣政策而失去其中的許多資源。

 

海洋法公約沒有確定陸地上的主權,

而且也允許各國針對爭議領土的周邊水域制定共同開發協議。

 

不過,當糾紛升溫時,

他們就會自然傾向於破壞一切共同開發計劃。

 

2008年,

中日兩國同意共同開發東海的四個天然氣田。

 

但是在中國獨自前去開發之後,

該計劃於次年遭到破壞。

 

安倍晉三的極端主義政策

只會破壞恢復這一開發計劃的可能性,

涉及日本的新計劃可能也會遭到破壞。

 

安倍晉三的領土修正主義所需要的代價同樣是戰略性的。

 

「領土主權」含蓄地指責1951年《舊金山和平條約》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的條款具有片面性

——該條約正式結束了日本與同盟國之間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重新劃定了日本的疆界,

使之從戰爭過程中變成的龐大帝國

——從中國北部延伸到瓜達康納爾島

——差不多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日本。

 

(期間,有些島嶼被歸還給了日本,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沖繩島。)

 

當時,

包括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Nobusuke Kishi)

——他被指控為甲級戰犯

——在內的許多日本人都感到憤怒,

特別提出,千島群島對於日本人「至關重要」。

 

根據同時生效的另一份協議,

1951年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

(U.S.-Japan Security Treaty),

美國將「在日本境內和周邊地區維持自己的武裝力量」,

以「阻止針對日本的武力攻擊」。

 

1960年修訂協議時,

日本已經獲得了有限的自衛力量,

兩國還作出了各種承諾,

以防止「在日本政府管轄的領土範圍內,

針對任何一方的武力攻擊」。

 

這些內容如今仍然有效,

所以恰當界定日本的領土範圍,

對於美國政府也十分重要。

 

華盛頓和東京的官員目前正在審視,

當日本的和平與安全受到威脅時,

各方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其中一個棘手的問題,

就是美國根據不同的安全協議而背負的雙重義務,

它既要保護日本又要保護韓國,

因為這兩個國家可能會因為領土爭端而彼此攻擊。

 

換而言之,

僅僅是「領土主權」的想法

就已經對美國戰後的安全承諾構成挑戰,

哪怕只是有觸發的風險。

 

安倍晉三對過去持着一種復仇主義的觀點

這在他對未來的構想中處於中心位置。

 

他認為,

未來日本「將再次在世界的中心舞台上發光」。

 

但是,

這種觀點扭曲了歷史,

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害日本的主要利益,

或許還有日本的身份。

 

安倍的政黨所宣揚的憲法改革

提到了日本公民的一項「義務」,

即「保衛國家的固有領土、固有海域和固有空域」,

以及爭端島嶼等。

 

他們提出的草案還說,

所有公民必須遵守憲法」,

暗示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危及他們的權利乃至公民身份。

 

在力圖為日本爭取更多的過程中,

安倍晉三可能不會收穫太多。

===================================================

[ The endless World War Two !!! ]

———————————————–

日本佔領軍憲法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4日出演關西電視台節目,

就修憲表明強烈意願稱,

應當親手書寫承載21世紀日本理想狀態的新憲法。

修改憲法是自然而然之事”。

 

[ 相關 ]  安倍稱修憲是自然而然之事[共同社]

================================================

除了共同體主義傳統,日本民主化的發展史也必須要特別注意

一旁抽著菸、在大阪做勞工律師三十幾年的T師補充道,

日本人不上街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那就是日本的民主化是放眼世界民主國家中極為稀有的經驗

——一個國家在民主化的過程中,

不是經由市民革命、就是透過與權力者的交涉讓步而取得,

日本的民主卻很弔詭的來自於『敗戰』,

二次大戰戰敗後,

佔領日本的麥克阿瑟與他的美國大兵們把憲法和民主塞給了日本

從此一夕之間我們從天皇的國度變成了跟西方一樣的民主國家,

但我們的社會與人民

卻不曾經歷民主化轉型過程中珍貴的社會衝撞與對話經驗。」

 

「事實上日本式民主的核心旋律 從來都不是公民社會,而是官僚體制。」

 

[ 相關 ] 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再反抗?[ 張智程  ]

===========================================================

“安倍政治學”關繫到戰後日本立國的根本

甚至是戰後國際社會已固化的既定安排。

 

日本是一個“美麗國家”,

日本人應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但現狀卻並非如此、日本人普遍不愛國

其原因就在於

日本還不是獨立自主的“正常國家”。

 

 [ 相關 ]“安倍政治學”之三箭 [ 蔡成平,英國《金融時報》]

===================================================================

[ 主權在民>>憲法還給國民>>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在最悲觀時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國家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

[ 相關 ]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Marshall Loeb]

=============================================================

[ 日本在亞洲的真實形勢 ]

 

「在亞洲,朝鮮外, 親日國家有20個,

反日國家只有中韓兩個

是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20對2的真實形勢。」[古森義久]

>>>

加上台灣,在亞洲朝鮮外,親日國家有21個

反日國家只有中韓兩個21對2的真實形勢

 

[ 相關 ] 安倍推動日本給越菲等國援助巡邏艦[ BBC ]

==========================================================

日本德國第2次世界大戰的侵略國

在電影和小說中被刻畫為敵人的情況司空見慣,

照常理來說,世界普通民眾不應該對兩國具有好印象。

而另一方面,

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則都是戰勝國

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卻都難以躋身最受歡迎國家排行榜的前3名。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五個大國不受歡迎,

而日本和德國卻受到好評,其原因何在呢?

 

[ 相關 ] 日本曾遭全世界討厭[ 日經,村山宏 ]

====================================================

[ 相關國家政客繼續攪動亂局獲得他們自以為的好處 ]

 

他對日本是否是二戰中的侵略者

這一問題很謹慎地不置可否,

並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辯護,

把那個埋葬着13名日本甲級戰犯的神社

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相提並論。

 

現在中國已再度強大,北京要糾正歷史記錄,

不論那片荒島的實際價值有多麼小。

 

北京其實是在1969年聯合國調查組表示

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發現石油之後

才表示對島嶼有興趣的,這絕非巧合。

 

 [ 相關 ]

東亞各國為何拂不去歷史陰雲 [ 紐約時報, Jonathan Tepperman]

===========================================================

美國阿肯色州開設強制收容博物館

 

2013年07月21日

美國阿肯色州開設強制收容博物館

美阿肯色州開設強制收容博物館

美阿肯色州開設強制收容博物館

美國阿肯色州曾在二戰期間強制收容1.6萬名以上日裔美國人,該州麥吉市今年4月開設了 “日裔美國人強制收容博物館”。圖為麥吉市市長May(左一)與參觀者合影留念,攝於6月。(共同社)

  【共同社7月21日電】

位於美國南部的阿肯色州曾在二戰期間強制收容1.6萬多名日裔美國人。

日前當地政府開設了一家相關主題博物館,

阿肯色州立大學也為收容舊址配備了介紹被收容者生活情況的語音講解器。

瞭解“美國歷史陰暗面”的活動正在展開。

  收容舊址距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約3小時車程。

今年4月,人們在Rohwer強制收容所舊址搭建了一座當時使用的監視塔的模型。

舊址周邊是一望無際的玉米地,

當時被鐵蒺藜所包圍的木板房、學校、醫院已消聲匿跡。

  “我們被武裝部隊從加利福尼亞的家裡趕出來,

沒有辦理任何正規手續便被押上了火車”,

“花了2天時間到達了收容所,士兵從監視塔上俯視著我們”。

按下講解器的按鈕後,

日裔演員George Takei(76歲)就會講述自己與家人被強制送往收容所的經歷。

在收容期間死亡的日裔美國人的墓地附近,

人們設置了數個語音講解器以幫助大家瞭解當時的情況。

  在距離收容舊址約20公里的麥吉市,

市政府和地方經濟團體今年4月開設了“日裔美國人強制收容博物館”。

這家博物館利用滾動顯示屏和視頻,

對阿肯色州在1942-1945年期間開設的2處收容所進行了詳細解說。

  據麥吉市市長Jack May介紹,目前已有上千名師生參觀了這家博物館。

他說“我們要告訴大家美國曾經對日裔公民犯下的錯誤,切記不可重蹈覆轍”,

並表示計劃向州內所有中學派發參觀邀請函。

  全美各地約有10處這樣的收容所,其中大半分佈在美國西部。

Takei指出:

“(在美國南部)即使受過高等教育,

也依然有很多人不瞭解美國強制收容的歷史”。

鑒於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美國社會對伊斯蘭教徒的敵視情緒高漲,

Takei表示“為了防止(美國社會)再次陷入歇斯底里,

我們要不斷回顧和反思歷史”。 

  • 美國南部開設強制收容博物館

 

(完)

—————————————————————————————————-